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方归纳——中西医结合《方剂学》

 我来答
艺吧顶贴组小奋
2023-02-01 · TA获得超过32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3.7万
展开全部
清热泻火方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适用于热在气分或三焦热盛证。症见高热烦渴,多汗,或狂躁谵语、吐衄发斑、苔黄、脉洪大或滑数等。常用石膏、知母、栀子、黄芩、黄连、黄柏等清热泻火药为主组成方剂。常用方如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等。

  (一)白虎汤《伤寒论》

  组成:石膏30克 知母9克 炙甘草3克 粳米15克。

  用法;水煎服(石膏先煎)。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经热盛或外感热病气分热盛证。症见大热头痛、口干舌燥、大渴引饮、大汗出、舌苔黄燥、脉洪大有力或滑数者。

  方解;本方是治疗阳明经证和气分热盛的主方。方中石膏甘寒,泻胃火而透肌热,以为主药;知母苦寒以清泄肺胃之热,质润以滋胃燥、用医学教育 网原创为辅药、知母与石膏相配伍,则清热除烦的作用更强;甘草、梗米益胃生津,共为佐使药,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功效。

  临床应用:

  1.本方主治辩证要点是: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等。

  2.凡热性病有上述症状者,均可使用本方,如“流脑”、“乙脑”、肺炎等。出现气分实热者均可应用,可酌加芦根、大青叶之类,以加强清热泻火的作用。

  3.外感已解,热盛于里,医学教育 网原创津气两伤,以及夏月中暑,身热而渴,汗多,脉大无力,可于本方加太子参(孩儿参)或明参或党参,名白虎加人参汤。

  4.消渴证见烦渴引饮,多食善饥,脉象有力者,可用本方加天花粉,以清热生津。

  5.牙龈肿痛,口干而渴,属胃热者,亦可用本方。

  注意事项:表未解而恶寒无汗,或发热而不烦渴者,不宜用本方。

  (二)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组成:黄连9克、黄芩9克 黄柏6克 栀子9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热盛,症见火热烦狂,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吐衄发斑,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由大苦大寒,泻火解毒药组成。方中以黄连泻心火。兼泻中焦之火;黄芩泻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之火;导以下行。四药合用,其泻火解毒之效甚著,故适用于表里三焦火热亢盛之证。

  临床应用:

  1.本方使用于火热烦狂、口燥咽干、神昏谵语、苔黄、脉数有力、如败血症、肺炎、痢疾等,属于火毒者,可应用本方。据临床报导,本方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2.肝胆湿热证,症见发热、黄疸、尿黄、口干舌燥等,可用本方加茵陈蒿、大黄、取其邪从二便而出,并能增强消瘀解毒作用。

  3.本方用于外科痈肿疔毒证,并可与五味消毒饮合方内服,亦可研末调敷患部,有显效。

  4.对于吐血、衄血、发斑而有血热表现的,可酌情加清热凉血药同用,如玄参、生地黄、丹皮、茅根等。

  注意事项:本方四药皆大苦大寒之品,故易化躁伤阴,如见热伤津液,舌质黄光绛者,不宜使用。

  二)清热燥湿方:

  (一)龙胆泻肝汤(李东垣方 录自《古今医方集成》)

  组成:龙胆草12克 黄芩4克 栀子9克 泽泻9克 木通4克 车前子4克 当归4克 柴胡4克 甘草3克 生地黄18克。

  用法;水煎服。药房有丸剂成药,一般每服6-9克,日二服,开水送下。

  功用:泻肝胆经湿热。

  主治:

  1.肝胆实火所引起的胁痛、口苦、目赤、耳聋、耳肿等症。

  2.肝经湿热下注所引起的小便淋浊、阴肿、阴痒、囊痈、妇女带下等症。

  方解:本方是泻肝胆经实火湿热的常用方。方中龙胆草苦寒清热,为泻肝胆经实火的专药,与栀子、黄芩相配,则泻火之力更强。柴胡疏肝解热,甘草解毒。再配泽泻、木通、车前子泻火利湿,使湿热从小便排泻。至于用当归、生地滋阴养血,其意义是泻中有补,使泻火之药不致苦燥伤阴,亦可以防止因肝胆实火而致耗伤阴液。这样的配伍比较全面,使邪去而正不伤,用时注意。

  临床应用

  近代多用本方治疗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鼻前庭、外耳道疔肿、急性胆囊炎、带状疱疹,高血压(属于肝经实火),以及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盆腔炎(属于肝经湿热下注者)。

  使用注意<:本方药多苦寒,易致伤胃,中病即止,不宜多服。<

  (二)茵陈蒿汤《伤寒论》

  组成:茵陈蒿18用医学教育 网原创法:水煎服。

  功能;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黄疸,见皮肤、巩膜如桔子色,小便赤黄、大便不畅、胸闷、口渴、苔黄腻、脉滑数等证。

  方解:本方以茵陈为主药,清湿热,利肝胆;栀子清泄三焦湿热;大黄荡涤肠胃瘀热。三药均味苦性寒,清热利湿,使湿从二便排泄,故为肝胆湿热的常用方剂。

  黄疸的产生,是因瘀热在里,不得外越,与湿邪相结,湿热熏蒸而成。采用本方能通泄瘀热,清利湿热,使邪去有路,则黄疸自除。

  临床应用:

  本方是治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的效方,对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引起的黄疸属于湿热型得,均可酌情加减使用。

  <1.恶寒、发热、头痛

  2.大便秘结者,加积实、虎杖或重用大黄以泻热通便。

  3.小便短赤,选加车前草、金钱草、泽泻、滑石以增强清热利尿作用。

  4.胁痛腹胀,选加郁金、积壳、川楝子以疏肝理气止痛。

  5.热重者,选加黄柏、龙胆草以加强清热作用。黄疸者,选加金钱草、田基黄等以利湿退黄。

  6.本方以大黄,用作攻下者,宜后下;用作行瘀热,宜共煎。

  使用注意;阴黄证,不宜用本方。

  三)清热凉血方

  清热凉血方具有清热凉血作用,适用于热在营、血分。症见身热,口渴或不渴、心烦、不眠、舌绛、或见神昏谵语、发斑、衄血等、常用生地、丹皮、元参、犀角等药组成方剂。

  (一)犀角地黄汤《千金方》

  组成:犀角3克 生地黄30克 芍药12克 牡丹皮9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温热病热入血分证。

  1.热扰心营,出现神昏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细数等症。

  2.热盛动血、出现吐血医学教育 网原创、衄血、便血、尿血等证。

  方解:本方为治疗热在血分的主要方剂。方中以犀角清心火而解毒,心火得清,则诸经之火自平,为主药;生地黄凉血而滋阴液,协助犀角以解血分热毒,并增强止血作用,为辅药;芍药和营泄热,丹皮凉血散瘀,协助犀角、生地黄加强解毒化斑作用,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阏的作用。

  临床应用:

  1.本方可用于热伤血分证,症见身热、神昏、谵语、斑疹、舌绛、脉数或吐血、便血、尿血等热甚动血之症。尤其多用于各种热性传染病伴有出血者,如出血热、乙型脑炎、斑诊伤寒、败血症等。

  2.小儿麻疹热毒炽盛者,症见高热,疹色焦黑、出血、口干唇躁、舌绛起刺,可用本方酌加紫草等,以清解血分热毒。

  3.若见神昏者,可同时服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如心火炽盛者,加黄连、山栀子;如吐衄者,加茅花、旱莲草、白茅根等。医学教育 网原创

  注意事项;若阳虚出血及脾胃虚弱者,不宜使用本方。

  (二)清营汤《温病条辩》

  组成:犀角3克 生地15克 元参12克 竹叶心3克 银花9克 黄连5克 连翘9克 丹参9克 麦冬9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邪热传营,出现营分证,症见身热夜甚,口渴或不渴,时有谵语、烦燥不眠,或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

  方解;本方治温热之邪由气分传入营分,热伤营阴,而气分之邪尚未尽解者的常用方。因此方中主要以犀角清解营分热毒;因热伤阴津,故辅以玄参、生地黄、麦冬以清热养阴;因气分热邪未尽,故佐以黄连、竹心叶、连翘、银花以清热解毒,并透热于外,使邪热转出气分而解;使以丹参协助主药以清热凉血,并能活血散瘀,以防血与热结,且引诸药入心而清热。各药合用起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之效。

  临床应用:

  1.本方可用于“流脑”、“乙脑”、中暑,败血症等病。见有高热、烦燥、谵语、舌绛而干、斑疹隐隐、脉细数者,如兼见痉厥,可加羚羊角、钩藤、丹皮,以清热熄风;如昏迷谵语,可加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清心开窍、清营解毒。

  2.暑热之邪入心包,见高热烦渴、烦躁不眠、抽搐,可用本方送服紫雪丹,以加强清热镇痉的作用。

  注意事项:方中犀角价贵而医学教育 网原创产量不多,可用水牛角代之(每次用30-60克,水煎服)。

  四)清热解毒方:

  清热解毒方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热毒、温毒、瘟疫之证。常见烦燥狂乱,头面红肿、痈肿疮毒等证。多由连翘、双花、地丁、公英、板兰根、黄连、黄柏等清热解毒药为主组成方剂。常用方如五味消毒饮。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组成:金银花15克 野菊花12克 蒲公英12克 紫花地丁15克 紫花天葵6克

  用法:水煎加烧酒一、二匙和服。药渣可捣烂敷患部。

  功能;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主治:各种疔毒、痈疮疖肿。症见局部红肿、或发热、舌红、脉数者。

  方解:本方是治疗疔毒、痈疮的方剂。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为主药;紫花地丁、紫背天葵为治疔毒要药,亦通用于痈疮肿毒;蒲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均为辅佐药。各药合用,其清热解毒之力甚强,或加酒少量以助药势,可加强消散疔疮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疖疔疮痈之有效方剂,局部红肿热痛,外用及内服均可。

  2.本方常治外科急性感染,如急性乳腺炎、蜂窝组织炎等。

  3.本方亦可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胆囊炎、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性传染病具有热毒证候者。如热重,可加黄连、连翘之类清泄热毒;血热毒盛,加赤芍、丹皮、生地黄等,以凉血解毒。

  注意事项:阴疽忌用。

  五)和解表里方:

  凡具有疏泄、和解作用的方剂,叫做和解方。用以和解表里、调和肝脾、调和胃肠。凡邪在肌表,未入少阳,或内伤者不宜使用。

  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柴胡9克 黄芩9克 制半夏6克 炙甘草3克 生姜3片 大枣3枚 党参6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和解表里,扶正祛邪。

  主治:用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呕恶、口苦咽干、耳聋目弦、舌苔薄白、脉弦而数者。

  方解:邪在表者宜汗,在里者宜下,而少阳病是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故既不可汗,又不可下,只能用柴胡透达少阳半衰之邪,黄芩泄半里之热。二药配伍以解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等症。配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以止呕;配党参、甘草、大枣益气扶正祛邪,同时姜、枣相配,可以调和营卫。

  临床应用:

  1.本方善治邪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的病证。若见心中烦闷而无呕吐者,可去半夏、党参、加瓜萎;若口渴者,可去法半夏加天花粉。

  2.可治疟疾,去甘草加草果等。

  3.清泄肝胆湿热,如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等病。本方可去参、姜、草、加茵陈、龙胆草、川楝子、栀子等。

  4.本方可用于妇女经期前后外感、肾盂肾炎、胸膜炎、症见寒热往来者,均可斟酌使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