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吉地名历史变迁的详细信息
历史地名传承故事多
一个地名,或许附载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或许镌刻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或许彪举着一位杰出人物,或许蕴含着某个时代的精髓。
因而,地名成为反映城市品格的特殊信息系统,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我县历史沉淀十分深厚,几乎每一个地名的背后,都蕴涵着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在这里摘录几条:
上墅:传说明朝时有江苏人周贤儒建别墅18幢,称“尚书别墅”,后简称上墅,历久传下来,附近就被这么叫下来了。
余墩:明洪武中,名儒余铨征命为大学士,太祖朱元璋延为上宾,后归葬故里,即今村西大云塘上,原称余家坟墩。
简称余墩。
朗里:自独松关入境,两旁崇山峻岭,竹木茂密,至此,忽然开朗,故名朗里。
……
像这些有着有趣来历的地名还很多。
地名除了日常中具有交流功能外,还扮演着文化传承的功能,特别是使用了几百年几千年的地名,其中大多都蕴含着有趣的故事。
地名、路名见证城市变迁
家住递铺镇上的张老伯是老安吉人,对于县城的地名路名变迁他感受颇深,他告诉笔者,现在的昌硕路是原来的工农路,出于文化的需要,后来更名为昌硕路,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已经延伸为昌硕东、中、西路了。
老一辈的很多人现在还习惯叫工农路;现在的玉华路前几年是城西路,也就是说那时候现在的玉华路就是城西了,这条路以西就是大片的农田,根本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建筑物和道路。
地名也反映经济的繁荣衰败,在汽车站,如果要去高禹镇,熟悉的人都知道乘坐去北林场的车就可以了,但是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人来说,是不会明白北林场就在高禹镇范围之内的。
从这里我们知道北林场的名称要比高禹镇这个名称启用早得多。
当时的北林场也要比高禹镇更具代表性。
时过境迁,与当年的“北大荒”相比,如今的高禹正在掀起的是建设我县副中心城镇的 *** 。
无疑,高禹镇范围要比北林场广得多,也更能代表这里。
在城市化过程中,新楼盘的开辟、道路的拓宽变更,都会出现一批新的地名。
这些被老街旧巷承载的老地名,也就随着历史的云烟,一同成为了历史。
特别是在城市建设的扩建和拆迁过程中,原本的农村农田变成了宽广的大道和屹立的高楼;原本就窄的小巷、弄堂保留下来的也越来越少了。
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和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