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不把原子弹投在东京?
冲绳一战,令美国人见识到了日本人的疯狂与顽强,神风特攻队令美军损失惨重,虽说日本仍旧是失败了,但美军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他们发现越是接近日本本土,日本人越是抵抗得顽固与疯狂,仗也越来越难打。1945年6月28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批准了进攻日本九州的计划。进攻日期定在1945年11月1日。按照这项作战计划,美军要打败日本最快也要在1946年11月15日,即欧洲战争胜利一年半之后才行。凡是与日本军队打过交道的将军们都明白,在日本本土作战将会是一场非常惨烈的战斗。丘吉尔曾预测:“要一个一个地消灭日军的抵抗,一寸一寸地征服那个国家,很可能要丧失100万美国人和50万英国人的生命。”
幸而,事情有了转机,1945年7月17日凌晨,原子弹试爆成功的电报传来,23日,美国军部正式确立了以日本的广岛、小仓、新泻和长崎作为原子弹第一次的轰炸目标。这个名单是以这些城市所发挥的军事作用的大小,以及考虑到投弹时的气候条件为依据的。那么,为什么没有把日本的军事活动中心东京列在其中呢?主要原因在于,日本天皇和发动战争的战犯都盘踞在那里,如果炸死了他们,谁来接受将来的审判,谁又来主持战败后的日本呢?此外,原子弹投放的目的是要威慑日本天皇以及法西斯阵营投降,而东京历来是日本的文化和宗教圣地,没必要使日本人民怨沸腾。
7月26日,美、中、英三国首领在波茨坦会议上联合发表了《波茨坦公告》,表明日本如不接受无条件投降,那么“盟军将全面攻占日本本土”。可是,日本政府含蓄地拒绝了这一最后通牒,于是,美国人以原子弹袭击日本本土的计划就这么定了。他们决定如同日本人袭击珍珠港一样,在投放原子弹之前不给日本人任何警告。
1945年7月26日, 在安全抵达提尼安岛后,在7月29日这颗被命名为“小男孩”研制费用花掉了美国20个亿的原子弹“小男孩”已经装配准备完毕,8点15分17秒,随着投弹手大喊“投掷炸弹”的声音,43秒之后,宁静的天空中出现一道强烈的白光,它们不停地在膨胀、膨胀、膨胀,最后形成一朵蘑菇般的云。“小男孩”以一种壮观的方式,第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仿佛上帝的毁灭之手,广岛在核爆中灰飞烟灭。
就在原子弹投放广岛后的第二天,杜鲁门总统发表声明,要日本早日无条件投降,否则只会自取灭亡。可是,面对广岛的生灵涂炭,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仍然顽固。他们不惜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换取他们所理解的光荣和荣誉。日本军部怀着侥幸心理认为,像这样威力巨大的原子弹美国人或许只有一颗,日本还可以继续坚持。在此后的三天之中,日本裕仁天皇仍迟迟未宣布投降。8月9日,另一颗原子弹“胖子”在长崎上空落下,决定性的一响,震惊了全日本人,他们终于意识到在这样毁灭性的武器面前,武士道精神是徒劳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原子弹两声巨响,把在疯狂抵抗中的日本震得清醒了过来,以终极武器的形式结束了这场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获得了最后的胜利。而至今,日本乃至世界各地仍有人在谴责当年原子弹给日本造成的巨大伤害。
无论如何,战争最终以大多数人的意愿结束了,其代价是广岛和长崎30万日本人的性命。至今,仍有人谴责在那次战争中运用原子弹的残酷,认为美国没有必要向已经确败无疑的日本投放核弹。可是,战争本身是残酷的,出鞘的剑必定要沾上敌人的血,原子弹也不例外。
美国曼哈顿计划一共造出了三枚原子弹,众所周知,这两枚原子弹被投放在了日本的长崎和广岛。或许许多人和小编一样,是因为原子弹才记住了长崎和广岛,可是为什么原子弹为什么不扔在日本首都东京呢?
原子弹属于核武器,是战略性装备,既然使用了此类装备,考虑的当然就是战略性的问题,所以原子弹不是想扔就扔的。
1945年2月,盟军发动硫磺岛战役,在付出6871人阵亡,21865人受伤的沉重代价后,美军占领了硫磺岛。1945年4月,盟军发动冲绳战役,盟军伤亡7万余人。
当时全世界只有日本在负隅顽抗,经过评估,美军认为,如果采用常规的“诺曼底登陆”形式,将会爆发全面的惨烈战争,伤亡人数可能会达到数以百万计,日本的殊死抵抗还会波及无辜,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动用核武器,通过核威胁的方式,勒令天皇下令投降。
为减少盟军伤亡,加速战争进程,迫使日本投降,并抑制苏联在远东的扩张,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在日本东京在内的六个城市(东京、京都、新潟、小仓、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当时,长崎和广岛实际上已经由于美国的狂轰滥炸而被孤立。把广岛和长崎作为信息迷惑战的目标应该是最合适的了。
1945年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华民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出于军事和政治的原因,美国政府便按照原定计划,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美国”,是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其主体部分位于北美洲中部,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1989年至1996年美国原为印第安人的聚居地,15世纪末,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相继移民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