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题目~(求每个选项的解释)

5.(2011年3月湖南十校联考5题)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C.私田... 5.(2011年3月湖南十校联考5题)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D.生产关系的变革

7.(2011年5月苏、锡、常、镇二模2题)“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

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9.(2011年5月太原市二模35题)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自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说明较为合理的是

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

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

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

D.诗歌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011年3月湖南高三十二校联考4题)中世纪中国财产继承主要实行均分制,据记载“今(南朝宋时)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入家而五矣”,“至清代……大江南北其子有余财而不养父,弟有余财而不养兄者比比也”,上述材料主要反映当时中国家庭( )

A.家庭结构比较复杂 B.一度严重缺乏道德责任感

C.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限 D.具有很强的再造和裂变能力
展开
 我来答
标哥在2011
2012-01-27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60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656万
展开全部
5.(2011年3月湖南十校联考5题)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D.生产关系的变革
本题当选D。“田里不鬻”是井田制的规定,民得买卖是战国商鞅变法的规定,从不得买卖到允许自由买卖反映的就是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内涵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还有劳动成果分配问题)。至于B,铁器牛耕的使用属于生产力的范围,假如题目问的是从不得买卖到可以买卖的根本原因,就要选铁器牛耕的使用。另外,B项的表述也不符合本题的要求,就是“生产效率提高”与土地买卖并没有任何关系。综上所述,选D才是正确的。B是迷惑项。
7.(2011年5月苏、锡、常、镇二模2题)“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

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本题肯定选A,注意第一句话:最小空间养活尽可能多的人,那肯定就要求高产出啊,那当然肯定要精耕细作才可以高产出啦。
9.(2011年5月太原市二模35题)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自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说明较为合理的是

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

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

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

D.诗歌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

本题应选C。因为课本中表述的“江南地区”稻麦轮种制,应该是指一年中有两造,就是一年两熟,一次是稻,一次是麦。本题引用的诗句是分两年的景象;另外,也确实正如C所说的,没说清楚是一个地方。因此,选C才是最合理的。不过,假如本题不选C,那说明命题者其实都没有搞清楚稻麦轮作是什么意思。也许,在东北地区,一 年只能一熟的情况下,今年种水稻明年种小麦;但是,在宋元的江南地区,肯定不是一年一熟的,应该是稻和麦是在同一年时间里的。我再举个广东的例子,以前,广东是早稻+晚稻+过冬的小麦,算下来是一年三熟,也是稻麦轮作的。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本题选B,不用解释。
中世纪中国财产继承主要实行均分制,据记载“今(南朝宋时)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入家而五矣”,“至清代……大江南北其子有余财而不养父,弟有余财而不养兄者比比也”,上述材料主要反映当时中国家庭( )

A.家庭结构比较复杂 B.一度严重缺乏道德责任感

C.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限 D.具有很强的再造和裂变能力
本题原答案是D,不过,我觉得本题设计得不好。先看题目:中世纪,这是用来形容西方的的,指公元5-15世纪,那么假如直接套中国朝代的话,南朝也在这个阶段里面,清代就不是(1644入主中原)。因此,题目说中世纪的中国采用财产均分制,到底是引领接下来的 话呢,还是要与接下来的内容做反对比?不得而知。你再接着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异”指什么呢?估计是分家的意思;父子殊产,估计也是说父子的财产不一样;清代子有钱不赡养父母;弟有钱不接济哥哥。由上可见,题目一开始说均分制,然后引用的内容好像刚好相反。但是,题目又强调中世纪时是均分制,但南朝也属于中世纪啊。这就令人莫名其妙啦。到底是对比呢,还是强调呢?搞不清!
接下来看选项:假如撇开题目的均分制,我们只看引用的材料,会觉得古代出现缺乏家庭伦理道德的现象。按照这种思路我们来看待四个选项:A.家庭结构比较复杂 这个选项关键词是“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是七姑八姨之类的,因此与题干不符;B.一度严重缺乏道德责任感 这个比较接近题干引用的内容,不过“一度”又令人费解啦,因为,一度就说明另一个时间段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C.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限 这一项是最没道理的,可马上排除。D.具有很强的再造和裂变能力,这一项也令人费解,就是“再造和裂变”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搞不清命题者用此词的意思。本题属于观点性题目(结论性题目),就是题干是材料,然后要得出结论,而结论这种东西往往是后人得出的,因此,假如用词不当的话,考生就不之所云了。
追问
最后一道题~我就是选了~C.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限 
为什么不行啊~?
追答
笑话,中国整个古代都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啊,怎么可以说受其影响有限呢?孔子就是主张均分财产的。包括现在过年要尽量回家团聚也是儒家主张。因此,凡是说影响有限的都是错的。
liuhandi77
推荐于2016-09-21 · TA获得超过788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71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319万
展开全部
  5、D.生产关系的变革
  解析: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材料里面没有体现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这是私田增多的原因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这是现象。
  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的分配、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地位,所以D.生产关系的变革 为实质。
  7、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解析: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精耕细作,表现就是在土地上进行长时间的、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体现在材料上就是“小块”“全部精力”,“为此”则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两者结合即为A项。
  9、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轮种是指在同一片土地上前后两季种植不同的作物或相邻两年内种植不同的复种方式。因此材料中并没有反应是同一片土地,只用“郡”字,而郡在过去范围较大,不同的土壤条件可能就有可能出现耕作制度差异。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解析: A.非常重视祭祀 ,材料里面没有看出帝王的祭祀的经过、场景,故排除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不能反映“是国家的代称”中的“国家”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自给自足男耕女织也没有体现。

  D.具有很强的再造和裂变能力
  解析:小农经济下,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一个家庭的男丁成家以后,“兄弟异计”,那么就会分家,“十家而七矣”,脱离原先的集体,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家庭单位。“大江南北其子有余财而不养父,弟有余财而养史者比比也”明显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宗族社会里,家庭具有很强的再造和裂变能力,这是由小农经济决定的。
  A.家庭结构比较复杂 , 并没有强调家庭结构的问题,排除
  B.一度严重缺乏道德责任感,C.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限 。宋代正是儒家思想大发展的时期,理学形成,谈不上缺乏道德责任感,而且材料里说的很明白,财产均分,将来日子过的好坏,是你个人的事。谈不上道德不道德。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皮皮不是屁
2012-01-27 · TA获得超过60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0
采纳率:71%
帮助的人:39.6万
展开全部
D 题目问的是“实质”,A B C三项都是现象,并未上升到本质。
A“为此”后面的文字说明了什么是“精耕细作”,”为此“这一关联词则表明前面则为“精耕细作”的原因。故A符合题意。

参考资料: C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jjy700
2012-01-27
知道答主
回答量:2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2.5万
展开全部
5,D ABC都是现象 D反映了土地私有的实质。
9,C AC过于绝对 B 诗中并未表明季节 C较为合理
“社稷” 以土地和农业作为国家的代称体现了土地与国家的关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风开林散
2013-01-09
知道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065
展开全部
以我高中的知识解答'这五题分别选DACBD,历史题目中越是奇怪的选项,越可能是答案,像最后一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