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编辑 | 考文学
排版 | 考文学
一、名词解释
艺术发现: 艺术发现是作家由内心积累得相当多的感性材料所引发,并与作家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因此,艺术发现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创作动机: 创作动机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作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它是与一定的主
观愿望或目的相联系的,是由作家强烈的内在需要促成的。
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本质上是一种艺术思维:即借助于再现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所从事的思维。确切地讲,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形象思维: 指在艺术构思中,以想象为中心环节,综合运用联想、感情、理智、回忆等多种心理机制,以创造具有丰富审美意义的形象或意念为目的的思维方式,由于形象思维主要体现在艺术创造中,因此它又叫艺术思维。在文学创造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辅相成,相互为用,而总体上,形象思维包含抽象思维。
艺术直觉: 艺术直觉是文艺家在创作活动中直接、敏锐、迅速地感受、捕捉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的一种特殊心理能力。艺术直觉是凭感官直觉得到的客观对象物最初的主观映像,所以它既不完全是感性认识,也不是无意识。其表现形态是感性的、不自觉的、非逻辑的和非功利的,而本质内涵又常是和理性、逻辑、功利目的有内在联系的。它看似先天的本能,实为后天的再造,是以审美主体长期的实践积累、经验积淀、思想修养为内在依据的。艺术直觉在审美判断、艺术创造中有不可忽视的独特功能。
灵感: 灵感是指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它是作家在内心长期积累、比较、分析材料并艰苦地思索之后,突然在无意之间获得的对所思主题(意念和形象)的一种顿悟,其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亢奋性和创造性。
二、简答题
1. 艺术发现的四个心理特征
第一,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在此一发现之前,作家都有相对长久地沉思于某一事物的心理经验,所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蓦然领悟的发生,只不过是内心经验酝酿后从阈限下破土而出。
第二,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对作家来说,这种独特的眼光和非凡的观察力不是外在于他的东西,也不仅是某种技巧、方法,甚至也不仅是天才,而是和他的内在蕴藉有关的深层心理内容的外射。他之所以能在此事物中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东西,是彼时彼境的需要、情绪、态度、价值观和凝聚成团的早先经验等许多因素综合作用所产生的无意导向。
第三,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常常只是一个机缘,是这个机缘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从物理世界看,手指活动只是有机体机械力的运动,当茨威格由此而发现赌徒正在挣扎着的灵魂的时候,便融进了自己的内在体验。
第四,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把透过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知觉中出现一个新的创造物。这个创造物灌注着作家的内心经验,近似原物实际却是世上从来没有过的东西。例如周敦颐所礼赞的莲花,其外表并没有超出它在自然界的植物性状,但蕴涵着士君子高雅情操的莲花却是独特的“这一个”。
2. 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
几种常见的构思心理机制: 回忆与沉思、联想与想象、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感情、意识和无意识。
回忆就是积极地和有意识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它是艺术构思的重要机制。在艺术构思中,回忆常常是由外在刺激或内部需要在特殊情况下激活了某一意念而发生的。人在记忆时往往自发地将信息压缩为一簇簇的集合体,一个集合体就是一组内部联系紧凑的信息项,它能够像一个单词一样被记住。
沉思是在寂静和孤独中对内心某个形象或某种意念的深沉思索。沉思往往是从对于某个形象或意念的追忆开始,慢慢地越走越远,以致偏离原形象或意念,甚至不经意间已经跨入其他领域时,所得到的意外收获。回忆开始时,作家可能被某物所触而有意地沉潜于与某个形象或某种意念有关的思索中,但由于思考像野马一样狂奔乱跑,因而有时思索的主线会脱离原来形象的启示及轨道,而无意中将重心转移到了其他方向。对此,作家一般是茫然无知的,然而,也许就在此时,一种新的发现或一种创造性的闪光出现了。
想象,就其本义来说,想象就是“想出一个象来”,并对它进行反复思考、加工。换言之,想象就是把过去经验的记忆和先前形成的心中之象在某种新刺激下重新合成一个新结构的过程。
联想是由此形象出发,瞬间涉及彼形象,进而一环扣一环,在延展中所思索的形象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过程,联想本质上也是想象的一种衍化。与想象强调将过去的经验记忆和先前形象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结构不同,联想更强调两个以上事物之间在习惯上和功能上的联系,强调“由此及彼”的过程。
灵感是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它的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意念或形象)的思考获得突如其来的顿悟。
直觉,英文是Intuition其意为“直接而瞬间的、未经意识思维和判断而发生的一种正在领会或知道的方式”。在艺术构思中,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做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理智是指作家心理中有意识的、理性的认知(思维)。
感情分为情绪和情感,前者指由有机体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后者指对外在事物或现象的态度、评价及其体验。情绪与情感二者相互纠缠,亦相互影响,主体的 态度、评价可能导致某种特殊的情绪,而先在的情绪体验也可能带来不同的情感态度、评价。
意识,在文学创作中,意识是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
无意识是指潜伏于作家意识之下的、有活力的,但因受到某种压抑而未进入意识的一些观念和心理能力。无意识作为一种心理能力,是在作家没有明显地觉察到的情况下,暗中对意念 的整合、形象的构思、情节的发展、主题的开掘.意境的渲染、情调的烘托等,一句话,对各种心理材料的排列、组合中发生作用的。无意识作为艺术构思的一个辽阔而又深沉、活跃而又内隐的心理领域,对整体的文学创作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3. 艺术构思的基本方式
常见的构思方式有: 综合、突出和简化、变形与陌生化。
(1)综合
综合的含义:它是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
综合的特征:首先,综合具有定向性。在艺术构思中,作家的想象虽可以天马行空般四处遨游,但他总有中心意念,这意念就是由一个个想象串连起来的线索。作家的思绪飞翔得再远,也可以循此返回现实。其次,综合具有选择性。艺术构思时,大脑的材料可能像一窝受惊的蜜蜂,黑压压的一团倏忽卷过来,又倏忽卷过去,飘忽无定。但经综合之后,这些凌乱的材料已被作家的中心意念作了筛选,留下来的大多是用得着的。最后,综合具有刷新性。作家构思时从记忆中所调出的材料可能是个别的、陈旧的,但经综合之后,它们却被刷新,成为一个新形象。可见,综合绝对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围绕中心意念,创造新形象的一种有效的构思方式。
(2)突出和简化
突出的含义:它是作家以一个形象(或意念)为底稿,然后寻求与之密切相关的、更有效、更传神的材料,使之有机地融合,达到立体、生动的效果。
突出的实现途径:一、浓涂重抹;作家为了达到某种意图,故意抓住某个形象身上某一最显著的特征,通过添加与此特征有关的肖像、行为、心理等细节描写,把这一特征连同这个形象强调到令人过目不忘的地步,以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二、淡化背景;在某一场景中通过巧妙地移动某事物来牵动读者视线,能使该事物成为前台现象,这时候,该场景中本来地位上基本平等的其他事物被降到了背景地位。为了引起悬念或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作家也喜欢用此方法让主要人物款款走上前台,以达致“突出”效果。
简化的含义:它是作家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形象(或意念)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
简化与突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简化的目的是突出;突出以浓墨重彩和淡化背景来吸引读者,简化则是将形象或意念身上所有的避遮物全部剥掉,只留下最核心、最能表现本质的要素;简化比突出的难度大;简化后的形象比浓墨重彩的“突出”更能抓住读者。
(3)变形与陌生化
变形的含义:它是作家在构思中极大地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事理创造形象的方式。通过变形,作家常常能获得独创性的形象。
变形的方法:①扩大和缩小:即把形象变大或缩小,使之成为畸形,这个形象虽然还有常人的思维和欲望,但可以做常人做不到的事。②黏(粘)合;把某一形象用半人半怪的方式予以黏合,使之既有人的属性,又有怪的特点。③漫画:有意改变形象的思维方式,使其在振振有词或荒唐可笑的诡辩中,道出世事的昏暗或常人不敢言说的真理。④夸张:赋予形象一种相当突出的相貌或精神特征,这特征不仅影响其性格,而且支配其处世方式,
既真又幻,既幻又真。⑤幻事:不改变人物形象的客观性,而将这个形象所生活于其中的“世事”予以变形,使常人在奇世旅行,可给人以奇异感受和深刻启发。
陌生化:以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以陌生的眼光描写,以消解“套板反应”,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的手段,重新塑造对对象的感觉,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变形与陌生化的关系:
联系:都将习见的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艺术效应。
区别:变形着重于“改变”事物常形,陌生化倾向于不用习见的“称谓”,以消解“套板反应”。
4. 文学创造物化阶段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物化阶段是文学创作的最后阶段。物化是指通过语言、文字、纸张等媒介,把精神性的艺术构思“转化”为物质性的文本。进言之,物化阶段,具体说来是作家将在构思成熟的形象和意念,转换为语言、文字等符号,并固定在纸张上,使其成为物质性的文本,成为可以流通和消费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阶段。由此可知,文学作品表面上是以文字符号和纸张相结合的物质形式在社会上流通,实则是作家内心某种精神现象的传播。
物化阶段从“心”(形之于心)到“纸”(形之于手)中存在的问题。物化阶段有一个把形象或意念从“心”(形之于心)移到“纸”(形之于手)的转化过程。
① 复杂性。这是一个复杂的操作过程。作家头脑中所构思的那个形象,已成为一个“创造物”,而非生活中某个外在物象;物化活动开始后,构思活动还在进行;作家遣词造句能力的高低,成就动机的强弱,也都可能使心手不一,内外难符。
②常见的问题。在此阶段会出现很多问题,常见的问题是 :
第一,创作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创作意图是作家心中指向性很强的某种目标预期,但它有时并不符合逐渐成熟起来的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性格的自然发展。当人物成熟起来时,他必然按照自己的性格轨道行进,而无法迁就作家原来的意图。此时,作家要么掐灭他,要么顺从他,似乎没有其他道路可走。在文学史上,我们经常见到的情况是,成熟作家大多采用顺从人物自由发展的方法,而不是相反。即便是通过脑中倏忽闪现的思绪来勾勒人物形象的意识流大师乔伊斯,也不得不遵从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以保持其内在的一致性。其实,遵从人物性格逻辑的自由发展而改变原来的设想,是一种成功的方法。因为,这样能使人物有活泼的内在生命力,其性格所支配而产生的各种悲欢离合行为,能产生极强烈的真实感。这种情形的发生,常常是创作进入某种境界的标志。
第二,作家创作动机的中途转换。开始构思时,作家大体上都有一种动机,可是在物化过程中,由于某种外在刺激的作用,或从材料中发现了新东西,作家会产生一种新动机。有时,后起的动机甚至 还可能取代原先的动机而支配物化过程。由于动机暗换是内在的.有时还是无意识的,因而作家的理智并没有觉察到这种改变,反而误认为是作品的物化过程逸出了原来的设想。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动机暗换打破了原来的构思,悄悄地赋予了作品以作家未曾明确的意识,无意中反倒增加了作品的内涵。所以,当作家为此懊悔不已时,在读者或评论家那里仍将该作品奉为佳作。显然,动机暗换所造成的冲突,既使作品内容一波三折,也使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更为丰富、复杂。由上可见,在物化阶段出现的意图与人物性格的冲突、创作动机的中途转换等问题,对于文学创作来说,似乎不是阻力和影响质量的因素,反而可能是作品质量得到提高的一个契机。
2024-10-17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