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与利己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我躺在草地上看着星空,问另一个“我”:“你知道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吗?”
“知道啊,利他主义以他人的利益为优先,利己主义以自己的利益为优先”
“但是你发现一个问题没,如果把一个人定义为利他主义者或者是利己主义者都是表象的、模糊的,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两个词都包含有两种有区别的本质,总共是四种本质,并且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表象与本质的关系,还有本质之间的转换关系”
“四种本质?”
“对,从表象看,利他主义包含了的价值导向为‘他人’和‘他人→自己’这两种,利己主义包含了的价值导向为‘自己’和‘自己→他人’这两种;从本质看,利他主义包含的是‘他人’和‘自己→他人’这两种,利己主义包含的是‘自己’和‘他人→自己’这两种”
“它们有什么区别?”
“价值导向里只有‘他人’相当于否定了自己的存在,否定了自己的需求,这很容易导致情感的压抑,从而使得价值导向由‘他人’变为‘他人→自己’,也就变为了表面上是利他,实则是为了解决自己内心里的情感需求问题,这种现象在社会里有很多的例子可以看到”
“有没有可能存在这种只有‘他人’的价值导向但不会有情感压抑的情况”
“可以说有,但是其本质是‘自己→他人’,当自己没有需求,且也不否定自己的存在,这种‘自己→他人’的价值导向看起来就成为了只有‘他人’的价值导向,‘他人’的价值导向就成为了‘自己→他人’的表象,是表象,不是本质”
“那‘他人→自己’就不能变为‘他人’了吗?”
“可以,但是跟前面一样,只有‘他人’的这种价值导向也是‘他人→自己’这种价值导向的表象,一个人不能够否定自己的存在,但是此‘他人→自己’非彼‘他人→自己’,这个‘他人→自己’跟前面那个‘他人→自己’又不一样了,这个价值导向的‘他人→自己’是以别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自己本身是没有属于自身的需求的,也就是说这个‘他人→自己’仅仅就是为了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这个‘他人→自己’是由‘自己→他人’变换过来的,不是由‘他人’变换过来的;而我前面说的那个‘他人→自己’则不同,其帮助别人是为了解决自身的需求问题的,是由‘他人’变换过来的,也就是说,‘他人→自己’这种价值导向由不同的本质变换过来,其本质意义也是不同的”
“那‘自己→他人’也存在这样的两种本质意义吗?”
“存在,由‘自己’变换到‘自己→他人’的,就认为必须先解决自己的需求问题,然后才轮到别人;由‘他人’变换到‘自己→他人’的,可能会再回到‘他人’,这取决于这个人在‘他人’这种价值导向呆了多久,呆得越久,就越难保持住‘自己→他人’,一旦保持住了,就能够在‘自己→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来回流动了,所以其实‘自己→他人’是有两种表象的,一种表象就是‘自己’,是利己的,另一个表象就是‘他人’,是利他的,但是利他表象发生在利己表象之后,或者利他表象被掩盖在利己表象之下,其解决自身的需求问题是为了帮助他人解决他人的需求问题,这个是在短期里不易看出来的,可能要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才能看出来,所以也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自己’这个价值导向的表象也是是‘自己’,所以看到一个人利己是不能立刻知道这个人的价值导向究竟是‘自己’还是是‘自己→他人’。”
“那‘自己’这个价值导向是怎样的呢?”
“这个价值导向无视了别人的存在,以自己为中心,认为所有的存在都只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这种价值导向往往也很容易受到现实的制约,所以这种价值导向也容易发展为‘他人→自己’这种价值导向,一种比‘自己’更为扭曲的价值导向,因为这个的利他都是为了利己;也有‘自己’发展为‘他人’的,这相当于从一种极端转换为了另一种极端,从无视他人情感变换为了压抑自己的情感,然后可能就会再由‘他人’发展为‘他人→自己’,通过要求他人做一些事来弥补自己的情感空洞,然而情感空洞是每一个人自己才能真正补上的,这种经历了三个阶段的价值导向变动,往往在一些影视作品里其实可以看到;当然,‘自己’也可能变换为‘自己→他人’,然后再变为‘他人→自己’,以他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
“那‘自己’这种价值导向是怎么形成的呢?”
“这种价值导向往往跟成长经历有关,如果你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其实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很多都是这种价值导向,而这种价值导向的死对头就是由‘他人’发展出来的‘他人→自己’,这也就是所谓代沟的形成原因,要让所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很难,因为这种现象是一种社会潜意识,但是相较于过去来说,确实好些了,刚迈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很难意识到这些,因为青春期正是自我意识的萌芽与成长阶段,还没有去意识到潜意识的能力,只能通过社会意识的慢慢改变自上而下地影响,但是在青春期之前的小孩能够敏锐地意识到他人的意识。语言文字就相当于是DNA,教育就相当于是在用DNA创造生命,DNA没有编造好,生命也就会变得畸形、或者夭折,溺爱易让人形成‘自己’这种价值导向;否定、无视生命其自身的需求,容易让人形成‘他人’这种价值导向,也易受到生命的反抗而形成‘自己’这种价值导向,或者放弃自己的生命。一个生命来到世上,如果不被允许有自身的需求、连为什么受苦的原因都得不到,那么其肯定会去想‘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上?’,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多半是处于在了彻底绝望状态当中。社会潜意识的觉醒,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嗯……这四种本质……总的来说……就是,价值导向最终都会指向‘他人→自己’,而不同的前身,也就会造成这种价值导向有不同的本质意义,由‘自己→他人’变换过来的就是单纯地帮助别人,由‘他人’变换过来的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情感需求问题,由‘自己’变换过来的可能是是单纯地帮助别人,也可能是只是为了自己”
“嗯嗯,对,这里还有一种价值导向,‘(自己)→他人’,就是无我境界,但是这个‘无我’跟我以前说的那个‘无我’是不一样的,以前我说的那个‘无我’是人的本质,而这个‘无我’是人的一种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有一定的能力,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与‘他人’不同的点就是,其肯定了自己的存在,并视他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也可以看成‘他人→自己’这样的价值导向。反正到最后,人的价值导向都是在‘自己→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反复转换,这便是价值导向的流动性。切记不要让自己的价值导向变换为了‘他人’或‘自己’,这两种都犯了思想上的根本错误,就是否定了自己或他人的存在,讨好型人格和放纵型人格便是这样,价值导向通常都稳定地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当中,指导着行为,不易被察觉,所以也不易改变,或者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好复杂(-᷅_-᷄)”
“利己与利他就像一阴一阳,会相互转化,也能够和谐共处,纯阳相当于是‘他人’,阳中少阴相当于是‘他人→自己’,纯阴相当于是‘自己’,阴中少阳相当于是‘自己→他人’,阴阳调和相当于是在‘他人→自己’与‘自己→他人’之间来回流动。每个人一出生、一开始其实都是从‘自己’走向‘自己→他人’的,‘自己→他人’便是人开始社会化真正的起点,而后天的经历可能会让人从‘自己→他人’走向‘他人’,再走向‘他人→自己’,然后一直在‘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徘徊,自我是被压抑着的;也有可能从‘自己→他人’开始倒着走,倒着走基本上就会让自己徘徊在‘自己’与‘他人→自己’之间,自我是在流失着的;阴阳调和便是进入了太极中间那条线,在‘自己→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徘徊流动着,使自我保持着动态稳定”
“太极图……”
“知道啊,利他主义以他人的利益为优先,利己主义以自己的利益为优先”
“但是你发现一个问题没,如果把一个人定义为利他主义者或者是利己主义者都是表象的、模糊的,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两个词都包含有两种有区别的本质,总共是四种本质,并且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表象与本质的关系,还有本质之间的转换关系”
“四种本质?”
“对,从表象看,利他主义包含了的价值导向为‘他人’和‘他人→自己’这两种,利己主义包含了的价值导向为‘自己’和‘自己→他人’这两种;从本质看,利他主义包含的是‘他人’和‘自己→他人’这两种,利己主义包含的是‘自己’和‘他人→自己’这两种”
“它们有什么区别?”
“价值导向里只有‘他人’相当于否定了自己的存在,否定了自己的需求,这很容易导致情感的压抑,从而使得价值导向由‘他人’变为‘他人→自己’,也就变为了表面上是利他,实则是为了解决自己内心里的情感需求问题,这种现象在社会里有很多的例子可以看到”
“有没有可能存在这种只有‘他人’的价值导向但不会有情感压抑的情况”
“可以说有,但是其本质是‘自己→他人’,当自己没有需求,且也不否定自己的存在,这种‘自己→他人’的价值导向看起来就成为了只有‘他人’的价值导向,‘他人’的价值导向就成为了‘自己→他人’的表象,是表象,不是本质”
“那‘他人→自己’就不能变为‘他人’了吗?”
“可以,但是跟前面一样,只有‘他人’的这种价值导向也是‘他人→自己’这种价值导向的表象,一个人不能够否定自己的存在,但是此‘他人→自己’非彼‘他人→自己’,这个‘他人→自己’跟前面那个‘他人→自己’又不一样了,这个价值导向的‘他人→自己’是以别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自己本身是没有属于自身的需求的,也就是说这个‘他人→自己’仅仅就是为了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这个‘他人→自己’是由‘自己→他人’变换过来的,不是由‘他人’变换过来的;而我前面说的那个‘他人→自己’则不同,其帮助别人是为了解决自身的需求问题的,是由‘他人’变换过来的,也就是说,‘他人→自己’这种价值导向由不同的本质变换过来,其本质意义也是不同的”
“那‘自己→他人’也存在这样的两种本质意义吗?”
“存在,由‘自己’变换到‘自己→他人’的,就认为必须先解决自己的需求问题,然后才轮到别人;由‘他人’变换到‘自己→他人’的,可能会再回到‘他人’,这取决于这个人在‘他人’这种价值导向呆了多久,呆得越久,就越难保持住‘自己→他人’,一旦保持住了,就能够在‘自己→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来回流动了,所以其实‘自己→他人’是有两种表象的,一种表象就是‘自己’,是利己的,另一个表象就是‘他人’,是利他的,但是利他表象发生在利己表象之后,或者利他表象被掩盖在利己表象之下,其解决自身的需求问题是为了帮助他人解决他人的需求问题,这个是在短期里不易看出来的,可能要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才能看出来,所以也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自己’这个价值导向的表象也是是‘自己’,所以看到一个人利己是不能立刻知道这个人的价值导向究竟是‘自己’还是是‘自己→他人’。”
“那‘自己’这个价值导向是怎样的呢?”
“这个价值导向无视了别人的存在,以自己为中心,认为所有的存在都只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这种价值导向往往也很容易受到现实的制约,所以这种价值导向也容易发展为‘他人→自己’这种价值导向,一种比‘自己’更为扭曲的价值导向,因为这个的利他都是为了利己;也有‘自己’发展为‘他人’的,这相当于从一种极端转换为了另一种极端,从无视他人情感变换为了压抑自己的情感,然后可能就会再由‘他人’发展为‘他人→自己’,通过要求他人做一些事来弥补自己的情感空洞,然而情感空洞是每一个人自己才能真正补上的,这种经历了三个阶段的价值导向变动,往往在一些影视作品里其实可以看到;当然,‘自己’也可能变换为‘自己→他人’,然后再变为‘他人→自己’,以他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
“那‘自己’这种价值导向是怎么形成的呢?”
“这种价值导向往往跟成长经历有关,如果你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其实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很多都是这种价值导向,而这种价值导向的死对头就是由‘他人’发展出来的‘他人→自己’,这也就是所谓代沟的形成原因,要让所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很难,因为这种现象是一种社会潜意识,但是相较于过去来说,确实好些了,刚迈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很难意识到这些,因为青春期正是自我意识的萌芽与成长阶段,还没有去意识到潜意识的能力,只能通过社会意识的慢慢改变自上而下地影响,但是在青春期之前的小孩能够敏锐地意识到他人的意识。语言文字就相当于是DNA,教育就相当于是在用DNA创造生命,DNA没有编造好,生命也就会变得畸形、或者夭折,溺爱易让人形成‘自己’这种价值导向;否定、无视生命其自身的需求,容易让人形成‘他人’这种价值导向,也易受到生命的反抗而形成‘自己’这种价值导向,或者放弃自己的生命。一个生命来到世上,如果不被允许有自身的需求、连为什么受苦的原因都得不到,那么其肯定会去想‘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上?’,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多半是处于在了彻底绝望状态当中。社会潜意识的觉醒,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嗯……这四种本质……总的来说……就是,价值导向最终都会指向‘他人→自己’,而不同的前身,也就会造成这种价值导向有不同的本质意义,由‘自己→他人’变换过来的就是单纯地帮助别人,由‘他人’变换过来的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情感需求问题,由‘自己’变换过来的可能是是单纯地帮助别人,也可能是只是为了自己”
“嗯嗯,对,这里还有一种价值导向,‘(自己)→他人’,就是无我境界,但是这个‘无我’跟我以前说的那个‘无我’是不一样的,以前我说的那个‘无我’是人的本质,而这个‘无我’是人的一种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有一定的能力,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与‘他人’不同的点就是,其肯定了自己的存在,并视他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也可以看成‘他人→自己’这样的价值导向。反正到最后,人的价值导向都是在‘自己→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反复转换,这便是价值导向的流动性。切记不要让自己的价值导向变换为了‘他人’或‘自己’,这两种都犯了思想上的根本错误,就是否定了自己或他人的存在,讨好型人格和放纵型人格便是这样,价值导向通常都稳定地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当中,指导着行为,不易被察觉,所以也不易改变,或者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好复杂(-᷅_-᷄)”
“利己与利他就像一阴一阳,会相互转化,也能够和谐共处,纯阳相当于是‘他人’,阳中少阴相当于是‘他人→自己’,纯阴相当于是‘自己’,阴中少阳相当于是‘自己→他人’,阴阳调和相当于是在‘他人→自己’与‘自己→他人’之间来回流动。每个人一出生、一开始其实都是从‘自己’走向‘自己→他人’的,‘自己→他人’便是人开始社会化真正的起点,而后天的经历可能会让人从‘自己→他人’走向‘他人’,再走向‘他人→自己’,然后一直在‘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徘徊,自我是被压抑着的;也有可能从‘自己→他人’开始倒着走,倒着走基本上就会让自己徘徊在‘自己’与‘他人→自己’之间,自我是在流失着的;阴阳调和便是进入了太极中间那条线,在‘自己→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徘徊流动着,使自我保持着动态稳定”
“太极图……”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