淝水之战的故事概括

 我来答
音乐随身吧

2020-10-17 · TA获得超过3.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4万
采纳率:83%
帮助的人:1093万
展开全部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当时中国北方的前秦欲灭南方的东晋,并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战役概述
  淝水之战发生在淝水之上,八公山之下。安徽寿县古城。淝水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东晋时,谢石、谢玄败苻坚于淝水。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留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
  右图为淝水之战到北伐时期的南北形势图,图中黑线为淝水之战之前双方实际控制区域分界线,红线为北伐胜利到谢安去世时期的双方实际控制区域分界线。
  战役背景
  原文:选自《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五卷
  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
  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序因与张天锡、徐元喜皆来奔。获秦王坚所乘云母车。复取寿阳,执其淮南太守郭褒。
  译文
  前秦的军队紧逼淝水而布阵,东晋的军队无法渡过。谢玄派使者对阳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然而却紧逼淝水部署军阵,这是长久相持的策略,不是想迅速交战的办法。如果能移动兵阵稍微后撤,让晋朝的军队得以渡河,以决胜负,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前秦众将领都说:“我众敌寡,不如遏制他们,使他们不能上岸,这样可以万无一失。”苻坚说:“只带领兵众稍微后撤一点,让他们渡河渡到一半,我们再出动铁甲骑兵奋起攻杀,没有不胜的道理!”苻融也认为可以,于是就挥舞战旗,指挥兵众后退。前秦的军队一退就不可收拾。
  谢玄、谢琰、桓伊等率领军队渡过河攻击他们。苻融驰马巡视军阵, 想来率领退逃的兵众,结果战马倒地,苻融被东晋的士兵杀掉,前秦的军队于是就崩溃了。谢玄等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青冈,前秦的军队大败,自相践踏而死的人,遮蔽山野堵塞山川。逃跑的人听到刮风的声音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军队将要来到,昼夜不敢停歇,慌不择路,风餐露宿,冻饿交加,死亡的人十有七八。
  当初,前秦的军队稍微后撤时,朱序在军阵后面高声呼喊:“秦军失败了!”兵众们听到后就狂奔乱逃。朱序乘机与张天锡、徐元喜都来投奔东晋。缴获了前秦王苻坚所乘坐的装饰着云母的车乘。又攻取了寿阳,抓获了前秦的淮南太守郭褒。
  淝水之战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生活导师上官姐姐

2020-10-17 · TA获得超过3.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2万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886万
展开全部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在383年8月至12月。苻坚(338年~385年)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绵延数千里,水陆齐进,仅运粮船只就有万艘。同时,苻坚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师7万从巴蜀顺流东下,向建康进军。东晋北上抗击秦军的总共兵力才8万,在宰相谢安的主持下,以谢石(327年~389年)为大都督,谢玄(343年~388年)为前锋,军队主力是北府兵(主要由流亡江南的北方汉族人口构成)。

当时秦军前锋苻坚之弟苻融兵30万首先到达颍口(今安徽颍上县),秦军初战告捷,苻融攻占了寿阳(今安徽寿县),与此同时,秦军慕容垂部攻占了郧城(今湖北郧县)。而且截断了东晋派来的救援军胡彬退路,将其团团包围在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苻融赶快送信给苻坚说:“敌人少而且易捕获,就是担心逃跑了,请赶快派大军过来。”苻坚见信大喜,留大军于项城,带轻骑八千赶到寿阳。这时候无论是苻坚或者是苻融都认为东晋已是刀翥之肉,于是派出原东晋太守朱序去劝降。朱序到了谢玄营中,将秦军部署完全和盘托出。并建议,趁秦军未完全集结,迅速出击。谢石本来是打算坚守不战,听了朱序的话后,便改变了作战方针,决定主动出击。

11月,谢玄派刘牢之率精兵五千到洛涧(在今安徽淮南东),秦将梁成率部5万隔洛涧布阵以待。刘牢之以兵五千就敢强渡洛水,去攻击对手的5万人马,而秦军也居然被杀得大败,被斩杀一万五千人,秦大将梁成也被刘牢之突入阵内一槊刺死。

洛涧大捷后,令晋军信心倍增。谢石继续挥军水陆并进,直抵淝水(今安徽寿县南瓦埠湖一带)东岸,在八公山边扎下大营,与寿阳的秦军隔岸对峙。由于秦军紧逼淝水西岸布阵,扼守着淝水,晋军无法渡河。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又不容许晋军旷日持久地打消耗战,等到秦军九十万大军都云集过来,这仗就不好打了。此时,谢玄派使者去见苻融,要求秦军把阵地稍向后退,空出一块地方,好让双方一决胜负。苻坚认为让军队稍向后退,待晋军半渡过河时,再以骑兵冲杀,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苻融对苻坚的计划也表示赞同,于是就答应了谢玄的要求,指挥秦军后撤。秦兵士气低落,结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谢玄率领八千多骑兵,趁势抢渡淝水,向秦军猛攻。朱序这时在阵后乘势喊叫:“秦军败了!”秦军刚吃了落涧惨败,由于后撤带来的阵势混乱,加上晋军的猛攻,朱序这一喊,秦军以为真的败了,越发慌乱,争相逃命。苻融眼见大势不妙,急忙骑马前去阻止,以图稳住阵脚,不料战马被乱兵冲倒,被晋军追兵杀死。失去主将的秦兵越发混乱,彻底崩溃。前锋的溃败,引起后续部队的惊恐,也随之溃逃,结果全军溃逃,谢玄等乘胜追击,直至青冈(今寿阳西30里)。秦军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军追至,因而草行露宿,不敢停息。此时,苻坚又中了流矢,单骑北逃,朱序等人投奔晋营。

按照苻坚的能力和当时的形势,苻坚消灭东晋是完全有可能的。淝水之战前,苻坚已经占据四川盆地与汉中地区,占据汉江中游的襄阳地区,苻坚已经拥有庞大的水军,其局势类似于曹操与孙权的赤壁之战前的情况。似乎苻坚的情况要好一些,苻坚毕竟还多占一个四川盆地。也许淝水之战前的局势更类似于西晋灭吴之前的形势,几乎不用多大劲,苻坚似乎就能吞并东晋了。苻坚也下了大力气,竟然动用近百万军队攻击东晋,结局似乎应该没有疑问了,但是奇迹还是产生了,让人意想不到。

笔者原来以为这确实是奇迹,但是在笔者了解了内容以后,笔者的想法变了,这似乎更是一种必然结果。谢安是这种奇迹产生的总设计师,谢安已经为抗御前秦的战争,准备多时,稳定士族关系,特别是派遣谢玄等人训练强大战斗力的北府军,奠定了淝水之战胜利的根基。淝水之战前段的洛涧大捷,显示了北府军的强大战斗力,这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议的地方。刘牢之率领5000北府军主动渡河攻击对方的5万前秦军,这种属于自杀性攻击行为的战斗,竟然还可以取得大胜,这确实是很不可思议的现象。谁能做得出来呢?项羽、刘秀有过类似行为,刘牢之竟然能做得出来,刘牢之的这次胜利,才是淝水之战取得胜利的关键一战。这严重削弱了秦军的锐气,为秦军后来的溃败奠定了基础。按照刘牢之这5000北府军的战斗力,谢安领导的这8万北府军,战胜几十万的秦军是不成问题的,战胜几十万的秦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已经不属于奇迹了。当然,我们说淝水之战这样的奇迹产生,还来源于晋军的低损失率,只伤亡了5000人,就取得战胜几十万秦军的效果,并且促使秦军大约死亡15万人的良好战绩。从伤亡比例情况上看,淝水之战确实是战争奇迹。

民心向背情况也是东晋淝水之战胜利的关键因素,秦军中的汉族士兵,心向汉族人口的东晋,这对东晋取得胜利大有帮助。秦军中的汉人朱序贡献巨大,朱序不但可以让东晋知己知彼,还起着扰乱秦军秩序的作用,对东晋军队做出正确决策,对秦军的大溃败都大有帮助。

毫无疑问,几十万的军队,在古代的综合条件下,是不好管理的,特别是在战斗发生以后,更不好管理了,这应该是秦军大溃败的原因之一。在古代,军队数量很重要,军队质量似乎更重要。秦军军队数量大,但是人均战斗力不强,晋军数量少,但是人均战斗力极强。人均战斗力弱的一方,往往容易在战斗力强的军队的攻击下,产生溃败。秦军的溃退,苻坚弟符融想阻止,但是混乱中马匹倒下,被追击的晋军杀死,这即显示战斗中的军队难管理,也显示了晋军的勇敢,这也是秦军混乱大溃败的重要促进因素。

晋军按照洛涧大捷的模式,依然以少攻多,主动攻击秦军主力,让秦军后撤,让出一个立足点。晋军的这种气魄确实了不得,苻坚与符融还设想待到晋军渡河一半的时候,用骑兵冲击晋军,这确实是很自然的逻辑。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产生了,秦军一退而不可收拾,不但没有组织起来骑兵攻击渡过河的晋军,而且还受到过河的晋军的攻击,在攻击与谣言的共同作用下,秦军溃败,符融一死,就是全面混乱的大溃败。笔者原来惊奇的是,如果秦军不溃败了,情况会如何呢?谁能想到秦军一后撤就会溃退呢?估计,没有几个人会这样认为,谢安等人也许会有这样的向往,而不会把希望寄托于此。谢安等人的设想,估计会是;如果出现秦军撤退而秩序混乱的情况,当然是好现象,如果秦军后撤,没有出现混乱的情况,晋军也有足够的自信击败秦军,不然不会如此孤注一掷。北府军的强大战斗力在洛涧大捷已经显示,取得本次胜利也是正常逻辑。只是如果秦军没有因为后撤而混乱,晋军的伤亡会大一些,胜利的难度或成本会高一些,依然取得胜利是很有可能的。

谢安是河南太康人,南迁士族,是淝水之战胜利的关键人物。这场战争为前秦的解体奠定基础,促使北方又开始混乱起来。也促使东晋范围从淮河流域,向北推向黄河。如果不是谢安等人去世,东晋统一北方是很有可能的。淝水之战也带来了以后的南北朝格局,南朝保持了汉族文化,为汉族的再次复兴奠定文化基础。

淝水之战时期,中国北方虽然依然属于乱世时期,但是,由于冉闵的行为和之后的战乱,已经促使北方民族构成渐趋简单,社会混乱程度已经明显下降,北方人口有所恢复,这可以从苻坚能征用近百万军人来感受出来。我们要知道,曹操在赤壁之战时期,其可以动用的军队规模不足二十万。当然,此时的南方人口依然不多,在面对生死存亡的情况下,只能动用八万人的军队规模,其人口规模明显比北方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CAOHANJVA

2020-10-17 · TA获得超过46.7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21.9万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1.6亿
展开全部
“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又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公元4世纪前后,我国北方,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王朝统治着;南方,由东晋王朝统治着。前秦国王苻坚一心想向南扩展,统一全国。
  
  公元383年,苻坚强迫征发汉族和各族人民当兵。他带领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万向南进发,自恃兵多,并以为能取胜,曾骄傲地对部下说:“我拥有这么多的军队,大家只要把马鞭投在长江里,就可以截断长江的巨流”
  
  东晋宰相谢安派精兵八万人迎战,为了稳定军心,他邀请亲友一起游山下棋,以示镇静。
  
  东晋和前秦的军队在淝水两岸隔河对峙。前秦先是攻占了淝水岸边的寿阳县,之后,苻坚派部下朱序到晋营诱降。朱序本是晋将,被迫降秦,心还向着东晋。朱序同晋军约定了瓦解秦军的计划。东晋大将通知苻坚,说晋军准备渡过淝水会战,要求秦军向后退出一块空地来做战场。苻坚想乘晋军渡河的时候袭击晋军,就命令秦军后退。秦军里的各族兵士,阵势一移动,朱序又乘机在阵后高呼:“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前秦兵士听到呼声,顿时如潮水般地向北方溃退。晋军乘势渡过淝水,奋勇追击。苻坚中了箭,单骑逃命。秦军一路上听到风声鹤唳,还以为追兵到了,昼夜奔跑,不敢停留。苻坚逃到洛阳,收集残兵,只剩了十多万人,损失的有十之七八。
  
  淝水战后,前秦瓦解。公元384年,鲜卑族慕容垂自己称帝,建立后燕。公元385年,羌族姚苌杀死苻坚,占据长安,自称秦帝,建立后秦。同时,其他少数民族贵族也纷纷独立,建立割据政权。北方又重新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姓话千秋3927
2021-03-13
知道答主
回答量: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805
展开全部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当时中国北方的前秦欲灭南方的东晋,并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战役概述
淝水之战发生在淝水之上,八公山之下。安徽寿县古城。淝水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东晋时,谢石、谢玄败苻坚于淝水。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留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
右图为淝水之战到北伐时期的南北形势图,图中黑线为淝水之战之前双方实际控制区域分界线,红线为北伐胜利到谢安去世时期的双方实际控制区域分界线。
战役背景
原文:选自《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五卷
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
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序因与张天锡、徐元喜皆来奔。获秦王坚所乘云母车。复取寿阳,执其淮南太守郭褒。
译文
前秦的军队紧逼淝水而布阵,东晋的军队无法渡过。谢玄派使者对阳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然而却紧逼淝水部署军阵,这是长久相持的策略,不是想迅速交战的办法。如果能移动兵阵稍微后撤,让晋朝的军队得以渡河,以决胜负,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前秦众将领都说:“我众敌寡,不如遏制他们,使他们不能上岸,这样可以万无一失。”苻坚说:“只带领兵众稍微后撤一点,让他们渡河渡到一半,我们再出动铁甲骑兵奋起攻杀,没有不胜的道理!”苻融也认为可以,于是就挥舞战旗,指挥兵众后退。前秦的军队一退就不可收拾。
谢玄、谢琰、桓伊等率领军队渡过河攻击他们。苻融驰马巡视军阵, 想来率领退逃的兵众,结果战马倒地,苻融被东晋的士兵杀掉,前秦的军队于是就崩溃了。谢玄等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青冈,前秦的军队大败,自相践踏而死的人,遮蔽山野堵塞山川。逃跑的人听到刮风的声音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军队将要来到,昼夜不敢停歇,慌不择路,风餐露宿,冻饿交加,死亡的人十有七八。
当初,前秦的军队稍微后撤时,朱序在军阵后面高声呼喊:“秦军失败了!”兵众们听到后就狂奔乱逃。朱序乘机与张天锡、徐元喜都来投奔东晋。缴获了前秦王苻坚所乘坐的装饰着云母的车乘。又攻取了寿阳,抓获了前秦的淮南太守郭褒。
淝水之战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oueryuji
2020-10-17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6万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653万
展开全部
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又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公元4世纪前后,我国北方,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王朝统治着;南方,由东晋王朝统治着。前秦国王苻坚一心想向南扩展,统一全国。
  
  公元383年,苻坚强迫征发汉族和各族人民当兵。他带领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万向南进发,自恃兵多,并以为能取胜,曾骄傲地对部下说:“我拥有这么多的军队,大家只要把马鞭投在长江里,就可以截断长江的巨流”
  
  东晋宰相谢安派精兵八万人迎战,为了稳定军心,他邀请亲友一起游山下棋,以示镇静。
  
  东晋和前秦的军队在淝水两岸隔河对峙。前秦先是攻占了淝水岸边的寿阳县,之后,苻坚派部下朱序到晋营诱降。朱序本是晋将,被迫降秦,心还向着东晋。朱序同晋军约定了瓦解秦军的计划。东晋大将通知苻坚,说晋军准备渡过淝水会战,要求秦军向后退出一块空地来做战场。苻坚想乘晋军渡河的时候袭击晋军,就命令秦军后退。秦军里的各族兵士,阵势一移动,朱序又乘机在阵后高呼:“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前秦兵士听到呼声,顿时如潮水般地向北方溃退。晋军乘势渡过淝水,奋勇追击。苻坚中了箭,单骑逃命。秦军一路上听到风声鹤唳,还以为追兵到了,昼夜奔跑,不敢停留。苻坚逃到洛阳,收集残兵,只剩了十多万人,损失的有十之七八。
  
  淝水战后,前秦瓦解。公元384年,鲜卑族慕容垂自己称帝,建立后燕。公元385年,羌族姚苌杀死苻坚,占据长安,自称秦帝,建立后秦。同时,其他少数民族贵族也纷纷独立,建立割据政权。北方又重新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