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却回忆的散文
一.悲从喜来
公元二0xx年六月一日,是多年来难逢难遇的奇葩日子,巧合于五月初五端午节小假。双节同庆,皆大欢喜。在街头路尾,应酬席上又多了一些谈资和戏语。不少年轻人也选在这天为大喜之日,喜结连理,修百年同渡。一时间,笑看龙舟竞渡,喜闻人家粽香;唱“让我们荡起双浆”,载歌载舞;恭喜佳偶天成,花好月圆,成为道道风景。良辰吉日,好不热闹!
六月二日(端午节)上午时分,噩耗传来,两位同仁在相继去逝,其中就有我的好友瑞勇兄。那时刻,我不知道晴天霹雳是哪种感觉,但象一声闷雷却有体会。脑袋翁翁直响,一片空白;眼前似冒金花,人象要崩溃一样。默不作声、魂不守舍。不由得对眼前的谈笑风声,交杯换盏反感起来。心底油然升起“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悲凉情绪。
二、盼望奇迹
我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一直以来心情很复杂,总是盼望着什么。瑞勇兄20xx年4月底学校运动会后,感冒久治不愈,身体出现骤冷骤热现象。借五一长假之机赴成都检查、复诊、确症、入院治疗。近一年来经过七次化疗,以等待时机,病情基本稳定。20xx年4月份的时候,我去省医院看他。他的身体状况良好,几项指标缓慢上升,燃起了生命的希望。看得出来他充满信心,相信当今医学的魅力,誓与病魔抗争到底。他对生命的渴求,对未来的憧憬,让人感动、让人慷慨解囊,让人奉献爱心。尤其是在南部中学,一场爱心接力赛在全校师生员工中成功展开,谱写了一曲令人振奋的生命赞歌。
记得当时我向廖校长书面汇报:
廖校长,我是杨友全,与敬瑞勇曾经是同窗好友。衷心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俩的关怀厚爱。尤其是瑞勇兄病后您组织全校师生员工积极捐款援助,缓解了燃眉之急,为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廖校长您也知道,瑞勇兄的后续治疗经济压力还是不小。亲朋好友正积极努力求帮助献爱心。同学会的工作已有进展,有几位同学是四川慈善总会的会员,通过协调已与有关方面取得了联系。同学会会长委托我向您汇报,意在以学校的名义准备个材料,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家庭状况、病情说明、治疗方案、资金筹措、尚存缺口等。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媒体向社会求助。
廖校长,瑞勇兄在身体状况良好,血源捐助者届时不反悔的情况下可望在月底完成移植手术。
生命诚可贵,情爱价更高。我们盼望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能够早日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一个身兼儿子丈夫父亲的好人能够早日回到并不富裕但很温馨的家里乐享天伦;一位待人诚恳厚道,有他就有笑声的朋友能够早日一起谈古论今,说天道地。
生命是脆弱的。俨然在昨天,运动场上他健步如飞,为胜利欢呼雀跃。一瞬之间,躺卧病床,垂死挣扎。连续的化疗,面容憔悴了,头发稀疏了。与病魔抗争,他透支着身体。
生命是坚强的。为了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和那一群不舍的孩子们,他受着苦;为了自己体弱多病的妻子,和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儿子,他忍着痛。瑞勇兄说,他只有积极地配合治疗,才能战胜病魔。他相信当今医学的魅力,更相信领导的关怀,同学朋友的关心是渡过难关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
如果说人一生创造的财富是的话,那么1是身体,没有1就等于零。让我们心连心,手拉手,传递正能量,共同为瑞勇兄祈福吧!
我盼望着奇迹的发生。
三、每况愈下
20xx年5月6、7日我连续发信均无回音,这是以前没有的,我感到大事不妙。直到5月8日晚六时才收到他的短信:友全同学你好,迟复致歉!因为近段时间情况不太好,复发后化疗没缓解,而且恶化较快。特别是近一个月来持续发冷发烧。冷起来盖三床棉被还要抖跳起来;烧起来就是40多度,全身火烧火燎,那个难受真难描述。大去之期不远矣!同学缘只能来生续了,今生欠的情怎的一个谢字了得,但只能来生再还你们了,真是对不起!趁这时头脑清醒点回复,望珍重!
忧虑、恐惧、无助!我给不了他丝毫希望,只有宽慰。我想说“渡过了困难期就好了。”“可能是黎明前的黑暗吧”之类,可是难以启齿。
记得当时是星期一,全校例行教职员工会议。我看着电话发呆,邻座向虎贤看出我的异常,关切地问“怎么啦?”我给他看了短信。那时空气象凝滞了,无言无语,心中有一种隐隐的痛。八点的时候我还是回了信:瑞勇兄,坚强些,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是好同学,好朋友!你乐观些,给家人减轻些。
第二天我联系了范康。他正好要去成都,答应去看望瑞勇兄。后来范康说,他身体很虚弱,眼睛模糊,医生已经做了结论。这时他的身体就像是杂草丛生,除不尽杀不绝,已经没有手术的必要和可能了。
5月26日,我又收到了瑞勇兄的短信:友全同学,好朋友!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与你联系了,希望你多珍重,并祝愿你们全家幸福安康!大恩不言谢,今生欠你和同学们的恩情只能寄予来生了。我现在是什么高档药好象不是药——无效!以前用激素可以控制一两天不发烧,现在是天天用,天天烧,持续烧,现在还正发着烧呢。可能我与这个世界联系的时日屈指可数、完人已休矣。这里有两件事拜托你,一是我病情复发后同学们慷慨解囊救助,我却因身体原因一直未与他们联系,连一个谢字也没有,希望你能代我致谢和致歉,并说明一下情况。二是今年同学会上,也希望带去我对他们的`谢意和歉意,并希望他们保重身体,祝愿他们家庭幸福,出入平安,万事顺利!
当天晚上我把这则短信群发给师范同学。吴敬成、敬国强、吴雪玉、汪小伟、张自军、林乔森等纷纷来电来信表示震惊、忱惜、祈祷。特别是敬国强同学电话长达半小时:回顾同学时光、追忆好友情谊,感慨人间冷暖,祝福各自珍重等。和张自军通话时,我俩都有点情不自禁。自军也是五十岁的人了,只身一人闯荡在外,几乎是白手创业。离家别妻图什么?勤苦劳作为哪般?
四、最后时刻
我盼望着瑞勇兄能早日脱离苦海,尽管于心不忍。
5月28日,小敬来信说,他爸已经无法打电话发短信了,拜托我向学校廖校长汇报一下病情,并希望得到三十年教龄的荣誉纪念册,好留个念想。我回信说,小敬,辛苦你和你妈妈了。你是懂事孝顺的好儿子,你妈妈身体也不好,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你的肩上,勇敢地面对这一切,把深深的爱,甚至深深的痛埋在心里。自己生活工作得好,体贴妈妈就是对爸爸最好的安慰哈!
我给廖校长汇报后,他感到突然、痛心。当即责成办公室政教处财务处,高标准办理荣誉证书和南部中学特别贡献奖相关手续。晚上我打电话告知,在旁边我听见瑞勇兄用微弱的声音说:“把证书就放在友全那里”。我心陡地一凉,继而有一种酸楚感。
五、挽歌
瑞勇兄去了,真正向社会公布的时间是6月6日。家人已经处理好了后事,骨灰盒安放在家乡故土。我向同学们再次传递了这一信息:同学们,遵照瑞勇的遗愿,他去后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举行追悼会,骨灰盒放在家乡就行。让我们默默地为亡灵祈祷吧,把依依不舍的离情别意深深埋在心底。正所谓来时似风雨,去时如微尘。一碗孟婆汤愿他能忘却尘世烦扰,前忧近愁,在另一个世界享受健康快乐和幸福,相信奈何桥也奈何不了他,因为他一生忠厚善良,心底坦荡,积德行善,口碑甚佳。再次感谢同学们的关心厚爱。同时祝愿各位同学全家和睦安康!
时任南充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市政务中心主任的杨积义同学深表惋惜和哀悼,并一再嘱咐我想法对家属以安慰;供职于四川大学文学院的刘文勇教授来信要求转告家属:节哀顺变。人生不易,瑞勇兄来人也间走这一遭的意义和价值已经深藏在同学朋友和他的学生心中!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心空荡荡,茫茫然。例行高考工作,按部就班,机械操作。朋友应酬会,或有意推脱,或健忘爽约。漫步校园,时不时的要望一望瑞勇兄教书育人的地方、课间闲暇我俩曾经小坐的凉亭,似有他魁梧的身体和磁性的声音在眼前。尽管匆匆路过学府小区,只要一抬头,目光自然投射到那间熟悉的房子。我想象得出久无人住,家庭失去主心骨之情形。望青灯自苦,睹帷帐空悬,人间悲剧也。不知怎的,我想起了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不知妥否,同病相怜吧!
学校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古人云: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此时此刻我有了新的理解。世间情爱固然是永恒的主题,但为情所困,甚至殉情就大不必了。“薄”并不是真正的淡薄、薄情寡义;“新”就是要振作精神、勇敢面对新的局势、新的变化。“薄”是一种表象,“新”却是一种鞭策、激励。一来人去不能复返,亲人朋友爱莫能助;二来人必须向前看,生活需要人们去创造变化。如果真的亡者有灵,上天有知,他更希望生者吃好穿好工作好,拥有健康快乐,享受幸福生活。所谓节哀顺变,莫过于此。
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哀哉,上响!
一腔热血育桃李,两袖清风做园丁。
三尺讲台绘春秋,七彩粉笔写华章。
鞠躬尽瘁红烛颂,厚德丰功励后生。
生当人杰死鬼雄,超凡脱俗福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