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塘可以养什么鱼?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死水塘由于换水不便,水质一般都较肥沃,水中藻类等天然饵料丰富,所以,在养殖品种的选择上应以耐低氧的鳙鱼、鲢鱼、鲤鱼、鲫鱼等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为主,夏季高温季节在不投放任何饵、肥料的前提下,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都较高;而草鱼、团头鲂等草食性鱼类可少放或干脆不放,避免草食性鱼类产生的大量粪便加重塘水的污染程度。建议养殖品种搭配比例为鳙鱼30%、鲢鱼40%、鲤鱼20%、鲫鱼10%,并挑选大规格鱼种进行放养,要求鲢、鳙鱼尾重0.2~0.4千克。每亩池塘放养量控制在400~600尾,具体根据池塘的蓄水能力和水位深浅调整。\x0d\x0a\x0d\x0a 死水塘养鱼技术措施要点:\x0d\x0a\x0d\x0a 1.清塘消毒\x0d\x0a 对死水塘而言,原有的存塘水尤为珍贵,应加以利用,不能白白浪费掉,故年初进行清塘消毒时,应采用带水清塘,而摒弃干法清塘。在清塘剂的选择上,优先使用块状生石灰,化浆后立即全池泼洒,既能杀菌消毒又能改良塘底淤泥的理化特性。生石灰每亩水面具体用量为:水深30厘米时用80千克,水深1米时用120~150千克,水深超过1米时最多用200千克。在清塘消毒的同时加固、加高塘埂,堵塞所有漏水孔洞,为鱼塘的顺利蓄水做好准备。需要注意的是,露出水面的塘埂内壁也应泼洒生石灰,以增强清塘除害的效果。\x0d\x0a\x0d\x0a 2. 鱼种放养\x0d\x0a 带水清塘消毒后7~10天就能进行鱼种放养,不用像干法清塘消毒要等塘水慢慢蓄到一定深度后才能放养。\x0d\x0a 死水塘由于换水不便,水质一般都较肥沃,水中藻类等天然饵料丰富,所以,在养殖品种的选择上应以耐低氧的鳙鱼、鲢鱼、鲤鱼、鲫鱼等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为主,夏季高温季节在不投放任何饵、肥料的前提下,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都较高;而草鱼、团头鲂等草食性鱼类可少放或干脆不放,避免草食性鱼类产生的大量粪便加重塘水的污染程度。建议养殖品种搭配比例为鳙鱼30%、鲢鱼40%、鲤鱼20%、鲫鱼10%,并挑选大规格鱼种进行放养,要求鲢、鳙鱼尾重0.2~0.4千克。每亩池塘放养量控制在400~600尾,具体根据池塘的蓄水能力和水位深浅调整。\x0d\x0a 3. 饵料投喂\x0d\x0a 应尽可能提高投入池塘内的各类饵料的利用率,避免浪费和剩饵对本来就不多或交换不便的水体造成污染。在气温较低、水体较清瘦的春季或初夏,草类可多投些,鱼类摄食后产生的粪便可培肥水质、提高塘水水温,促进鲢、鳙鱼的快速生长。随着气温的升高,特别是在盛夏高温阶段,池塘水体的透明度降低,此时应少投或不投草类和其他农副产品废弃物,有条件的可选用颗粒配合饲料。气温降低后再适当多投喂,使鱼体快速增重。\x0d\x0a 4. 水质调控\x0d\x0a 死水塘中的水一般不要随便外排,平时尽可能保持深水位。在多雨的夏季和预期有雨水补充的情况下,可排掉部分较浓的老塘水,这样可增加池水的透明度和提高溶解氧水平,改善水体环境。有条件的可在池塘中安装增氧机,在天气恶劣或突变时定期开机增氧,避免发生缺氧或泛池。对常有生活污水进入的塘口,应避免一次性大量进水,引起水体水质突变。在水质调节上,推荐使用微生态制剂,每15天或20天使用1次。\x0d\x0a 5. 病害防治\x0d\x0a 死水塘养殖要更加注重鱼病的预防,提前做好防病措施的落实。在发生寄生虫性疾病时,应避免采用多次重复全池泼洒杀虫剂的常规治疗方法,以免有毒成分逐渐累积,给水体水质造成长时间的毒害,对鱼类的生长也不利,可改用内服杀虫药物拌饵投喂的方法,同样能达到治病的目的。如治疗锚头鳋病,一般采用外泼晶体敌百虫、氯氰菊酯或阿维菌素溶液来治疗,但也可采用鱼虫净(主要成分为复方阿苯达***)等拌饵投喂的方法,不仅用量省、成本低,而且对水体中藻类等的生长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在发生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时,治疗同样以内服给药法为主,如内服恩诺沙星、三黄粉等,外泼给药法为辅。另外,挂袋法也是较好的鱼病防治方法。给药途径的改进,目的是尽可能减小治病用药对水体产生的影响,维持池塘水质的相对稳定。\x0d\x0a 6. 捕大留小\x0d\x0a 因鲢、鳙鱼鱼种规格较大,经过2~3个月的精心饲养,6月份以后就可将部分已达上市规格的鲢、鳙鱼捕捞上市,此时是鱼类上市的淡季,鱼价相对较高。捕大留小还能降低了池塘的总载鱼量,腾出水体空间促进小规格鱼类快速生长,减少鱼类缺氧等突发事故的发生概率。如果有条件,捕捞后还可再套养一些当年繁育的夏片鱼种,培育后作为第二年的鱼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