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什么
2022-07-20 · 百度认证:北京惠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展开全部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和二级。并且对水生、陆生动物作了具体划分,明确了由渔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的具体种类。
2021年2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后,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和7类。
在管理体制上,上述物种中,686种按陆生野生动物由林草部门管理,294种和8类按水生野生动物由渔业部门管理,在《名录》中加“*”标注。
一级二级野生动物的区别:
1、数量不同
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存活量极少,物种稀有,大多都快频临灭绝。
二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存活量相比较一级要多一点,没有太过稀有神秘。
2、保护程度不同
一级保护动物:逮捕猎杀一级保护动物处罚会比较严重,条例有所不同,保护措施也更加周密。
二级保护动物:处罚要比一级保护动物略轻些,保护措施没有一级动物严格。
3、等级不同
一级保护动物:在国家保护动物中等级最高,受法律条文严格保护。
一级保护动物:在国家保护动物中等级排为第二,等级略低一级保护动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25-03-06 广告
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对环境和其他生物的互动等问题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动物的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繁殖行为等。它旨在探索和理解动物如何适应和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变化。这个学科结合了生理学、心理学、遗传学以及人类学和考古学...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吉安得尔科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