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过春节的习俗:扫屋、炸煎堆、炸角仔
1、扫屋
扫屋的工夫,一般是由家中的男性做,与此同时,家中的女性就负责家里的洗刷工作。另外,家中的所有床上用品、衣物等等,都要大洗特洗至干净为止。直到全屋里里外外都要干干净净为止。
2、炸煎堆
俗语“年晚煎堆,人有我有”。在中山民众镇大沙田水乡,每逢岁晚和新年,都有开油锅炸爆谷煎堆的习俗,取其“煎堆辘辘,金银满屋”之意,并作为过年祈福和亲友拜年互送礼等物品。
“煎堆”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加食油和糖水揉好,里面装上馅,便可以下油锅炸,馅料以甜为主,也可以装上咸馅。在煎堆外层沾一点芝麻,放下油锅后便需不断用铁丝编成的爪篱挤压,使粉料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于是煎堆便渐渐像气球般涨大,外皮炸得黄澄澄的,又漂亮又香脆。
传统的煎堆受冷后会慢慢瘪下来。为了使煎堆仍然保持原来的形状,中山人从实践中摸索出不少办法。例如在糯米中掺入墨鱼骨粉(俗称“海鳔”),或者是煮熟揉烂的蕃薯,这样炸出来的煎堆在保持香脆口感的同时,可以几天都不变形。
3、炸角仔
角仔又称“油角”,是中山人过年的必备食品,不少家庭现在还保留着自炸油角的习惯。炸油角是中山的传统小食,形状似“荷包”。中山人过年要炸油角,是取“起镬”的意头,家家户户就要开油镬,炸煎堆和油角了。开油镬炸些煎堆油角,是为祈求来年的日子也像那只油镬似的油润、富足。油角寓意着在新的一年荷包饱胀,赚到盆满钵满。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