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如何填写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应付帐款+销项税金+应交地方税+应交所得税+其他应付款)-(应付帐款+销项税金+应交地方税+应交所得税+其他应付款)。
出口退税的,注意补贴收入、应收补贴款;其余的只要看所得税费用。
收到的税费返还,分退税与不退税;其公式=补贴收入贷方+应收补贴款贷方+所得税费用。涉及消费税返还的,需要看下税金及附加科目。
退税与返还的政策性比较强,科目需要正确,并原路返回,捐款、罚款、赔偿款合并计算,看对应科目。
扩展资料:
现金流量表编制原则:
总额反映与净额反映灵活运用原则。为了提供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总额的信息,现金流量表一般应按照现金流量总额反映。
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通常可按现金流量总额或现金流量净额反映。现金流量总额是指分别反映现金流入和流出总额,而不以现金流入和流出相抵后的净额反映。现金流量净额是指以现金流入和流出相抵后的净额反映。
但现金流量以总额反映比以净额反映所提供的信息更为相关有用。因此,通常情况下,现金流量应以其总额反映。
但是,下述情况可对现金流量以净额反映:某些金额不大的项目。例如,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发生的现金收入和相关的现金支出可以相抵后以净额列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金流量表
主表的各项目金额实际上就是每笔现金流入、流出的归属,而附表的各项目金额则是相应会计账户的当期发生额或期末与期初余额的差额。
现金流量表的出现,主要是要反映出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并根据其用途划分为经营、投资及融资三个活动分类。现金流量表可用于分析一家机构在短期内有没有足够现金去应付开销。
扩展资料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决定公司短期生存能力,特别是缴付账单的能力。它是反映一家公司在一定时期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动态状况的报表。其组成内帐容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相一致。通过现金流量表, 可以概括反映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影响, 对于评价企业的实现利润、财务状况及财务管理。
现金流量表提供了一家公司经营是否健康的证据。如果一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无法支付股利与保持股本的生产能力,从而它得用借款的方式满足这些需要,那么这就给出了一个警告,这家公司从长期来看无法维持正常情况下的支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金流量表
1、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扩展资料:
将“净利润”调整成为“经营活动现金净额”,需要进行以下4类调整计算:
(1)扣除非经营活动的损益(筹资和投资活动的损益):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损失(减收益)。净利润扣除“非经营活动损益”后,得出的是“经营活动净损益”。
(2)加上不支付经营资产的费用: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待摊费用减少;预提费用增加。
这6种费用已在计算利润时扣除,但没有在本期支付现金,将其加回去,得出“经营活动应得现金”。
(3)加上非现金流动资产减少:存货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包括应收票据减少(减增加)、应收账款减少(减增加)、预付账款减少(减增加)、其他应收款减少(减增加)。
(4)加上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包括应付票据增加(减减少)、应付账款增加(减减少)、其他应付款增加(减减少)、应付工资增加(减减少)、应付福利增加(减减少)、应交税金增加(减减少),以及递延税款贷项(该项目的性质特殊,也可列作非经营损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2。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应付帐款+预收帐款+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期末数-(应付帐款+预收帐款+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期初数
以上二者选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