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是什么?

 我来答
清见事宜
高粉答主

2023-04-02 ·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清见事宜
采纳数:4013 获赞数:2560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端午时节粽子飘香,家家户户忙于悬挂艾草、菖蒲,小孩子们额上涂着雄黄,佩戴着香囊乐滋滋地玩耍,真是一幅平和温馨的节日风情画。目前端午节来历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纪念屈原,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纪念屈原的故事吧。


端午节的来历:纪念屈原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都会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如今赛龙舟的习俗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不过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2、挂艾草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里的“艾”是指艾草,它的茎叶有挥发性精油,独特的香味可以驱蚊避虫。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草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民间认为艾草还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艾草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如今南北各地均有端午挂艾草习俗。

3、饮雄黄酒

按照传统节日习俗,每家每户一般在来年开春时,将研成粉末的雄黄用来泡制黄酒、白酒。从五月初一,将雄黄酒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一直晒到五月初五,留在端午节那天饮用。说到饮雄黄酒,民间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喝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当然,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们在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蚊虫不叮。


这就是我所了解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故事了,不知道你们还了解哪些来历呢?在评论区里留言告诉我吧。

弓婧沛
2023-04-06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703
展开全部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端阳节、重午节、五月节等,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庆祝。端午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以下是其中两种较为流行的说法:

1. 纪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伟大诗人和政治家。史书中记载他曾经担任过楚国宰相。后来,由于反对楚国内部腐败现象以及不满楚王外交政策,屈原被谗言陷害,并被放逐。在离开故乡后,他写下了《离骚》等许多优雅悲壮的诗篇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据传说,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屈原投江自尽,以示自己不愿见到祖国被外敌所侵略的悲惨局面。为了纪念屈原这位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人们就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祭祀和纪念活动。

2. 驱除瘟疫:据传说,在古代某个时期,中国某个地区曾经发生过一场瘟疫,许多人都在感染了这种瘟疫后生病甚至死亡。为了驱除这场瘟疫,一位叫做吴起的医生建议人们挂上艾草和菖蒲叶,喝上雄黄酒,并在船上赛龙舟以祈求平安。而这些措施的实施就恰巧发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后来,这种方法不仅成功地帮助当时的人们摆脱了瘟疫的威胁,而且还成为了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重要庆祝活动之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