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全身心投入水稻研究,都经历了哪些辛酸?
被权威科学家质疑,遇到文革和大地震影响差点让研究功亏一篑等。袁隆平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在那样的落后年代,他为了科研事业,他会像农民一样下田插秧,研究稻种。不管是经历自己提出的理论被国际权威人士质疑,还是在文革和大地震中,那些试验用稻种险些被损毁等等挫折,他都没有被困难打倒。为了能研究出解决中国人民温饱问题的杂交水稻,他坚定地挺过来了。袁隆平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的成就,我想也源自于他的这些优点。
一、像农民一样朴实,做人踏实勤恳。
袁隆平家庭条件好,毕业后原本获得一份很优越的工作,但他一直心系改变中国人温饱的事业所以他服从领导分配来到了湘西一个农村教书。他一遍教书一遍做水稻研究,像农民一样穿梭在田间插秧打谷,可以说如果不是有着朴实的本质和踏实勤恳的做人态度,他是不可能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来的。
二、对科研的执着追求。
袁隆平在研究水稻的事业中,经历了无数次艰辛和磨难,无论是自己的理论被权威专家不认可,还是经历文革批斗,又或者是后来的大地震,都没有让他打退堂鼓,反而让他越挫越勇,可以看出他是天生的科学家,拥有这对科研的执着追求。
三、超高智慧。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概念不被权威专家认可,但他仍然坚持自己是正确的,并用实事证明了杂交水稻的可行性,在后期发表了颠覆当时科学水平的《水稻雄性不孕性》论文,更是证明他有着超高的智慧。
可以说,他将一生都奉献在水稻事业上,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能有今天这样不愁温饱的幸福生活,这一切都是源自于这位80多岁老人的伟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