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的人生三问: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去哪里?

 我来答
你即来5344
2022-06-16 · TA获得超过679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26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10万
展开全部
乍看下去,这本书仿佛是一个冷知识集子:

蝗虫进入群相期,有关学习和记忆的脑区会迅速增加1/3;很小的婴儿会将目光黏滞在明亮的物体上;体形较大的大猩猩比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小;精神分裂者能将自己胳肢笑……

但作者并不是将它们漫无目的地集合,而是有意提供线索,将各项研究成果按照基因、成长发展、社会环境、个人叙事等层次排列, 通过人类如何认识世界,来反观自我在世界中的存在。

无论线索看起来多么支离破碎,红线的一端都在“自我的本质”这个命题上打结。

自我的存在一直是人们想要探索的根源。对于“自我”的理解,盖伦·斯特劳森提出了 珍珠理论: 当我们看向镜子里的自己,会将身体看作一个所占有的容器。大卫·休谟提出了 羁束理论 ;自我不是一个个单独的部分,而是感觉、知觉、思维相互堆积捆绑的整体。丹尼尔·丹尼特提出“ 自我由叙事建构 ”:自我是由叙事建构的:内核中不存在自我,它是以‘叙事重心的中心’形象显现。关于人们在不同群体中展现出的不同角色,“ 镜中自我 ”理论则指出:各个不同的自我是自我幻象的一部分,外部世界将我们从一种性格转换到另一种,我们是情境的反映。

而作者在前言中,通过一张视错觉图片,试图阐明 “不存在自我的实体,是环境塑造了 自我的 幻象” 这一观点。

作者的说明手法也如同这张图片,这些研究虽然并非直指自我,但是它们或多或少地趋近自我这个命题,如同篆刻阴文,于边缘着墨,空白处的字符才是篆刻者真正想表达的。

阅读本书,不妨按照推荐页所述的角度体会作者的安排:

当感觉、直觉、思维以及自我意识被层层剥开之后,再次审视自己,就会发现它不是一个个单独的部分,而是感觉、知觉、思维相互堆积捆绑的整体。就像大卫休谟的总结,自我是在这些捆绑在一起的体验中浮现出来的。

作者抛出的观点是“ 我们以为的自己,受外 界的影响比想象中要更大 ”。 

这是作者的思考。

而我自己的审视是,通过环境等情境的背景下看到的自我幻象,并不是我所求的自我。作者通过环境而反观的自我,试图证实的必然是环境中的自我。

假设有一个平行宇宙的我,我们基因相同、经历的事情、存在的记忆、看待世界的方式一模一样,那也不是我,我们都是这么想的。我想知道的是我和她的差别,这个才是我所求的自我。作者在这本书中告诉我,我和她没有差别,我们的出发点就是不同的。

这本书并不能回答我的人生三问,但是确实让我对自己存在有了新的思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