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礼仪文化,“五礼”是哪五礼?
古代“五礼”指的是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这“五礼”作为我国古代的礼仪制度,一直到现在都还有沿用。
1、吉礼
它主要是在祭祀典礼(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上用的。
宗庙在古代的时候又称之为祖庙,太庙,是供奉祖先的场所,皇室家族的宗庙一般都是建在皇宫的前面,明朝和清朝的时候建在紫禁城外,我们现在的天安门东侧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是那个时候的太庙。官员和百姓的宗庙是建在居住场所附近,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祠堂。
祭社稷是指祭祀土神和谷神,祭祀的地方就叫社稷,古代当时的礼制规定是左宗庙,又社稷。与太庙对称,清朝和明朝的社稷场所就是我们现在天安门右侧的中山公园。公园内的方形大坛就是当时的社稷坛。
祭天地,又被称为封禅,封禅仪式特别的隆重,需要由帝王亲自在泰山上进行,各方官员和平民是不允许有这种行为的。
2、嘉礼
嘉礼的内容其实是最为复杂的,日常生活,王位承袭,宴请宾朋好友等很多种内容。在这之中以宴礼、射礼、婚礼、飨礼、冠礼、贺庆礼最为重要。
3、宾礼
宾礼是指各国诸侯朝见天子的时候相互交往的礼节。
4、军礼
这个大家都懂,举行军事活动的典礼,包括阅兵,用兵活动时用的礼仪。
5、凶礼
凶礼指的就是有关丧葬哀悼的典礼,它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复、殓、殡、葬、服丧五个阶段,人死后先为他招魂,叫“复”,然后给死者沐浴穿穿衣然后入棺,“殓”,入殓以后停棺待葬,这叫“殡”,将棺材入土下葬,掩埋以后,这个叫做“葬”,然后就是为死者服丧戴孝,这个叫做“服丧”。
这五种礼仪制度在西周的时候就正式形成了,历朝历代一直沿用而且还不断地进行完善。从而使这五礼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也不断的增多。尤其是在两宋时期这五礼已经达到了一百多种。所涉及的范围几乎包括了一切的社会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一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