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你在什么地方,生活如何,做着什么工作呢?
24岁,我已经在涪陵珍溪镇双河乡中心校,任初中教师5年了。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吹来,激发了我的热血沸腾。
课余时间,我带领学生们,把我住的土瓦房,用来养长毛兔,自己找父母要来一万块钱,买了一百对种兔,准备让兔生兔,发展从未见过的养殖业。
可惜好景不长,一学期下来,种兔长大了,还没配种,就挤出病来。一个月不到,死了三分之二的兔子。最后几十只,是父母来拉走卖给陈烧腊了,这是我的第一次创业呀!以为可以通过努力发家致富,去追寻自己的远方。
其实,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美丽的远方,不论我们长得多大,走得多远,美丽的东西不仅是心里面盘旋,而且,更在你无法涉足的远方。你可以眺望天际,远方的遐想引诱着你,对明天,对将来,对你的以后,充满着幸福的憧憬。这是我身边枯躁的乡教生活,所不能给予的安慰,这是眼前人生中,所不能展示的温柔。
经过这次创业失败,我收心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却发现,生活中的远方和幸福的别处,都是人的精神,在现实的挤压之中,产生和散发而出的 情感 醉酒。
心有远方和别处,之所以能解决沉闷的心情,恰恰是在于长期惯性的生活之中,它们构成了对平凡的反抗,对固有规则的背叛,对自我释放的诱惑。
现在想来,当年的冲动,是为了别人欣赏你的时候,觉得幸福,那个美丽的远方就是你;当你深深感受到人生的快乐时,你的幸福又成为别人的快乐!
首先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24岁的我在北京一家贸易公司做电子产品方面的国际贸易,那也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当时我住在公司租的公寓里,从公司步行到住处大概15分钟的路程。
公司的国际部门有6人,负责人是刘姐,她是70后,是位很平易近人的姐姐。进入公司后,经理安排她带我。因为当时比较年轻嘛,工作上手比较快。公司的财务是孔姐,她也是70后,是我的老乡,我两个比较谈的来。她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帮助。其它几个同事都比我长几岁,也是很好相处的人,虽然是来到陌生的城市,有了他们的帮助,我很快适应。
公司管理还是比较人性化的,公司实行双休制。平时周一到周五上班还是比较忙的,因为我是做国际贸易的,客户欧美地区的比较多,时差的关系,我晚上要值班,一般要值班到11点左右,事情比较多的话,会推迟到凌晨2点左右。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只要把当天事情处理好就可以回去休息。第二天早上和下午的上班时间可以推迟,用来休息。
刘姐的男朋友住在我们公寓附近,每晚不管刘姐下班多晚,他都会去接刘姐。开始,我不好意思跟他们一起回去,怕耽误他们约会。后来禁不住刘姐的再三劝说,我充当了他们的电灯泡。
周末时间,我和刘姐、孔姐他们要么出去逛街,要么出去玩,要么就是在家研究 美食 。西单、王府井、动物园总能见到我们的身影,我们一起爬长城、逛故宫,凌晨跑去天安门看升旗,每个周末过得忙碌而充实。
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我不仅积累了工作经验,更有幸的认识了一些真心帮助我的同事。不仅仅是同事,更是挚友。
24岁那年9月份,我报考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考试。报考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临沂的老乡,她报考葡萄牙小语种专业。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当时最常用的联系方式是MSN,备考期间我们联系密切。她也是我在北京认识的除了同事、同学外的第一个朋友。
往往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工作忙起来,要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真的很难。结果大家也可想而知,但是我不后悔,曾经尝试过。
虽然现在我和北京那些朋友在不同的城市,各有各的家庭,各自为各自的家庭而努力搬砖,但是我们还是会经常联系。
真心感谢她们,感谢命运的安排,让我在刚步入 社会 之际,交到挚友。
我是@山东二妹在深圳 ,和你分享生活,感悟人生。
24岁,我主要在长沙,然后湖南各地“流窜”。
刚从北京回来的我,找到了第二份工作,市场BD。
主要工作就是去各个加气站拉司机注册,然后去各个城市开城。
住过底层车库、安置房、小旅馆,但是都没有超过3个月,交了三个月房租,1个月就离开了。后面只住押一付一,随时能退房的地方。
工作是二班倒,早上9:00上班,7:00下班,晚上12:00再上班,3点下班。
那时的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我们都怀揣着改变行业的梦想,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先驱者。
看着每天爆发式增长的数据,我想我们会有梦想实现的一天,从今天看来,公司是实现了的,虽然我已离开。
24岁,吃着最多的苦,上着最累的班,干着最有激情的活,拿着不少的工资。
24岁,干过最多的架,吃过最差的饭,住过最差的房,去过最多的地方。
24岁,全国兄弟一条心,相信相信的力量,怀过最大的梦,做过最大的事。
往事如烟,已不复当年少,回首,笑颜依在,再看,兄弟各天涯。
我24岁时在新疆阿勒泰一个边城集体单位干基建工作。那时县城都是盖土木结构的土块房子,基本没有砖木结构房子。土块三十三公分长,十六心分宽,十公分厚,净重十公斤。我刚从内地到新疆,从来没有干过重活。在工地上,要用胶皮桶挑泥巴,两桶泥巴不下三十公斤。要给技工撂士块,最高时有四五米高。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上午下午中向各休息十五分钟。我累的在工地就地就睡着了。那时候休息“大礼拜”,就是十天休息一天。遇到晴天就不休息,到下雨下雪再休息。我们的队长对工作抓的特别紧,一点都不放松。
干重活吃饭就多。当时是定量供应。每人每月四十四斤。在内地吃饭有杂稂,刚到新疆吃净白面特别能吃:二百克的大馍馍每顿饭能吃四个。
要说工资,每月刚开始才二十四元。后来涨到三十二元,拿了八年以后又调为四十五元。记得领新工资时我们都高兴坏了,因为还补了几百元钱。
那时候的人都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从来不斤斤计较。大家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 社会 主义!
24岁呀!
那时候刚从学校毕业出来,就进了一家公司,做技术服务的!那时候年少轻狂,总感觉问题越多越好,那能学到的东西也越多!直到后来,害怕电话响,因为一响肯定有事来了!直到现在,就养成了习惯,我的手机都是震动的模式。这样也好,开会不用特意去调!
你也总会觉得,只要自己努力肯学肯去干,终有出头之日!抱以真诚去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事实不是那样,这是 社会 已经不是学校了,各种人心,你想都没法想。直到被坑,你都会觉得是应该的!直到现在,信仰着:工作中是不会有朋友!
失去了也终将会得到一些!现在34了,10年的蜕变终成老鸟!
想当年24岁的我已经是拥有3个孩子的五口之家的家主了。我一边种着家中的几亩田地,一边在村里小学当代课教师,生活压得我不知所措。
种几亩田地的时候正赶上农业税等征收非常严重的年代,去掉这税那税的,种田就根本没有钱挣,还欠债。教书的工资也很低,每月才几十块钱,住着茅草房,吃着粗食粮,勉强度日。
那时基本没有人出门打工,主要是我生活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农村里。现在想起来那时人们好像过着原始 社会 的生活,农民只知道种田和家门口那点事。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 社会 的进步,后来辞职北漂,丢下生我养我的故土,举家来到北京。通过打拼创业,生活一天天变得好起来了!
我24岁的时候大学毕业,在工地实习,扎根基层,与一线工人一起奋战在黄土地上。我是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