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三孩子成绩不好压力大 家长应该这样办
展开全部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够帮助孩子学会利用压力,变压力为动力,让压力成为激励孩子不断前行、实现理想的动力源呢?
先来看两个例子:
事例一: “没关系”等于“不相信”
西西是个文静又努力的女孩子,在学习上一直不需要父母太操心。进入高三后,也保持着较好的学习状态。
西西一直住宿,父母觉得西西自己很要求上进,多和女儿沟通也要花费时间,所以亲子间交流的机会不是很多。
第一次模拟考试西西的成绩不理想,压力陡增,心情很沮丧。考后放假,父母问到模拟考试的情况时,西西情绪低落地说:“没考好……可能都上不了本科。”
父母听完如临大敌,西爸很着急:“那怎么办?”西妈想安慰女儿,直接说:“没关系,不行就考专科吧,专科也有很多不错的学校。”听了爸妈这番话,西西顿时又生气又难过:这就给我定性了,我就只能上专科吗?
回到学校后,西西赌气不愿接父母的电话,复习状态也大受影响。她说自己以前的学习状态很好,每天都很充实很自信。但自从父母那样说之后,就找不到学习状态了。
在跟心理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西西仍忍不住流泪抱怨,本来自己没考好,压力就很大,心情也很烦了,父母怎么可以这样给自己定性,为什么父母不相信自己。
而西西的父母知道原委后,也是满腹无奈:其实孩子考砸了,我们心里也很急,看她那么辛苦也心疼,不知道该怎么说,不是怕她压力太大为了安慰她才那样说的嘛。
山并桐 案例分析
高考前几次重大考试的分数,对于考生的心理状态肯定是会产生影响的。如果考后成绩不理想,考生不能合理地面对这种情况,就容易在压力下一蹶不振,这时家长要给予孩子合适的帮助。
西西父母的做法本意是想缓解孩子的压力,结果反而导致亲子间的误会,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状态。
孩子考砸了,家长说“没关系”是为了安慰,可是对于一直绷着劲儿在辛苦学习的高三学生来说,能没关系吗?甚至在孩子心里,没考好有大关系。
家长的一句“没关系”就等于“不相信”,孩子觉得家长不相信自己;建议孩子“考专科”,其实家长自己心里也未必是真心这样想的,在孩子听来,更等于是直接否定了她,否定了她之前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让孩子怎么接受呢?
蔽基这种情况下,家长合适的做法,首先是理解孩子心里的感受,多关注孩子的情绪,不要用干巴巴的“没关系”“我相信你”“你很聪明的,没问题的”这类话简单地“敷衍”孩子。
广告
其次要引导孩子理性地看待成绩的起伏,认识到在高考前需要经历多次考试,成绩有波动也是很正常的,而高考前出现问题反而应该是好事,能帮助自己及时发现知识的薄弱点,不把问题带到高考考场。引导孩子这样换个角度来看问题,把注意力转入查漏补缺的学习中。
家长遇到此类问题,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这次没考好很难过……(这里可以有一些肢体语言,如抱抱孩子、拉着孩子的手等),你一直都很努力,妈妈都看到了。
不过妈妈觉得这次没考好也是一件好事,那些错的题不正好提醒你哪些知识还有盲点、还需要巩固吗?这样可以让你在高考前把知识复习得更扎实。
考试已经过去了,现在好好地分析一下试卷,看看具体是哪些原因失掉的分数。
爸爸妈妈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相信我们的女儿能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把这次考试变为成功的垫脚石。”
事例二:帮助孩子制定目标
文凯进入高三后,主动把一颗爱玩好玩的心收了起来。他很用功,但学习成绩一直不稳定。
文凯自己心里时常会后悔高逗坦一高二时玩得太多了,没好好学习,导致基础不扎实。
看到周围的同学埋头苦读稳步前进,他心里也憋着一股劲,但又不知道该往哪处使,感觉压力一天比一天大,情绪也越来越容易暴躁。
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为孩子主动努力的行动感到欣喜,同时也很心疼和着急,不知道怎样帮助孩子。
在老师的建议下,他们找了个合适的时机,跟文凯进行了推心置腹地沟通:
肯定了孩子进高三以来的努力付出,引导孩子客观正确地分析了自己的实力,并根据孩子几次考试的成绩,共同确定了一个合适的努力目标。
经过这样的分析和确定,文凯觉得对自己接下来的努力方向非常清晰,也充满了动力,他很快调整好了心态,踏实朝目标前进。
最后的结果皆大欢喜,文凯正常发挥,进入了理想的学校。
案例分析
一个明确具体的“跳一跳能够到”的学习目标,对考生复习备考的状态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事实上,很多高三考生对于自己的目标并不是十分清晰,有时甚至出现班里很多学生扎堆把同一所大学定为目标的情况,他们既对自己的目标大学不甚了解,也不清楚自己的情况到底适合制定怎样的目标,导致所谓的目标只是凭感觉而定,并不能从中感受到明确的动力。
而老师一般都要面对全班几十个学生,也难以做到特别细化地帮助每一个学生制定合适的目标。
从这个角度,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制定目标、管理目标,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孩子调整状态实现高考目标,也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规划有所帮助。
建议家长可以先跟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各科学习状态及成绩,听取老师的意见。同时也搜集相关大学相关专业的信息,然后和孩子沟通,一起制订适合孩子的个性化目标。
在设定目标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的目标,孩子才会愿意为之努力奋斗。
对孩子自己提出一些过于好高骛远的目标,家长要讲究策略,与孩子探讨,分析目标的不当之处,帮助孩子调整。目标确立后,当孩子的状态有所偏离时,家长也要及时地提醒和督促孩子。
以上是高三家长帮助孩子的两个具体事例。
每个考生、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帮助孩子化压力为动力,除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最重要的还在于家长自身的状态。
先来看两个例子:
事例一: “没关系”等于“不相信”
西西是个文静又努力的女孩子,在学习上一直不需要父母太操心。进入高三后,也保持着较好的学习状态。
西西一直住宿,父母觉得西西自己很要求上进,多和女儿沟通也要花费时间,所以亲子间交流的机会不是很多。
第一次模拟考试西西的成绩不理想,压力陡增,心情很沮丧。考后放假,父母问到模拟考试的情况时,西西情绪低落地说:“没考好……可能都上不了本科。”
父母听完如临大敌,西爸很着急:“那怎么办?”西妈想安慰女儿,直接说:“没关系,不行就考专科吧,专科也有很多不错的学校。”听了爸妈这番话,西西顿时又生气又难过:这就给我定性了,我就只能上专科吗?
回到学校后,西西赌气不愿接父母的电话,复习状态也大受影响。她说自己以前的学习状态很好,每天都很充实很自信。但自从父母那样说之后,就找不到学习状态了。
在跟心理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西西仍忍不住流泪抱怨,本来自己没考好,压力就很大,心情也很烦了,父母怎么可以这样给自己定性,为什么父母不相信自己。
而西西的父母知道原委后,也是满腹无奈:其实孩子考砸了,我们心里也很急,看她那么辛苦也心疼,不知道该怎么说,不是怕她压力太大为了安慰她才那样说的嘛。
山并桐 案例分析
高考前几次重大考试的分数,对于考生的心理状态肯定是会产生影响的。如果考后成绩不理想,考生不能合理地面对这种情况,就容易在压力下一蹶不振,这时家长要给予孩子合适的帮助。
西西父母的做法本意是想缓解孩子的压力,结果反而导致亲子间的误会,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状态。
孩子考砸了,家长说“没关系”是为了安慰,可是对于一直绷着劲儿在辛苦学习的高三学生来说,能没关系吗?甚至在孩子心里,没考好有大关系。
家长的一句“没关系”就等于“不相信”,孩子觉得家长不相信自己;建议孩子“考专科”,其实家长自己心里也未必是真心这样想的,在孩子听来,更等于是直接否定了她,否定了她之前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让孩子怎么接受呢?
蔽基这种情况下,家长合适的做法,首先是理解孩子心里的感受,多关注孩子的情绪,不要用干巴巴的“没关系”“我相信你”“你很聪明的,没问题的”这类话简单地“敷衍”孩子。
广告
其次要引导孩子理性地看待成绩的起伏,认识到在高考前需要经历多次考试,成绩有波动也是很正常的,而高考前出现问题反而应该是好事,能帮助自己及时发现知识的薄弱点,不把问题带到高考考场。引导孩子这样换个角度来看问题,把注意力转入查漏补缺的学习中。
家长遇到此类问题,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这次没考好很难过……(这里可以有一些肢体语言,如抱抱孩子、拉着孩子的手等),你一直都很努力,妈妈都看到了。
不过妈妈觉得这次没考好也是一件好事,那些错的题不正好提醒你哪些知识还有盲点、还需要巩固吗?这样可以让你在高考前把知识复习得更扎实。
考试已经过去了,现在好好地分析一下试卷,看看具体是哪些原因失掉的分数。
爸爸妈妈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相信我们的女儿能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把这次考试变为成功的垫脚石。”
事例二:帮助孩子制定目标
文凯进入高三后,主动把一颗爱玩好玩的心收了起来。他很用功,但学习成绩一直不稳定。
文凯自己心里时常会后悔高逗坦一高二时玩得太多了,没好好学习,导致基础不扎实。
看到周围的同学埋头苦读稳步前进,他心里也憋着一股劲,但又不知道该往哪处使,感觉压力一天比一天大,情绪也越来越容易暴躁。
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为孩子主动努力的行动感到欣喜,同时也很心疼和着急,不知道怎样帮助孩子。
在老师的建议下,他们找了个合适的时机,跟文凯进行了推心置腹地沟通:
肯定了孩子进高三以来的努力付出,引导孩子客观正确地分析了自己的实力,并根据孩子几次考试的成绩,共同确定了一个合适的努力目标。
经过这样的分析和确定,文凯觉得对自己接下来的努力方向非常清晰,也充满了动力,他很快调整好了心态,踏实朝目标前进。
最后的结果皆大欢喜,文凯正常发挥,进入了理想的学校。
案例分析
一个明确具体的“跳一跳能够到”的学习目标,对考生复习备考的状态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事实上,很多高三考生对于自己的目标并不是十分清晰,有时甚至出现班里很多学生扎堆把同一所大学定为目标的情况,他们既对自己的目标大学不甚了解,也不清楚自己的情况到底适合制定怎样的目标,导致所谓的目标只是凭感觉而定,并不能从中感受到明确的动力。
而老师一般都要面对全班几十个学生,也难以做到特别细化地帮助每一个学生制定合适的目标。
从这个角度,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制定目标、管理目标,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孩子调整状态实现高考目标,也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规划有所帮助。
建议家长可以先跟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各科学习状态及成绩,听取老师的意见。同时也搜集相关大学相关专业的信息,然后和孩子沟通,一起制订适合孩子的个性化目标。
在设定目标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的目标,孩子才会愿意为之努力奋斗。
对孩子自己提出一些过于好高骛远的目标,家长要讲究策略,与孩子探讨,分析目标的不当之处,帮助孩子调整。目标确立后,当孩子的状态有所偏离时,家长也要及时地提醒和督促孩子。
以上是高三家长帮助孩子的两个具体事例。
每个考生、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帮助孩子化压力为动力,除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最重要的还在于家长自身的状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