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是什么?

 我来答
温屿17
2022-06-27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2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2.6万
展开全部
汉服是什么?

答: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汉人即华人,故汉服又可称华服, 汉服是汉族的民族服装。

我个人所理解的汉服是:整个汉族主政的历史国家,历史朝代/时期段,春夏秋冬、年节祭祀、织染缝制,打铁打渔,砍柴种田、骑马赶牛,

根据 气候冷暖 、 礼制习俗 、 流行风尚 、 便捷生活 等因素,生活中流行过、各种礼法款式,包括杂裾演艺服等, <自然演变> 具有 <汉族特有> 民族特色 的 < 服装大体系 > 统称 汉服 。

PS:这里同时需要注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大众的经济能力,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楚腰/裹脚等恶俗偏好除外)

汉服这个词是汉服复兴者创造的吗?

答:不是! 汉服一词自古就有 。

以下典籍当中的“汉服”就是一种 相对于少数民族 的 汉人之服 的概念。

(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22·中京四面诸州:“初契丹入寇河北,德清军失守,俘虏人民于此,置城居之。城方二里,至低小,城内有瓦舍仓廪,人多 汉服 。”

(宋)晁说之:《阴山女歌》:“(闻阴山下有女子, 汉服 弹琵琶,传意甚异)

《长物志·衣饰》中写道,“至于蝉冠朱衣,方心曲领,玉佩朱履之为‘ 汉 服’也。

(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77:“幽州……居民棋布,巷端直,列肆者百室,俗皆 汉服 ,中有胡服者,盖杂契丹渤海妇女耳。”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110:“(金)元帅府禁民 汉服 ,及削发不如法者死。

(明)刘城撰:《峄桐文集》卷10·吴次尾先生传:“次尾叱曰:‘我不死卒手,尔官自持刃,且巾帻 汉服 也,吾不去此,不得无礼我。’”

(明)全元立:《送章参军之任丽江》:“沙江流水斜侵郭, 汉服 居民半杂夷。”

朝鲜《仁祖实录》“朱之蕃之弟亦被执,终始不屈,张、朱两人,不为剃头。城外有长兴寺,张、朱着 汉服 ,居于寺中云。”

清《成都通览》记载:“罗、郭二姓,原籍云南,均 汉服 顶戴,满口京腔,亦少蛮气,皆行汉官礼节……土千总二,皆 汉服 。”

(宋)余靖:《契丹官仪》:“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蕃)人亦 汉服 ,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

《清世祖实录》:原任陕西河西道孔闻謤奏言:“臣家宗子衍圣公孔允植,已率四氏子孙告之祖庙,俱遵令剃发讫。但念先圣为典礼之宗、颜曾孟三大贤,并起而羽翼之。其定 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先圣之章甫缝掖,子孙世世守之,是以自汉暨明,制度虽各有损益,独臣家服制三千年来未之有改。 今一旦变更,恐于皇上崇儒重道之典有未尽也。应否蓄发,以复先世衣冠?”统惟圣裁得上旨:“剃发严旨,违者无赦。孔闻謤疏求蓄发,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况孔子圣之时,似此违制,有玷伊祖时中之道。著革职,永不叙用”

民族和民族服饰这个概念是近代产物吗?

答:民族和民族服饰这个概念确实是近代产物。但是, 物件本身初始存在的时间 和 概念什么时候形成定义 是有区别的。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

但是并不代表在那个行星被命名之前它就不存在,相反,它已真实存在不知多少亿年了。

民族和民族服饰同理,中国历史曾有“华夷之辨”,大致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

血缘衡量标准阶段,地缘衡量标准阶段,衣饰、礼仪等文化衡量标准阶,由此来区分华夏与其他民族。

人民日报带你认识汉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