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是幼儿常见的皮肤疾病,多由于进食了不当的食物或药物、感染或过敏引起。急性荨麻疹发病时患儿全身瘙痒难受,容易把皮肤抓破,导致病情恶化。
急性荨麻疹的原因
急性荨麻疹发病急,病情若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容易扩散。为了准确、有效地治疗本病,家长需要了解急性荨麻疹的发病原因:
1、食物因素。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其次是肉类和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另外加入食物中的色素、调味剂、防腐剂等也能引起荨麻疹。
2、感染。各种感染因素均可引起本病。最常见的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肝炎、柯萨奇病毒等;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等。
3、药物。有许多可引起该病。青霉素、磺胺类、痢特灵、血清疫苗等,常通过免疫机制引发荨麻疹。而阿司匹林、吗啡、阿托品、维生素B1等药物为组胺释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引发荨麻疹。
4、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和压力等都可引起。此外,胃肠疾病,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和精神因素亦可引起。
5、植物及动物因素。花粉、灰尘、动物皮屑、烟雾、羽毛、真菌孢子、挥发性化学品(如甲醛、除虫剂、化妆品等)和其他经空气传播的过敏原等。动物因素如昆虫叮咬等。
6、疾病因素。胃肠疾病,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和精神因素亦可引起。
7、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或兴奋、运动后引起乙酰胆碱释放。
急性荨麻疹症状
急性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以急性发作为特征。病发时患儿全身瘙痒并起风团。大多数病人仅有风团瘙痒症状,而无其他症状。急性荨麻疹一般在1-2周内可以自然痊愈。
急性荨麻疹具体症状表现如下:
1、皮疹为风团、潮红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常突然发生,成批出现,数小时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可反复发作。风团可相互融合成大片皮损,或成地图样损害。
2、自觉瘙痒,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和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少数有发热、关节肿胀、低血压、休克、喉头水肿窒息症状等。
4、急性病人往往呈红色浮肿片块,有的急性皮损上可有水疱、大疱,称大疱性荨麻疹。有的中央可有紫斑发生,称紫斑性荨麻疹。粘膜也可受累,口唇肿胀,或咽峡部肿胀而造成喉头水肿,致使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皮损往往在数小时内消退,但此起彼伏,不断发生新的损害,严重的大片出血性皮损也可在数天内消退。
5、全身可有发热,一般在39℃以内,如在39℃以上,就应注意病人有无急性化脓性感染,或败血症。呼吸症状可有哮喘与呼吸困难。肠道可有腹痛或胃脘胀痛。有的还可有腹泻。严重全身性风团病人还可有血压下降、头晕、胸闷等症状,极少数还可发生休克反应。应及时给予治疗。
急性荨麻疹怎么治疗
急性荨麻疹起病急病情重,给患儿带来极大痛苦。为了减轻本病对患儿的伤害,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治疗。急性荨麻疹的治疗原则是积极寻找病因,对症下药。
一般治疗:对与感染或炎症介质相关的急性荨麻疹,可尝试抗感染治疗如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对寄生虫病使用驱虫药。食物和药物不耐受引起的荨麻疹,避免食用或服用可疑食物或药物。停用致敏药物。避免各种物理性刺激:冷,热,压力等。
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抗组胺治疗。
第一代抗组胺药:疗效确切,价格便宜,在我国许多地区仍然是荨麻疹的必要选择,但有明显的中枢镇静作用、抗胆碱能等作用,应用应当特别小心;常用药物有苯海拉明、扑尔敏、赛庚啶、去氯羟嗪等。
第二代抗组胺药:疗效增强,非特异作用明显降低,药代动力学较第一代有显著改善,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安全性大大提高,成为大多数荨麻疹患者的首选药物;代表性药物:氯雷他定、依巴斯汀、咪唑斯汀、依匹斯汀、西替利嗪、曲普利嗪、非索非那定等。
急性荨麻疹可选用1-2种抗组胺药,一般短期用药即可,可联合其他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或抗菌素等。家长还需注意,在采取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家庭护理,才能让孩子好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