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简述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在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口因素都扮演了双重角色。
一方面,人是社会财富最主要的创造者;另一方面,人又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消费者,也正是人们的消费构成了社会的最终需求。从世界范围和历史变迁的双重视角观察,关于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有很多争论,至今仍然莫衷一是。
梳理关于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脉络,大致有这么几个阶段。
1、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于人口在经济发展中角色的认识基本上是消极的,人口增长“危害论”占据了主导地位,尤其强调所谓的“人口爆炸”对经济发展可能造成很强的负面效果。
2、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济学家开始对悲观的“危害论”提出异议。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经济发展理论开始更加强调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而非物质资本)在经济成长中的关键作用。人们也开始重新审视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影响,因此产生了不同的结论。
3、15年之后的观点已有明显的差异。在题为《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政策问题》的研究报告中,美国科学院的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们指出:一是人口增长和人口规模对经济发展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二是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既有直接联系,也有间接联系;
三是以前认为由人口所引发的问题,实际上主要应该归因于其他因素;四是人口因素的作用在于有时会使一些基本问题恶化,使其症状更早、更明显地得到暴露。对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这种认识,实际上代表了人口增长“利弊论”的基本思想。
扩展资料
中国人口因素的变化和对经济增长、结构和资本市场的影响:
一、中国的生育率和人口结构变化趋势
中国人口老化和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等问题,都源自妇女的生育率下降。
目前,按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中国妇女生育率是平均一个妇女生1.6个小孩。差不多是城市生一个,农村生两个,平均为1.6个左右。
人口学家研究的结论是,生育率保持在2.1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人口长期稳定。我们的生育率远低于2.1。如果这个1.6的生育率保持不变,以后总人口必然就会下降,并出现人口加速老化。
二、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结构和改革的影响
一是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看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学者们做了许多研究,基本共识是人口老化会降低经济增长的潜力。从1981年到2011年的30年时间内,中国的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向的。
二是人口结构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我们再看看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我们用了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分两种情景进行模拟。
基准情景是今后10年内人口结构不发生变化, 第二种情景是今后10年内人口结构按我们的预测发生变化。比较这两种情景下的中国的消费、投资、出口和进口,就知道经济结构是如何变化的。
三、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对制造业的影响
劳动密集型行业会萎缩。前面讲的是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的影响,下面从比较量化的角度讲讲人口因素对一些主要行业的影响。
从劳动年龄人口分布来看, 如果从20岁到59岁之间的人群作为劳动人口的定义, 则2011年劳动人口已经见顶,今后38年内劳动年龄的人口估计将减少约两亿。由于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中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保持很高的工资增长率。
四、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
我们对未来老龄化的预测显示,今后38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数会增长160%左右,差不多3个亿的人。对行业分析师来说,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搞清楚未来中国的老人需要什么、消费什么。
日本的许多详尽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研究老人对各种产品的人均消费和普通人人均消费有什么区别。首先,老人吃营养品的人均消费远大于全国人均水平;
其次是修理服务,老人可能爬梯子爬不上去,需要请人来修理房子;还有老人吃鱼和紫菜比普通人多等等,这些都是十分有意思的信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上面提到的产品或产业会增长比较快。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口因素的双重角色
第一,人口因素不决定社会的性质和更替
人口的状况如何不决定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人口的变化也不是引起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例如,美国和日本的人口状况不同,而两国的社会制度却相同.中国和印度的人口状况大致相同,而两国的社会制度却不同.再如,我国在1949年,人口状况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社会制度却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从1949年到现在,我国的人口由六亿五千万发展到十三亿,社会主义制度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而且发展的更加巩固和完善.
第二,人口因素受着社会发展的制约.
人口的繁衍和发展,不是纯粹的自然过程,总是受着社会物质生产状况的制约,受着社会制度的影响.当物质生产需要劳动力,当物质生产较好地满足人的需要时,人口就会有所发展.当物质生产需要劳动力较少,或者物质生产不能地满足人的需要时,人口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就会受到制约.例如,婴儿的成活率,人们的健康状况和受教育的程度,都受着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
人口过多过少,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要实行计划生育.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在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的同时,要努力提高人们的素质
第一,人口因素不决定社会的性质和更替:
人口的状况如何不决定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人口的变化也不是引起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例如,美国和日本的人口状况不同,而两国的社会制度却相同.中国和印度的人口状况大致相同,而两国的社会制度却不同.再如,我国在1949年,人口状况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社会制度却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从1949年到现在,我国的人口由六亿五千万发展到十三亿,社会主义制度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而且发展的更加巩固和完善.
第二,人口因素受着社会发展的制约:
人口的繁衍和发展,不是纯粹的自然过程,总是受着社会物质生产状况的制约,受着社会制度的影响.当物质生产需要劳动力,当物质生产较好地满足人的需要时,人口就会有所发展.当物质生产需要劳动力较少,或者物质生产不能地满足人的需要时,人口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就会受到制约.例如,婴儿的成活率,人们的健康状况和受教育的程度,都受着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
人口过多过少,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要实行计划生育.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在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的同时,要努力提高人们的素质。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活要素与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三个基本的方面.
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核心和基本的方面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
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3)人口是构成社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有利或不利、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但它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口决定论”片面夸大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错误的.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