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厉害之处体现在哪里?
曾文正公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以庸人之姿,靠着自己的闯劲和狠劲,干出了再造大清的不世之勋,而且,位极人臣时还能保持冷静,抵抗诱惑,守住自己的本分,成为古代读书人眼中近似完人的楷模。
曾国藩脾气暴躁,进京之初经常跟人发生冲突。一次跟同乡郑小珊因为意见不合而发生争吵,曾国藩在日记中记述“肆口谩骂,忿戾不顾,几于忘身及亲”,双方破口大骂,毫无顾忌,甚至互相“问候”了对方的女性长辈,实在是斯文扫地。
他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对自己一天的不当行为和思想进行深刻反省,痛骂自己“真禽兽矣”“屡惩屡忘,直不是人”,还把自己的日记交给朋友们传阅,请他们做出点评,并监督自己进行改善。他把和郑小珊吵架的经过记在日记中,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便立即改正,主动向对方赔罪,双方把酒言欢,尽释前嫌。
通过一点一滴,实实在在的自我完善,曾国藩过上了严格自律的生活,每日用正楷书写日记,读史若干页,练字、作文若干,这让他在清闲的翰林工作中能够保持充分的时间来学习,以应付不定期限的翰林大考。
他的故事这些年早已被宣扬的人尽皆知,但是还是有两点我觉得值得一说。
第一,曾国藩能有机会创立湘军,除了有皇帝诏命以外,他的变通也是极为重要的。他没有一味死守当京官的政治初衷,而是适当的做出调整,放弃一般人眼中高大上的,光鲜亮丽的京官桎梏,才给自己营造了一片新的天地。
所以,当走进死胡同时,不妨退一步,换个表面看起来没有机会的环境,说不定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第二,当湘军攻灭太平天国,让曾国藩达到权势巅峰后,手里掌握着当时最能打的,久经战火考验的彪悍湘军,当有人劝他更进一步自立为王的时候,他的拒绝虽然果断,但心底没有起过哪怕一起涟漪,怕也是不一定的。其实,朝廷也是有这个顾虑的,摁下葫芦起了瓢,大清可是吃不消了!
但大清之幸,曾国藩精明的做出了选择,就好像曹操始终拒绝称帝一样,曾国藩也一样看到了问题的本质。称帝,意味着所有道义的优势荡然无存,成不成功另说,忠勇的形象必定会被叛逆所取代,极有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洪秀全的身死国灭犹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