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也是第一次做孩子!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01
最近朋友圈被一篇名为“北大留美硕士万字数落父母,十二年不回家拉黑父母六年”的文章刷屏啦!
仔细的翻看他的履历: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本科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这完全符合别人家的孩子的特征。
可是,在我们所看到的荣耀背后:却是他与父母的决裂。他从十二年前,就不在回家过年啦!就在六年前,他写了封“决裂信”给家人并拉黑了父母。在这十二年里他只回过一趟家,只是因为要换身份证件,前后只待了十分钟。
王猛发现了自身的心理问题,他甚至准备读个心理学方面的博士,来摆脱这些年来留下的心理压力。于是他还写了一篇一万五千字的文章,将这些年来对父母的埋怨,一一罗列出来,告诉现在年轻的父母“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小时候,父母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了孩子的身上。他们经常会说:“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 用他们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对待我们,从不设身处地的为我们想过“我的孩子会喜欢我这么做吗?”
王猛在报道里还称:父母喜欢把他当做自己炫耀的资本,怎么样培养出一个状元!但是当王猛受到伤害时,他们却从不挺身而出,很受给予他关爱。
有时候, 父母总是希望我们考出好成绩,让他们的脸上有面子。无论我们开心还是难过,过的怎么样他们根本就不在乎!只是把孩子当做自己炫耀的工具,使孩子缺少一种家庭该有的温馨的感觉。父母一直、一直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来命令我们。 这才导致了王猛最终以“决裂信”的形式来表达对父母的怨恨。
02
前几天参加初中同学聚会,聊起“原生家庭”的话题。大家轮流聊了一些小时候在家庭中发生的事情对现在有什么样的影响。
轮到了其中一个女同学时,我感到十分期待。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她就是大家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从来没有掉过年级前十,学校里各项比赛都拿过一等奖,平时也是一副乐观开朗的样子。我想她的童年生活应该过的很不错吧!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她在准备要讲的时候却忍不住的哭了出来!
知乎上有这么一段话 :“我都是为了你好”,潜台词是——你就应该理解我的想法,接受我的做法,按我说的去做,就算你觉得不舒服,那也不是我的错,因为我的动机绝对是好的,我没有什么可反省的,也不必为你的不舒服而自责内疚。
我需要您的指点,但是我不需要您的指指点点。
03
在最新一期《奇葩大会》中,武志红老师通过举例论证的介绍自己对于听话、伤害、溺爱三个词的见解,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武志红老师见到了许多由于原生家庭导致的种种影响对孩子带来的伤害。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就如武志红老师说的。面对问题我们并不是要职责原生家庭的过程,而是从中寻找原因。
其实当我们接受到了原生家庭的不完美,也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
如果你的家庭没有给你足够多的爱,那就自己给自己更多的爱。
如果你的家庭没有给你足够多的自由,那就让自己去追求更多的自由吧。
“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也只能是尽量打好它”。
有时候这样的悲剧,一定程度上来自于两代人之前价值观的不同。我们无法改变父母的价值观,我们只能让自己成长起来,努力完善提升,做最好的自己,给后代一个美好的原生家庭!
第一次发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点赞是第一生产力哦!欢迎各位在评论区里留下你的脚印(๑><๑)
最近朋友圈被一篇名为“北大留美硕士万字数落父母,十二年不回家拉黑父母六年”的文章刷屏啦!
仔细的翻看他的履历: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本科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这完全符合别人家的孩子的特征。
可是,在我们所看到的荣耀背后:却是他与父母的决裂。他从十二年前,就不在回家过年啦!就在六年前,他写了封“决裂信”给家人并拉黑了父母。在这十二年里他只回过一趟家,只是因为要换身份证件,前后只待了十分钟。
王猛发现了自身的心理问题,他甚至准备读个心理学方面的博士,来摆脱这些年来留下的心理压力。于是他还写了一篇一万五千字的文章,将这些年来对父母的埋怨,一一罗列出来,告诉现在年轻的父母“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小时候,父母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了孩子的身上。他们经常会说:“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 用他们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对待我们,从不设身处地的为我们想过“我的孩子会喜欢我这么做吗?”
王猛在报道里还称:父母喜欢把他当做自己炫耀的资本,怎么样培养出一个状元!但是当王猛受到伤害时,他们却从不挺身而出,很受给予他关爱。
有时候, 父母总是希望我们考出好成绩,让他们的脸上有面子。无论我们开心还是难过,过的怎么样他们根本就不在乎!只是把孩子当做自己炫耀的工具,使孩子缺少一种家庭该有的温馨的感觉。父母一直、一直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来命令我们。 这才导致了王猛最终以“决裂信”的形式来表达对父母的怨恨。
02
前几天参加初中同学聚会,聊起“原生家庭”的话题。大家轮流聊了一些小时候在家庭中发生的事情对现在有什么样的影响。
轮到了其中一个女同学时,我感到十分期待。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她就是大家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从来没有掉过年级前十,学校里各项比赛都拿过一等奖,平时也是一副乐观开朗的样子。我想她的童年生活应该过的很不错吧!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她在准备要讲的时候却忍不住的哭了出来!
知乎上有这么一段话 :“我都是为了你好”,潜台词是——你就应该理解我的想法,接受我的做法,按我说的去做,就算你觉得不舒服,那也不是我的错,因为我的动机绝对是好的,我没有什么可反省的,也不必为你的不舒服而自责内疚。
我需要您的指点,但是我不需要您的指指点点。
03
在最新一期《奇葩大会》中,武志红老师通过举例论证的介绍自己对于听话、伤害、溺爱三个词的见解,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武志红老师见到了许多由于原生家庭导致的种种影响对孩子带来的伤害。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就如武志红老师说的。面对问题我们并不是要职责原生家庭的过程,而是从中寻找原因。
其实当我们接受到了原生家庭的不完美,也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
如果你的家庭没有给你足够多的爱,那就自己给自己更多的爱。
如果你的家庭没有给你足够多的自由,那就让自己去追求更多的自由吧。
“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也只能是尽量打好它”。
有时候这样的悲剧,一定程度上来自于两代人之前价值观的不同。我们无法改变父母的价值观,我们只能让自己成长起来,努力完善提升,做最好的自己,给后代一个美好的原生家庭!
第一次发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点赞是第一生产力哦!欢迎各位在评论区里留下你的脚印(๑><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