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原来这么重要
01什么是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的 思维方式 是“要变成这样的话就要....”,从结果出发,倒过来思考,一步步往前推,一一列出可能导致结果的原因,再看列出的原因是否成立,从而加以确认和排除,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逆向思维是由果索因,多角度看待问题。
司马光砸缸的 故事 我们都不陌生,当小伙伴们都在想怎么把落水的同伴救出来,聪明的司马光则采用逆向思维,把缸砸破,救出了同伴。
大家的目的是就出落水的同伴,怎样才能救出呢?
结果是要人水分离!
别的孩子想的是把人拉出来,即人离开水,这是常规思维。
而司马光做的却是让水离开人,人不动而水动。
02为什么要学习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换个角度看问题,摆脱思维定式,往往能够另辟蹊径,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可以说是是成功人士的核心竞争力。逆向思维在孩子的数学考题中经常出现。不管是对数学能力的提升还是生活中解决问题都有很大帮助。
人类思维总是偏向于正向思维,而且逆向思维是从结果往前推,需要严密的逻辑,中间任何一步都不容出现差错。逆向思维需要一定的刻意练习。
然而思维的形成非一朝一夕,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注重思维的培养。
那么在启蒙阶段,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下面几点跟大家分享。
03逆向思维培养策略
1、正反概念的建立
逆向思维是从问题的反面来看待问题,首先得知道问题的反面是什么,在启蒙阶段建立孩子的正反概念。
日常对话中,多给孩子示范如冷热、高矮、干湿等相反概念的词语。
除了词语,还有 句子 的反向描述。可以跟孩子玩正话反说游戏。
例如“我比你大25岁。”反过来就是“你比我小25岁。”
“我吃了2颗糖”也可以转换成“2颗糖被我吃了。”
让孩子感受到改变词语次序和描述方式能表达同一种意思。
动作指令游戏:做与指令相反的动作。当指令是“抬左腿”,则需要抬右腿。这个游戏锻炼的不仅是孩子的反向思维能力,还有思维的敏捷能力哦~
思维能力的提高靠的不是一段时间的高强度训练,而是生活中的日积月累。
2、正路反走
同样一条路,正着走和反着走有什么不同?可以带孩子来回走同一条路试试。
比如从我家单元门出来去超市的路径是:
右转经过石头小路;
再右转出小区门;
再右转经过红绿灯;
到达超市。
那从超市回家的路径则是:
经过红绿灯左转;
进小区门左转;
过石头小路左转;
到达单元门。
正好是一组组相反的动作,右转和左转,出和进。
有了生活中的这种体验,那么开篇的那道题就不在话下了。嗯,我一定是小时候没有做过这种练习
3、绘本故事改编
孩子们听到“三只小猪”中小猪们的悲惨结局一定会痛恨大灰狼,我家孩子有段时间就特别害怕家里会有大灰狼。
大卫威斯纳创作的颠覆版《三只小猪》,推翻了常规思维的墙,让孩子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老故事,新样貌。三只小猪穿越到了不同的故事中,独特的创作形式,让我们大呼不可思议。
在平时的绘本阅读中,孩子不喜欢故事的结局,那就让孩子来做故事的主人,鼓励他们天马行空的 想象力 。
4、由果索因
给出问题的答案,让孩子思考能出现这个答案的尽可能多的问题。
类似于头脑风暴,自由地思考,不限制可能的解决 方法 范围。
①提问——当前的问题是什么?
②头脑风暴——想想有哪些解决办法
“答案是5,可能的等式有哪些?”
让孩子尽可能地列出得到5的等式:1+4=5,2+3=5,0+5=5,4+1=5,2+2+1=5,3+3-1=5,6-1=5,8-3=5......
再让孩子从中选一个等式,自编一个题。
例如选择6-1=5这个等式,可以这样编:我有6颗糖,吃掉了1颗,还剩下多少颗?
2+3=5很简单,那么5可以等于什么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只要合理都是正确的。
5、通过绘图增强理解
比起在脑子里一步步地思考(还没准就把自己给绕进去了),有些问题运用画图的方式,使得思路清晰有条理。
图形的最大特点就是直观。
新加坡数学的“三步教学法”包括:具象化、形象化、和抽象化。它最大特点,就是重视"形象化"这个过程,叫做"Model Drawing"(绘图模型法),孩子的直观具象思维借此过渡到 抽象思维 。
可可坐公共汽车,上车时车上已经坐了一些人,下一站上来5个人,下去2个人。第2站上来7个人,所有15个人都在渡口下车,问当可可上车时,车上有多少人?
这个问题运用画图的方法,按步骤标示人数的变动,结果一目了然。
可可上车,人数+1;
第一站,人数+3;
第二站,人数+7;
从最后总人数出发,那么可可上车前的人数为:15-7-3-1=4。
将问题以图像的方式表征出来,从结果往前推,思路清晰,帮助孩子理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