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教育故事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也许是因为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的的缘故,我与学生成了可以平等交流的亲密无间的朋友。我倾尽我的爱心和所能,让孩子们充分享受语文世界之美和语文学习的愉悦。
尽管有些做法对于习惯而言有些离经叛道,尽管曾几何时我与学生“没大没小”的行为倍受非议,但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真诚而纯净的眼睛,那一张张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巨大愉悦时欣喜的笑靥却使我感受到了一股从未感受到的暖流袭击我的整个身心———语文学习给了孩子们智慧的启迪、情感的涤荡、美的熏陶,更给了我创造的幸福、超越旧我的崇高!
李健是我来到172班前听到最多的名字,也是我172班第一个记住的人。一开始很担心他总是给我惹事……还拜托了其他老师帮我教育他。果不其然,军训他就惹了一堆事,打架、旷勤……所有“坏学生”会做的不会做的事情他都做了……但我觉得他本性不坏。他调皮捣蛋但他勇于担当、他生性顽劣但他态度诚恳。做错事情他会第一时间跟我认错道歉,平时总是口无遮拦但关键时刻总是能挺身而出。
记得我为了让孩子们自主感悟文学的人文素养,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我要求所有孩子每人每周写600字以上的作文,其中可以摘抄。尽管如此,当时初一一班的学生依然是人人自危,呼天抢地。
第一次作业终于在七天后的周一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当时的情况是即便是好学生也是这样完成这项作业的:作文中自己写的部分捏着鼻子抄所谓的中学生作文选;摘抄部分则摘抄课外书中打动自己的名人名段。
令我欣慰的是其中有一篇作文虽然稚嫩,但不乏对生活的感悟及优美的语段。只是字里行间流露出“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的”青春期孩子所谓的“成熟”。就在那时我有意识地记住了他的名字———李健。
接着的好几次作业,我留心观察,发现他每次作业都完成得非常认真。只是每篇依然有着桀骜不逊的孤独。我开始关注并了解他。
为了鼓励他继续努力地学好语文,尤其发展他显示出来的写作天赋,也为了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我决定在全班把他的几次作文作为范文朗读,并请其他同学讨论评价。
记得朗读的过程中他始终就那样低着头,坐在位子上听我念,只是脸不由自主地一点点变红。我知道那是他想法张狂,但行事低调造成的少有的辉煌时刻的无限膨胀的虚荣心在作怪。
我开展了有关语文知识的欣赏课,希望借此机会激发同学们的语文及写作兴趣。由于这种课比较感性的原因,同学们都积极地参与,课上聚精会神地耳听目视,点头微笑,偶有两三小声议论。上课的次数多了,作业质量明显有了提高。
遗憾的是他从来不加入其中,要么自己写作业看书,要么趴桌子上睡觉。为什么会这样?我很奇怪。
课后我找到他,和他聊天,问他对语文学习的看法及建议。开始他不仅拘谨,而且言谈中充满了不信任。也许是我的恳切打动了他,他慢慢道出了原委。原来他是因为懒,又觉得语文枯燥没有成就感所以不爱学;语文欣赏课对考试来说没有实际意义,所以虽然有意思他也不愿浪费时间,还不如借此发展发展兴趣。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们从学习聊到生活最后聊到彼此的兴趣爱好,非常地愉快。
也许是我与他平等的交流打动了他,他渐渐地变了。语文课听讲越来越认真,每周一次的作文内容也由对人生理想积极的追求取代了原来的诸如春叹秋悲,愤世嫉俗以及莫名的渴望爱情等成分。更可喜的是他和同学的关系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开始关心同学,关心集体。由于他成绩好,同学们潜意识地开始向他学习。在他的影响下,写作开始浸透在学生的生活里,这个班级热爱写作的学生越来越多,优秀作品不断涌现。
语文教学也许就是这样,当你不再刻意给自己框一个架子时,你才会更接近真实接近语文本质,你才会发现自己原来也可以轻松自如潇洒应对,而结果往往也是让自己有更多惊喜的。因为我发现每次再走进教室时,学生眼中有了更多的期待和喜悦。
原来得到这一切其实并不难,只要你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会,并让自己的心贴着学生的心走,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在心的沟通中得到很好的成长很好的收获!
尽管有些做法对于习惯而言有些离经叛道,尽管曾几何时我与学生“没大没小”的行为倍受非议,但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真诚而纯净的眼睛,那一张张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巨大愉悦时欣喜的笑靥却使我感受到了一股从未感受到的暖流袭击我的整个身心———语文学习给了孩子们智慧的启迪、情感的涤荡、美的熏陶,更给了我创造的幸福、超越旧我的崇高!
李健是我来到172班前听到最多的名字,也是我172班第一个记住的人。一开始很担心他总是给我惹事……还拜托了其他老师帮我教育他。果不其然,军训他就惹了一堆事,打架、旷勤……所有“坏学生”会做的不会做的事情他都做了……但我觉得他本性不坏。他调皮捣蛋但他勇于担当、他生性顽劣但他态度诚恳。做错事情他会第一时间跟我认错道歉,平时总是口无遮拦但关键时刻总是能挺身而出。
记得我为了让孩子们自主感悟文学的人文素养,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我要求所有孩子每人每周写600字以上的作文,其中可以摘抄。尽管如此,当时初一一班的学生依然是人人自危,呼天抢地。
第一次作业终于在七天后的周一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当时的情况是即便是好学生也是这样完成这项作业的:作文中自己写的部分捏着鼻子抄所谓的中学生作文选;摘抄部分则摘抄课外书中打动自己的名人名段。
令我欣慰的是其中有一篇作文虽然稚嫩,但不乏对生活的感悟及优美的语段。只是字里行间流露出“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的”青春期孩子所谓的“成熟”。就在那时我有意识地记住了他的名字———李健。
接着的好几次作业,我留心观察,发现他每次作业都完成得非常认真。只是每篇依然有着桀骜不逊的孤独。我开始关注并了解他。
为了鼓励他继续努力地学好语文,尤其发展他显示出来的写作天赋,也为了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我决定在全班把他的几次作文作为范文朗读,并请其他同学讨论评价。
记得朗读的过程中他始终就那样低着头,坐在位子上听我念,只是脸不由自主地一点点变红。我知道那是他想法张狂,但行事低调造成的少有的辉煌时刻的无限膨胀的虚荣心在作怪。
我开展了有关语文知识的欣赏课,希望借此机会激发同学们的语文及写作兴趣。由于这种课比较感性的原因,同学们都积极地参与,课上聚精会神地耳听目视,点头微笑,偶有两三小声议论。上课的次数多了,作业质量明显有了提高。
遗憾的是他从来不加入其中,要么自己写作业看书,要么趴桌子上睡觉。为什么会这样?我很奇怪。
课后我找到他,和他聊天,问他对语文学习的看法及建议。开始他不仅拘谨,而且言谈中充满了不信任。也许是我的恳切打动了他,他慢慢道出了原委。原来他是因为懒,又觉得语文枯燥没有成就感所以不爱学;语文欣赏课对考试来说没有实际意义,所以虽然有意思他也不愿浪费时间,还不如借此发展发展兴趣。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们从学习聊到生活最后聊到彼此的兴趣爱好,非常地愉快。
也许是我与他平等的交流打动了他,他渐渐地变了。语文课听讲越来越认真,每周一次的作文内容也由对人生理想积极的追求取代了原来的诸如春叹秋悲,愤世嫉俗以及莫名的渴望爱情等成分。更可喜的是他和同学的关系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开始关心同学,关心集体。由于他成绩好,同学们潜意识地开始向他学习。在他的影响下,写作开始浸透在学生的生活里,这个班级热爱写作的学生越来越多,优秀作品不断涌现。
语文教学也许就是这样,当你不再刻意给自己框一个架子时,你才会更接近真实接近语文本质,你才会发现自己原来也可以轻松自如潇洒应对,而结果往往也是让自己有更多惊喜的。因为我发现每次再走进教室时,学生眼中有了更多的期待和喜悦。
原来得到这一切其实并不难,只要你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会,并让自己的心贴着学生的心走,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在心的沟通中得到很好的成长很好的收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