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犬救 ***
1. 犬救 *** 这篇古文的中心或启示
原文: 呈贡县村民畜一犬,甚驯。
母未时上山采薪, *** 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俄大雪,母薄暮负薪归,女与犬俱不见。
母惊恐万状,奔走号呼,竟不见女。邻里相助,亦无济于事。
是夜其 *** 之父母悲痛欲绝,以为女或溺水,或堕井,或为狼所食。凌晨,复邀邻人寻之;见女卧大树下,犬倚偎在旁,乃不死。
此雍正(清爱新觉罗胤禛的年号)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无不称奇。 译文: 呈贡县村民养了一条狗,十分温顺.母亲在上山砍柴时,小女儿跟随她但是赶不上,比母亲落后一里左右。
片刻,下起了大雪,母亲傍晚背着柴回来,发现女儿和狗都不见了。母亲非常惊恐,在村中来回跑大声呼叫,终不见女儿。
邻居们帮助她寻找,也对事情的解决没有丝毫作用。这天晚上父母悲痛欲绝,认为女儿或许被水淹死了,或许掉进井里了,或许被狼吃了。
凌晨,父母再次请邻居帮助寻找女儿。见到女儿睡在一棵大树下,狗依偎在旁边,竟然没有死,县里的人(村里的人)没有不称赞的。
中心或启示 犬救主人的行为令人十分惊奇,值得人赞扬。同时,在人与动物相处中,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们——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所以人与动物应当和谐相处。
2. 犬救 *** 译文
犬救 ***
呈贡县村民畜一犬,甚驯。母未时上山采薪, *** 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俄大雪,母薄暮(傍晚)负薪归,女与犬俱不见。母惊恐万状,奔走号
呼,竟(终)不见女。邻里相助,亦无济于事。是夜其 *** 之父母悲痛欲绝(死),以为女或溺水,或堕井,或为狼所食。凌晨,复邀邻人寻之;见
女卧大树下,犬倚偎在旁,乃不死。此雍正(清爱新觉罗胤祯的年号)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无不称奇。
[文言知识]
邑。“邑”指“县”,也可指“当地”。上文“邑人无不称奇”中的“邑人”,既可理解为“县里的人”,也可理解为“当地的人”。又,“所
居邑近海”,意为所住的地方靠近海。
[文化常识]
上文说到“母未时上山采薪”,“未时”是什么时间?古人一天24小时是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 时辰计算的
“子”相当于23点-1点;“丑”为I点-3点;“寅”为3点-5点;“卯”为5点-7点;“辰”为7点-9点;“巳”为9 点-11点;“午”为11点-13
点;“未”为13点-15点;“申”为15点-17点;“酉”为17点-19点;“戌”为19点-21点;“亥”为21点-23点。因此那妇女出门的时间当在下午
1点到3点之间。
3. 翻译古文犬救女
犬救 ***
原文
呈贡县村民畜(养)一犬,甚驯(温驯)。母未时(下午2时)上山采薪(打柴), *** 随之不及(跟上),后于母里许。俄大雪,母薄(迫近,接近)暮(傍晚)负(背)薪归,女与犬俱不见。母惊怖万状,奔走号呼,竟(终)不见女。邻里相(她)助,亦无济。是夜其 *** 之父母悲痛欲绝(死),以为女或(或者,或许)溺水,或堕井,或为狼所食。凌晨,复邀邻人寻之,见女卧大树下,犬倚偎在旁,乃不死。此雍正(清爱新觉罗胤祯的年号)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无不称奇。
译文:
呈贡县村民养了一只狗,狗十分温驯。一天一位母亲午后2点上山打柴,小女跟在她后面却没有跟上,落后母亲一里路左右。不一会,天下大雪,母亲在傍晚背着柴回来的时候,女儿和狗一起不见了。母亲非常惊恐,来回奔跑大声呼叫,始终见不到女儿.附近的村子协助找寻,还是无济于事。这天晚上父母伤心极了,认为女儿或者被水淹死了,或者掉进井里了,也或者被狼狗吃了。天刚刚亮,父母又请附近的村子帮助找,见到女孩卧在一棵树下,狗依偎在旁边,居然还没有死。这是雍正十一年十一月的事,同县的人没有不感到惊奇的。
4. 谁有古文<<;犬救 *** >>;的译文
呈贡县村民畜一犬,甚驯。
母未时上山采薪, *** 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俄大雪,母薄暮负薪归,女与犬俱不见。
母惊恐万状,奔走号呼,竟不见女。邻里相助,亦无济于事。
是夜其 *** 之父母悲痛欲绝,以为女或溺水,或堕井,或为狼所食。凌晨,复邀邻人寻之;见女卧大树下,犬倚偎在旁,乃不死。
此雍正(清爱新觉罗胤祯的年号)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无不称奇。我自己翻译的,错了别怪,大意如下:呈贡县村民养了一只狗。
一天一位母亲上山打柴,小女跟不上,一下子落后了母亲几里。突然大雪,母亲在傍晚担柴回来的时候,女儿和狗都不见了。
母亲非常惊恐在村中,来回奔走大声呼叫,始终见不到女儿。附近的村子协助找寻,还是无济于事。
晚上父母伤心极了,认为女儿可能被水淹死了,可能掉进井里了,也可能被狼狗吃了,天刚刚亮,父母又请附近的村子帮助找。终于见到女孩卧在一棵树下,狗依偎在旁边,居然还没有死。
这是雍正十一年十一月的事,同县的人没有不感到惊奇的。
5. 急求《犬救 *** 》字词翻译
呈贡县村民养了一只狗,母亲下午上山打柴,小女孩跟不上,一下子落后了母亲一里多。突然下起了大雪,母亲在傍晚担柴回来的时候,女儿和狗都不见了。母亲非常惊恐,来回奔走大声呼叫,始终见不到女儿。邻居协助找寻,还是无济于事。
这天晚上父母伤心极了、悲痛欲绝,认为女儿可能被水淹死了,可能掉进井里了、也可能被狼吃了。
天刚刚亮,父母又请邻居帮助找,终于见到女孩卧在一棵树下,狗依偎在旁边,居然还没有死。这是雍正十一年十一月的事,同县的人没有不感到惊奇的。
6. 关于< >的文学常识
字词解释:
1.采薪:砍柴
2.及:赶上、追上
3.许:大约;左右
4.俄:突然
5.薄:迫近
6.暮:傍晚
7.竟:终
8.绝:死
9.或:也许;可能
10.驯:温顺
11.俱:都
12.归:回来
13.雍正:清爱新觉罗胤禛的年号
译文:
呈贡县村民养了一条狗,十分温顺.母亲在上山砍柴时,小女儿跟随但是赶不上,落后于母亲一里左右。片刻,下起了大雪,母亲傍晚背着柴回来,发现女儿和狗都不见了。母亲非常惊恐,在村中来回跑大声呼叫,终不见女儿。邻居们帮助她寻找,也对事情的解决没有丝毫作用。这天晚上父母悲痛欲死,认为女儿或许被水淹死了,或许掉进井里了,或许被狼吃了。凌晨,父母再次请邻居帮助寻找女儿。见到女儿睡在一棵大树下,狗依偎在旁边,竟然没有死,这是雍正十一年十一月的事,县里的人(村里的人)没有不称赞不寻常的。
文言知识
邑。"邑"指"县",也可指"当地"。上文"邑人无不称奇"中的"邑人",即可理解为”"县里的人",也可理解为"当地的人"。又,"所居邑近海",意为所住的地方靠近海。(摘自《文言文启蒙读本》)
对文中犬的看法:
它救主人的行为令人十分惊奇,值得人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