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纤维瘤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疾病分类
- 4 疾病概述
- 5 疾病描述
- 6 症状体征
- 7 病理生理
- 8 诊断检查
- 9 治疗方案
- 10 特别提示
- 11 相关出处
- 附:
- 1 皮肤纤维瘤相关药物
1 拼音
pí fū xiān wéi liú
2 英文参考
histiocytoma
3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4 疾病概述
皮肤纤维瘤又称纤维性组织细胞瘤、结节性表皮下纤维化病、硬化性血管瘤。本病可能是由微小皮肤损伤所引发的纤维母细胞反应性增生,而非真正肿瘤。好发于女性,多见于成人。
5 疾病描述
皮肤纤维瘤为良性真皮内结节,由于成纤维细胞(或组织细胞)作灶性增生所致,可能代表一种反应性病变,而不是真性肿瘤,往往伴有表皮增生。
6 症状体征
本病较常见,男女均可发生,一般发病于20~50岁,无遗传倾向,可自然发生或有外伤、昆虫叮咬史。通常单发,或2~5个,少数可多发,达百个以上。为硬的结节,直径小于2cm,大多在0.5~1.5cm之间。质地坚实,高出皮面,呈扁球形或纽扣状,表面光滑。在个别病例中,其疣状或角化性损害可达3~5 cm。本病最常见于四肢伸侧,上臂多见,但也可见于胸背及面部。一般为正常皮色、黄褐色或黑褐色。颜色较深的皮损中常含有大量色素,可与表面皮肤粘连,但与深部组织不连,可推动,一般无自觉症状,但有时可引起轻度痒感、不适或刺痛。可长期存在,罕有自然消退者,本病未见伴发系统病变。
7 病理生理
发病机理:以往认为,凡主要因胶原纤维所组成的病变称为皮肤纤维瘤,而在肿瘤中含有大量脂质及含铁血黄素者称为组织细胞瘤。近年来,强调两者是一致的,成纤维细胞本身即有潜在的吞噬功能。电镜下也证明,含吞噬作用的损害都是由成纤维细胞构成的。两者均属同一病变的不同发展阶段,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变化,尽管有人认为皮肤纤维瘤是由于外伤后成纤维细胞的一种反应性增生性炎症,但因损害大多无消退趋势,故仍认为其本质属一种肿瘤。
病理变化:表现为真皮内结节,无包膜,病变境界不清。切面呈灰白色、黄褐色或黑褐色,在镜下观察,本病是由多少不等的成纤维细胞、幼稚的或成熟的胶原所组成。有些病变中,细胞及纤维成分大致相等,但一般根据肿瘤内何种成分占优势,而将皮肤纤维瘤分为“纤维型”(即上述肉眼呈灰白色组织)及“细胞型”(即上述黄褐或黑褐色组织)。多数肿瘤为“纤维型”,其中胶原的含量远较细胞为多。
在“纤维型”的病变内,大部分是幼稚的胶原,在HE染色时呈淡蓝色,多散在而不成束。成熟的胶原彼此交错吻合,不规则排列。有时成纤维细胞及胶原排成旋涡状或车轮状。结节两侧界线不清,而下界较明显,其上方则有狭窄的胶原纤维带与表皮分开。
“细胞型”的病变中,则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而仅有少量的的胶原,多呈单个纤维。
约1/3的皮肤纤维瘤中,如用特殊染色,细胞内可显示脂质或含铁血黄素,尤以“细胞型”者更易见。有些病例中尚可见多核巨细胞。
除上述两型外,早期可见散在毛细血管及内皮细胞增生。毛细血管附近并可见小的出血灶,常累及皮下组织,周围大而充血的血管少见,有人将此型称硬化性血管瘤。
不论是“纤维型”或“细胞型”,80%以上的病损中,其中央上方的表皮明显增生,此点具有诊断意义。
8 诊断检查
本病确诊主要取决于病理变化。临床上甚至类似恶性黑素瘤,病理上也需要与瘢痕疙瘩、纤维肉瘤、结节性黄色瘤或幼年黄色肉芽肿鉴别。此时需要临床资料结合病理来分析。
9 治疗方案
本病为良性病变,预后良好,一般不需要治疗,单个者也可手术切除。
10 特别提示
男女均可发生,一般发病于30岁~50岁。
11 相关出处
皮肤病学
皮肤纤维瘤相关药物
- 枸橼酸氯米芬胶囊
糊、复视、眼前感到闪光、眼睛对光敏感、视力减退、皮肤和巩膜黄染。3.下列反应持续存在时应予以注意:潮...
- 己酮可可堿肠溶片
。(2)动物实验中提示长期应用已酮可可堿有增加纤维瘤发生机会,但没有明显致畸形。(3)严重冠心病,...
- 己酮可可堿肠溶片
。(2)动物实验中提示长期应用已酮可可堿有增加纤维瘤发生机会,但没有明显致畸形。(3)严重冠心病,...
- 枸橼酸氯米芬片
糊、复视、眼前感到闪光、眼睛对光敏感、视力减退、皮肤和巩膜黄染。3..下列反应持续存在时应予以注意:...
- 枸橼酸氯米芬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