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宝宝把尿的小知识,都有哪些?
人类并不是生来就会自己控制排便的,就像人类也不是生来就能自己吃饭一样,它们都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对周围人的模仿,以及自身一些功能的完善,才能慢慢学会各种技能。
人类控制排便排尿的生理基础之一,就是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宝宝的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要在2岁左右才能发育完全,所以大多数宝宝是在两岁左右的时候开始能够自己控制排便的。
让宝宝自主排便,把尿其实是一种干预宝宝自主排便的行为,小宝宝还没有生理控制能力,父母如果过分干预,反而对孩子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当宝宝还没有形成自理能力时,父母给孩子穿上纸尿裤就好,让宝宝自主排便。
不过,宝妈要记得及时更换。另外,还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为了避免出现红屁屁,在纸尿裤的选择上要以轻薄、透气为主。另外,腰围的弹力要刚刚好,这样不会压迫宝宝的小肚肚,孩子穿上也会更舒适。
认识把尿的危害
育儿专家认为,老一辈对孩子把尿的行为,是旧时的、错误的做法。实际上,大多数家长是不清楚孩子的排便时机的,只是主观判断,往往孩子也会抗拒,对宝宝的心理和生理都带来不利影响。
另外,育儿医生崔玉涛认为,传统的把尿容易对孩子身体带来负面影响,比如长痔疮、脱岗等。研究调查证明,长大后有痔疮的人,和小时候把尿有一定关系。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一定要扭转观念,不要让这种旧习惯伤害了孩子。
训练宝宝上厕所
当宝宝到了2岁以后,父母就要下意识地培养孩子自主上厕所的习惯了。父母可以提前给孩子专门准备一个宝宝专用的坐便器。到了规定的时间,和宝宝约定好去厕所,然后教孩子如何脱裤子等。
训练孩子如厕是需要时间的复杂行为,父母千万不可操之过急,要多给孩子一点耐心。当孩子做好以后,一定要记得给宝宝一定的夸赞和奖励哦。
总之,给孩子把尿是传统的老一辈做法,这种育儿方式并不科学,新一代父母应该及时扭转观念,用更加科学、正确的方式养育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