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体育教学论》中几个观点的辩析
试论《体育教学论》中几个观点的辩析
论文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几个体育教学新规律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关于“运动负荷变 化和控制的规律”“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 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等不能成立。原因在于,这些规律的产生缺乏周密地论证。表现为, 把事物表面现象当作事物发展的规律;仅凭直觉推论规律,没有对规律进行具体探究;或者 因为某种活动符合某种目标需要,主观地认定为达到目标一定会有相适应的行为,进而对该 行为进行抽象,人为创造规律。
论文关键词: 体育教学;规律;探讨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体育教学规律反映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联系。近30年来,我国体育理论界对体育教学规律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 。然而,2005年毛振明先生主编的《体育教学论》(以下简称教科书), 对体育教学规律有了新的阐述,提出了“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即“运动技能形成规 律、运动负荷变化和控制的规律、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 化规律、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除了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对新推出的几个规 律均缺乏 深入的阐述和论证,且出现所述规律与该书中论述的教学原则同名的情况,让人无所适从。 鉴于该教科书为国家教学委员会认定的教材,教材征订目录中“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已经对高校体育专业学校体育理论的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 该教科书新推出的几个体育教学规律进行探讨,以取得共识。
1 关于“运动负荷变化和控制的规律”
教科书中关于“运动负荷变化和控制的规律”是这样定义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合理 地利用生理负荷,又要合理地控制生理负荷,这就是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规律也 与此相适应,运动负荷的安排要与机能变化的三个阶段相匹配,在人体机能活动最强的时段 安排较大的负荷,在人体机能活动上升和下降阶段要控制运动负荷,这是一个基本规律”。?首先,定义没有告诉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负荷如何变化又如何控制。对比动作技 能形成规律明确提出技能形成三个阶段即:“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动 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的定义未免空泛。既然冠以运动负荷 变化规律,就不能仅仅从几个阶段模糊地笼统地指出“相匹配”,而要从体育教学具体情况 出发,给出各种条件下负荷变化的规律性解释。况且,定义中所谓“合理地利用、合理地控 制”,表达的是一种主观的意愿,而不是客观存在的本质的东西。?其次,人体运动时,由于身体必然承受负荷,因此机体会产生变化,即“机能能力逐步 上升——稳定——下降”,表现为众所周知的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这种规律 是和人体运动及其必然带来的身体负荷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逐步 上升——稳定——下降”的变化正是身体承受运动负荷的结果,即身体承受运动负荷是因, 人体生理机能变化“逐步上升——稳定——下降”三个阶段的出现因果。根据这种因果关系 ,我们只能得出结论:人体承受运动负荷时,生理机能变化呈现“逐步上升——稳定——下 降”的规律。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逐步上升——稳定——下降”的变化规律,相 应的体育教学过程的运动负荷安排与之“相匹配”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这里,“相匹配”只 是表明三个阶段运动负荷不能相互超越,而不能说明运动负荷变化情况,更不能揭示运动负 荷的控制。把这样一个基于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的简单推断结果,而不是运 动负荷变化的本质联系的揭示,标以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这不是科学归纳,这样的规 律揭示未免太容易了。而且,由于体育教学的多样性,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 动能力变化的“逐步上升——稳定——下降”的三个阶段,推出负荷与之相匹配。例如:技 巧课与50 m跑考试课,在人体生理机能逐步上升的体育课准备活动阶段,运动负荷是完全不 同的,用“相匹配”代替不了对运动负荷变化规律性的揭示。?第三,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变化并不仅仅与人体机能变化的三个阶段关联,而且与学生 体能发展关联,与技能的掌握、年龄、性别、学生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手段 、方法等均有关联。运动生研究早就提出了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揭示了运动负荷与人 体机能提高的关系,给出了生物学依据。即人体具有适应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承受、消 化加之人体的运动负荷,并在运动结束后的恢复期产生超量恢复。因此,揭示运动负荷变化 规律,一定要准确定义“运动负荷变化”概念。此外,运动负荷所包含的量和强度因素,是 可以定量描述的。研究运动负荷变化规律,应该建立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以大量数据作为 支撑,从而得出结论,否则难免名不符实。体育理论界前辈们曾经提出了体育教学中的适宜 负荷原则,而不是什么运动负荷变化规律,并不表明他们缺乏上述的简单逻辑推断能力,恰 恰反映了对治学的严谨,反映了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负荷变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由此 带来的对规律性的揭示困难,只能从原则上提出要求。对运动负荷变化进行深入研究,揭示 出规律性的东西,正是需要后人不断追求的。如果仅仅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 逐步上升——稳定——下降”的变化规律得出“运动负荷的安排要与机能变化的三个阶段相 匹配”的结论,并进而上升为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很明显并没有说明什么问题,只不 过是用众所周知的事实,改头换面,对体育教学规律的研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拓展,只会造 成已有知识体系的混乱。
2 关于“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
教科书指出:“由于体育学科具有独特的运动认知体系,所以体育教学还要遵循体育知 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运动认知过程是:“广泛进行感性认识形成感性基础的阶段; 进行理性的概括形成理性认识的阶段;将理性的认知演绎到各种运动情景的应用阶段” 。?在这里,缺乏对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规律的定义,对运动认知过程的描述也与已知 认识规律相同。的认识论揭示了人类认识世界要经过的两个飞跃,即由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第一个飞跃,再由理性认识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第二个飞跃。教科书中所说 的运动认知过程并没有超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冠以“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 又有何意义呢?
依据多元智力理论,教科书指出:“体育学科特有的运动认知体系是不断提高人体对物 体,对自我的速度,对时间、空间、距离、重量、力量、方位、平衡、高度等因素进行识别 和控制的能力”,是一种“身体——动觉智力”。 “构成身体——动觉智力有三个核心要 素,其一是有效地控制身体运动的能力,其二是熟练地操作物体的能力,其三是体脑协调一 致的能力”。这表明“身体——动觉智力”是一种能力(残疾人的这种智力就 不健全 ),即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不能简单地将这种“身体——动觉智力”与运动认知规律划 等号,也不能因为存在这种“身体——动觉智力”, 就可以不进行具体运动认知过程、特 点的论述,而推论出存在运动认知规律。在运动认知过程中,人类是如何有效控制身体运动 ,如何熟练操作物体,又如何保持体脑协调一致的,揭示其中的特点、规律,才是运动认知 规律所应该阐述的。其实,技能形成规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运动认知的客观过程。
此外,体育知识学习也不能完全用身体动觉智力理论解释。例如,足球迷可以对足球战 术津津乐道,而不一定要身体力行。典型如美国游泳教练谢曼•查伏尔,培养出奥运会冠军 ,自己却不会游泳,能说其对游泳运动缺乏认知吗??我们非常赞成对运动认知规律的探索,有许多领域需要人们去研究。但是如果仅凭直觉 推论规律,而不对规律进行具体探究,揭示其本质联系,这种规律是没有存在价值的。
3 关于“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
教科书指出:“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主要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 主要是通过在集体合作、配合和相互帮助中进行的。因为体育项目和活动中大多数都是以集 体形式呈现练习的,所以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集体性学习体现了体育的特性和目标指向。因此 ,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和突出学生体育学习的集体性规律”[4]。其立论的是: 因为体 育教学大多是以集体形式呈现——体现了体育的特性和目标指向——要达到这个目标只有形 成学习集体——故存在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从积极的方面认识,这不失为一种探 索、发现体育教学规律的简捷方法,即从体育教学的普遍现象入手,大胆推断存在相应教学 规律。问题在于,这种推断有没有严密的论证?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集体学习形式是否一 定会导致学习集体的形成?
首先,体育教学采用集体学习形式上课几十年,未见相关学习集体形成的研究。如果说 课改之后因为强调体育学习的多功能性、团队、集体合作,因而必然会有学习集体形成规律 ,则缺乏教学实践支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学习集体 的形成并不表现出一种稳定的必然的联系。例如,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许多学校普遍存 在的体育课“放羊式”教学形式,是不可能出现学习集体的。此外,由于许多体育项目本身 的特点(表现的是个人能力、个人技术)及个体差异的存在,理想的教学应当是小班化、个 体化的因材施教模式。目前的集体学习形式更多的反映了场地器材、师资条件的局限影响, 并不表明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当然,体育教学中涉及到许多需要互相帮助的场合,团队 、集体合作,需要有一个集体学习的氛围,引导得法,可能会形成学习集体,但并不表明学 习集体的形成是一个普遍规律。特别是由于现在的体育教学中,强调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分 组,小集体的组合非常松散、时间短暂、经常需要重新组合,因此,是否会有学习集体的形 成,需要实践支撑,而不是靠想当然。
其次,对学习集体形成规律的推断缺乏科学基础。所谓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事物发 生的必然,反映了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虽然规律是表现人 类活动所特有的规律,并与人的主观努力相联系,但并不表示可以去支配规律。因为各种社 会活动现象的汇集,表现出的某种规律性仍然是不以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不能想当 然的认为因为存在集体学习形式,就一定会形成学习集体,就一定有学习集体形成规律,而 要从体育教学的具体实践活动出发,分析体育教学活动内在的本质联系。对学习集体形成规 律的探索途径应当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普遍观察到学习集体的出现,进而分析其形成的因 素,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是否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学习集体没有普遍出现之前 ,在有关学习集体的研究、报告资料等均非常稀缺之时,进行预言式的规律宣布,再由体育 教师去实践,这是一种典型的人为创造规律。
第三,教科书说:“体育教学中的集体的过程是:组成集体,形成集体因素的阶段 ;集体巩固,在集体中接受教育的阶段;集体成熟,自觉进行集体性行为的阶段;集体分解 ,形成新学习集体的阶段”。对学习集体形成的揭示不能只是几个阶段,而要 揭示各 阶段的特点、内涵(规律揭示的需要)。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不光是组 织上的统一体,还是由在需要、兴趣、智力、思想、、社交、创造力、等方面既有 共性又有个性的人们所组成的精神上的统一体。这种精神上的统一过程正是集体形成的过程 。因此,学习集体形成的规律应当回答:学习集体是怎样形成的;其形成的动力是什么;形 成的一般趋势和特点怎样;学习集体形成中内部、外部诸因素的关系如何等等。作为体育学 习集体形成模式的研究,对体育学习集体的形成进行探索,出具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 用以体育教学中学习集体的形成有着非常积极地意义,但并不意味着体育教学的集体学 习形式必然形成学习集体。如果仅仅以上述的“组成集体、集体巩固、集体成熟、集体分解 ”四个阶段来描述,恐怕连模式都谈不上,更不要说成为规律了。
4 关于“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教科书指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不断地体验运动的乐趣,这是培养学生体 育兴趣,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的首要条件,也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健康的前提条件, 更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要把握的客观规律”。体育教学中的乐趣体 验过程 是:“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技能水平上充分地运动从而体验运动的乐趣的阶段;学生向新的技 能水平进行挑战从而体验运动学习乐趣的阶段;学生在运动技能习得以后进行技术和战术的 创新从而体验探究和创新乐趣的阶段”。?首先,教科书中在讲到教学原则时也提出了“体验运动乐趣原则”,这种把教学原则与 教学规律混为一谈的提法,使人无所适从,反映出编写者理论体系的混乱。在“体验运动乐 趣的规律”文字表述中,“体验”两字的运用就不恰当。因为,规律是客观存在,而“体验 ”则是带有主观愿望,可能有也可能无。传统的技能为主的体育教学之所以要改革,其中一 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体验不到体育乐趣,对体育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如果说,存在体验 运动乐趣的规律,为什么在过去的教学中没有成为普遍现象?没有能够体现出来?新课改强 调要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直指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因为没有了体育乐趣,持久的运动热 情、动力就无从谈起。充分表明“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不成立,只能作为一种原则存在。 因此,可以把愿望、要求作为教学原则提出,混淆为规律则是不恰当的。因为规律是一种客 观现象的反映,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你认为应该这样就一定会这 样。?其次,大多体育项目由于自身形式、规则、方法、特点给学生带来乐趣,但是并不是所 有运动都能带来乐趣。况且,现代体育本质上是与人类自身、自然挑战的过程,体育过 程充满了艰辛、痛苦、竞争、挑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受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 、环境条件、项目特点等等因素的制约,运动乐趣并不总是存在。如受到广泛批评的铅球教 学、广大学生视为畏途的中长跑教学等。一定要论证这种运动充满了乐趣,是自欺欺人。中 长跑运动虽然单调乏味、痛苦,但是由于其健身价值、受条件限制现阶段的不可替代性,仍 然是学校体育教学不可放弃的内容。作为教学原则,提出体验运动乐趣,是完全应该的,体 验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痛苦,战胜自我、完成目标,体验健康人生、体验战胜 自我带来的生理和精神层面的享受。然而,要将这种体验看成是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客观 规律,则未免太武断了。?而且,对大多生来说,获得运动乐趣,进而挑战新技能创新得到更高层次的满 足,在目前的教育体制、教学条件下不可能成为普遍现象,体验探究和创新乐趣只能是少数 学生的行为。这是因为受场地器材、师资条件、班级规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制约,受 高考指挥棒的制约,加上教育部门、、家庭等各方面对现代体育认识的偏颇,学校体育 教学还只是停留在比较初级的运动技能学习阶段和增进体质健康层面,较复杂的技战术探究 、创新,既没有充足的教学时间,又缺乏持久的动力(这是现阶段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 要所决定的)。当体育只能作为手段、工具,而不是人的发展的自觉需要,所谓体验运动乐 趣规律也只能是一种主观想象中的美好愿望而已。
5 结 论
综上所述,教科书归纳的几个体育教学新规律,我们认为是不能成立的。作为规律,要 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性的东西,揭示其本质联系,不能仅凭直觉推论规律,而不对规律进行 具体探究。规律是事物内在的一种客观存在,并且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能 人为、主观地制定和创造。客观规律的发现不是这样 的,是通过对大量的现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找出其内在的本质联 系,进而抽象归纳出来的。把事物表面现象当作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我们无法认同的。?
相关论文查阅: 大学生论文 、 工商财务论文 、 经济论文 、 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