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书

 我来答
达人方舟教育
2022-11-09 · TA获得超过521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78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64万
展开全部

1. 高中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1、范仲淹有志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 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4、宗悫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

他的叔父是宗炳字少文,此人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

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有强盗来打劫。

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 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

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跟着他喜好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所以没有被乡亲称赞 5、祖逖闻鸡起舞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

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

祖逖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 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

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6、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是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

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掳走了妇人。

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 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

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由绿色蚕排长搜索整理----------------------------7、苏武牧羊北海上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

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 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年轻时曾经跟别人一起受雇佣给富人家种地。

有一天,他放下农活到田埂上休息,对秦王朝肆无忌惮的征调劳役、不断加重对老百姓的压迫和剥削的社会现实忿恨不平,就决心摆 脱压迫和剥削,改变目前的社会地位,并对他的同伴们说:“假如将来我们中间有谁发迹富贵了,可不能相互忘记啊。”同伴们讥笑他:“受雇给人家种地,怎么能发迹富贵呢?”陈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燕雀哪里会懂得鸿鹄的凌云壮志呢 9、项羽志大才疏 项籍年少时,读书没。

2. 高中文言文翻译梁适传宋史,列传四十四

原文: 梁适,字仲贤,东平人,翰林学士颢之子也.少孤,尝辑父遗文及所自著以进,真宗曰:“梁颢有子矣.”授秘书省正字.为开封工曹,知昆山县.徙梧州,奏罢南汉时民间折税.更举进士,知淮阳军,又奏减京东预买百三十万.论景祐赦书不当录朱梁后,仁宗记其名,寻召为审刑详议官. 梓州妖人白彦欢依鬼神以诅杀人,狱具,以无伤谳.适驳曰:“杀人以刃或可拒,而诅可拒乎?是甚于刃也.”卒论死.有鸟似鹤集端门,稍下及庭中,大臣或倡以为瑞,适曰“此野鸟入宫庭耳,何瑞之云?” 尝与同院燕肃奏何次公案,帝顾曰:“次公似是汉时人字.”肃不能对,适进曰:“盖宽饶、黄霸皆字次公.”帝悦,因询适家世,益器之.他日宰相拟适提点刑狱,帝曰:“姑留之,俟谏官有阙,可用也.”遂拜右正言. 林瑀由中旨侍讲天章阁,适疏其过.又言:“夏守赟为将无功,不宜复典宥密.”会妇党任中师执政,以嫌改直史馆,修起居注.奉使陕西,与范仲淹条边机十余事.进知制诰、权发遣开封府.岁余,出知兖州.莱芜冶铁为民病,当役者率破产以偿,适募人为之,自是民不忧冶户,而铁岁溢.再迁枢密直学士、知延州.告归治葬,过京师,得入见,自言前为朋党挤逐,留为翰林学士.御史交劾之,以侍读学士知澶州,徙秦州.入知审刑院,擢枢密副使. 张尧佐一日除四使,言者争之力,帝颇怒.适曰:“台谏论事,职耳.尧佐恩实过,恐非所以全之.”遂夺二使.侬智高入寇,移嫚书求邕、桂节度,帝将受其降.适曰:“若尔,岭外非朝廷有矣.”乃遣狄青讨之.贼平,帝曰:“向非适言,南方安危,未可知也.”迁参知政事.契丹欲易国书称南北朝,适曰:“宋之为宋,受之于天,不可改也.契丹亦其国名,自古岂有无名之国哉?”遂止.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大珰王守忠求为节度使,适持不可;张贵妃治丧皇仪殿,又以为不可.将以适为园陵使,适言国朝以来无此制,由是浸与陈执中不合.适晓畅法令,临事有胆力,而多挟智数,不为清议所许.御史马遵、吴中复极论其贪黩怙权,罢知郑州.京师茶贾负公钱四十万缗,盐铁判官李虞卿案之急,贾惧,与吏为市,内交于适子弟,适出虞卿提点陕西刑狱.及罢,帝即还虞卿三司.复加观文殿大学士、知秦州.古渭初建砦,间为属羌所钞,益兵拒守,羌复惊疑.适具牛酒,召谕其种人,且罢所益兵,羌不为患.徙永兴军.夏人盗耕屈野河西田累年,朝廷欲正封,以适为定国军节度使、知并州,至则悉复侵地六百里.还,知河阳,领忠武、昭德二镇、检校太师,复为观文殿大学士,以太子太保致仕,进太傅.熙宁三年,卒,年七十.赠司空兼侍中,谥曰庄肃.译文: 梁适,字仲贤,东平人,是翰林学士梁颢的儿子.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曾经把父亲的遗文和自己写的文章编成集子进献皇帝,真宗说:“梁颢也有有出息的儿子了.”任命他为秘书省正字.担任开封工曹,昆山县知县.调任梧州,上书朝廷免除了从南汉时就实行的民间折税制度.又举进士,任淮阳军负责人,又上书减免上交的京东预买款一百三十万的负担.上书发表意见,认为景祐年的赦书不应当收录后梁朱温家族的后代,仁宗记下了他的名字,不久寻召他担任审刑详议官. 梓州妖人白彦欢装神弄鬼,用诅咒杀人,案件审理完结,因为死者没有受伤定罪.梁适驳斥说:“用刀杀人,被杀的还可以抵抗,但是诅咒能抵抗吗?这比刀还厉害.”最终判处死刑.有长得像鹤的鸟聚集在端门,有些落下到了皇宫的院子里,大臣有人提议把这作为国家的祥瑞,梁适说:“这不过是野鸟进入宫庭罢了,哪有什么祥瑞可言呢?” 曾经和同在刑部院的燕肃一起上奏何次公的案子,皇帝看着他们说:“次公好像是汉朝时候人的字.”燕肃不能回答,梁适回复皇帝说:“盖宽饶、黄霸的字都是次公.”皇帝很高兴,趁机问梁适的家庭身世,更加器重他.另一天,宰相准备让梁适提点刑狱,皇帝说:“暂且留着他,等到谏官的职位有空缺的时候,可以让他担任.”于是被任命为右正言. 林瑀根据皇帝的安排在天章阁为皇帝讲课,梁适上书披露他讲错的地方.又上书说:“夏守赟担任将领却没有功劳,不应该再参与重大典礼和朝廷机密事项.”正值妇党人士任中师执掌权力,梁适因为受嫌弃改任史馆值班人员,为皇帝修起居注.奉命出使陕西,与范仲淹上书陈述边疆重要事务十余件.升职担任知制诰、暂时安排到开封府挂职.一年多,出任兖州知州.莱芜炼铁纳税的事情让老百姓很受苦,赶上承担这个差事的人往往破产才交得上税.梁适招募人员专门做这件事,从此老百姓不再担心摊上炼铁的差事,而铁的产量却逐年增长.又升任枢密直学士、延州知州.上书请假回家办理丧事,经过京城,得以入见皇帝,自己陈述先前被朋党排挤外逐,皇帝留他在京担任翰林学士.御史纷纷弹劾他,后来侍读学士的身份担任澶州知州,调任秦州.又回朝廷担任审刑院负责人,提升为枢密副使. 张尧佐一天担任了四个职务,负责反映意见的言官上书抗争很急切,皇帝相当生气.梁适说:“谏官们议论朝政,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张尧佐蒙受皇帝的恩典也确实有些过分了,恐怕这不是保护他的办法.”于是罢免了张尧佐的两个职务.广西的侬智高叛乱入侵,写信给邕州(南宁)、桂林的节。

3. 谁能帮我打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的所有文言文课文,不需

你好,我现在正在做任务,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

沁园春 长沙 ***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沈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烛之武退秦师》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短歌行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兰亭集序 (晋)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下载更多资源请到:我爱语文。本资源来源:我爱语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

4. 求几篇古文的原文和翻译

原文 与元微之书(1)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2)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3)如此?况以胶漆之心(4),置(5)于胡越(6)之身,进不得相合(7),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8),各欲白首。

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9)时,有熊孺登(10)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11),上(12)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13)。且云:危惙(14)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15)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16),便请以代书(17)。”

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18)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19),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20),略叙近怀。

仆自到九江,已涉(21)三载。形骸且健,方寸(22)甚安。

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23)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24)同来。

顷(25)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26)也。江州风候(27)稍凉,地少瘴疠(28)。

乃至蛇虺(29)蚊蚋,虽有,甚稀。湓鱼(30)颇肥,江酒(31)极美。

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32)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33),亦可自给。

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34)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35)第一,爱不能舍。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36)十数株,修竹(37)千余竿。青萝为墙援(38),白石为桥道,流水周(39)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殚(40)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41)。

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42),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43)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

平生故人,去(44)我万里,瞥然(45)尘念(46),此际暂生。余习(47)所牵(48),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49)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50)。

注释 (1)选自《白氏长庆集》。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白居易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元微之,即元稹(779—831),微之是他的字,河南洛阳人,支持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多有唱和。诗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

元和十年,元稹也被贬为通州(现在四川省达川市)司马。 (2)欲:将要。

(3)离阔:阔别,久别。阔,久远。

(4)胶漆之心:比喻感情亲密。 (5)置:放。

(6)胡越:胡在北,越在南,形容相距遥远。 (7)相合:在一起。

(8)牵挛乖隔:牵挛,牵掣。乖隔,隔离。

指各有拘牵,不得相见。 (9)浔阳:古县名,即现在江西省九江市。

(10)熊孺登:钟陵(在现在江西省进贤县)人,元和年间,在四川任职,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多有交往。 (11)札:短信。

(12)上;首先。 (13)交分(fèn):交谊,情分。

(14)危惙(chuò):指病危。惙,疲乏。

(15)数帙(zhì):几包。帙,包书的包袱或口袋。

(16)白二十二郎:指白居易,他在家族同辈中排行第二十二。 (17)代书:代替信。

(18)左降:即左迁,贬官。 (19)幢幢(chuángchuáng):影子摇晃的样子。

(20)且置是事:暂且放下这事(不谈)。 (21)涉:经历,过。

(22)方寸:指心绪。 (23)诸院:同一大家族中的各支。

(24)提挈(qiè):提携,扶助。 (25)顷:不久前。

(26)泰:安适。 (27)风候:气候。

(28)瘴疠(zhànglì):指南方湿热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29)虺(huǐ):毒蛇。

(30)湓(pén)鱼:湓江出产的鱼。湓,湓江,今名龙开河,发源于江西省瑞昌市西南青山,经九江市西入长江。

(31)江酒:江州的酒。 (32)门内之口:家里的人口。

(33)量入俭用:衡量收入,节俭用度。 (34)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

(35)胜绝:绝妙。 (36)乔松:大松树。

乔,高大。 (37)修竹:长竹。

(38)墙援:篱笆墙。援,用树木围成的园林护卫物。

(39)周:环绕。 (40)殚:尽,全。

(41)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动,动不动、常常。

弥,满。旬日,十天。

(42)忧望:挂念,盼望。 (43)条写:一条条地写。

(44)去:离。 (45)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46)尘念:世俗的思念之情。 (47)余习:没有改掉的习惯,这里指作诗。

(48)牵:牵引,牵动。 (49)笼鸟槛猿:笼中的鸟,槛(木栅栏)中的猿。

这里比喻作者自己和元稹都不得自由。 (50)顿首:叩头。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二册) 赏析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也就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第三个年头,他在庐山营建了一个草堂。草堂落成的第二天深夜,白居易给好友元稹写了这封信,叙述他在九江的生活状况,抒发了离别相思之情。

夜深不寐,以笔墨畅谈,可见两人交谊之厚。 信的开头直呼友人,分别三年的离愁别绪也随这一“呼。

5.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

1、讽诵之声,朗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

——背诵的声音琅琅,远近都能听见,他(欧阳修)的好学就像这样。

2、再适常山朱氏。

——(范仲淹的母亲)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3、慨然有志于天下。

——(后来范仲淹)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4、而涉猎书传。

——而且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5、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6、纠合骁健。

——(祖逖就)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

7、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

8、人思自奋。

——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

9、使自召募。狄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司马睿……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

10、楚庄王某事不当,群臣莫能逮。

——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1、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我满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