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后天》原本不叫《后天》,而是叫《明日之后》,也叫《末日浩劫》。这实在是个糟糕的变动,既没有“明日之后”的末日幽冥感,又失去了“末日浩劫”直取要害的生猛,但愿这个译名不会抑制观众买票进场的欲望,因为这实在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在《魔戒》之后的北京,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这样只靠视觉“杀人”的电影了。电影里也确实死了很多人,主要是美国人,大概死了小一半,其中还包括美国总统,就这点来说,本片比导演艾默里奇的前作《独立日》更疯魔了。
毁灭方式一:连天的海啸席卷城市,曼哈顿沉没。
毁灭方式二:巨大的龙卷风降临人间,洛杉矶成为地狱。
毁灭方式三:超低温气流冰冻城市,自由女神像。
剧情篇 头重脚轻的拯救
一般认为,灾难片的重点当属电脑特效,而剧情和人物基本都可以忽略不计。其实,灾难片要展现的往往是人类群体面对灭顶之灾时的反应,这就对剧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角色众多;二、层次明晰;三、主次得当。而想完好地达到如此要求,确实是对编导能力的极大考验。
《后天》的编剧兼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是拍摄灾难片的行家里手,他以前的《独立日》和《哥斯拉》虽然带有科幻或者怪兽电影的元素,其核心依然是正统的灾难片。所以,对艾默里奇来说,描写灾难下的群像还算是得心应手。在这部《后天》中,上有决策国民命运的美国总统,下有栖息纽约街头的乞丐,既有监守岗位的英国科研人员,也有被冰雹击倒在东京街头的日本职员,再加上身为气象学家的主人公与他的家人朋友,足以构成一派末日世界的微缩景观。从剧情展开来看,影片一直以主人公杰克·霍尔的活动为主线,前半段描写他说服政界高层,而后半段则是以他拯救受困纽约的儿子为重,而政界人士、霍尔的妻子、儿子的行动则成为辅线,始终都围绕着拯救与自救的主题。可以说,《后天》在层次处理上也是非常得当。
然而,这部影片的剧情也并非完美,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影片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潮段落,显得叙事结构严重失调。《后天》最为精彩的段落就是开场不久后飓风席卷洛杉矶的场景,而等到影片的后半段,霍尔前往纽约寻找儿子的过程则显得颇为平淡,未受太多磨难便按部就班地到达了目的地。也许,导演原意想将冰冻纽约处理成影片的高潮段落,可惜营造力未能达到预想的效果,使得影片整体都显得有些头重脚轻。
至于影片的理论基础,我想气象学属于非普及性的知识,多数观众也不至于太过较真儿,这毕竟只是部靠视觉冲击取胜的暑期大片,而并非“探索”频道的科学纪录片。而影片为制造大团圆结局,居然让主人公在完全断电的情况下向迁移到墨西哥的美国政府发送传真,这多少有些穿帮得叫人发笑。
特效篇 把地球装进冰箱
没有哪个导演像艾默里奇这样疯狂热衷于把地球毁灭一万遍,从《独立日》到《哥斯拉》再到《后天》,其电影中的“毁灭当量”成倍增长,单从特技角度说,已经足以让观众体验到摧枯拉朽的破坏乐趣。
《后天》与环保无关,与政治无关,甚至都算不上一部预言第二冰河纪的科幻电影。在我看来,它完完全全是一部“奇幻”电影———满足一些人心底里的破坏欲!
就像《终结者II》中“启示录”一般的核爆炸,当你看到“好莱坞”的招牌被龙卷风拧碎,日本街头被炮弹般的冰雹砸烂,整个纽约被连天的海啸吞没,帝国大厦迅速冰冻,摩天大楼只剩钢筋残骸,文明的巅峰瞬间变成昏黄的废墟,你怎能不感到巨大的冲击,就如同顽劣的小孩掀翻地上的玩偶,未知的力量把地球放进冰箱!
在灾难片中,大就是美。《魔戒》中的水淹双塔算什么?想像一下比那大一万倍的场面!而且你的视角不只停留在地面,还会被带到空中,带到云层,甚至太空!“人”变得越来越小,“环境”变得越来越大,这就是为什么片中只表现标志性建筑的毁灭,很少看到成千上万的“小人儿”抱头鼠窜,动不动就是直径几十公里的风暴眼,随便一个镜头都要用到摇臂,大量的全景俯拍、航拍,结合模型和电脑特效,把一场末世浩劫拍得穷奢极欲!
《后天》有着卓然视觉表现的原因,除了灾难规模大、数量多之外,还在于充满感染力的色调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灾难类型的变化,影片的色调呈现出富有层次的过渡,比如灾难来临前苍白黯淡的云层,暴雨降临时苍茫浑浊的街道,飓风席卷后满天尘土的昏黄都市,冰雪纷飞时惨白的世界,以及灾难过后耀眼的白色冰层、反射着阳光余辉的红色天际……一切都做到充分渲染情绪,让人完全感受到寒冷、潮湿、温暖等等气候变化带来的感官反应。
更有进步的是,艾默里奇学会了用“静”抒情———比如卫星划过时不再有“轰”的低响。而最令人震撼的是以下两个场面———纽约化作冰川之后一艘巨大的邮轮静静漂入纽约街头,以及暴风雪过后,丹尼斯·奎德和队友在半掩于雪地中的自由女神像下走过,仿佛来到了又一个时空中的《人猿星球》!
类型篇 发现无政府的快感
灾难片之所以长盛不衰,主要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的几类心理需要,下面就把《后天》放在灾难片的坐标系上,看一看它的成绩单。
视觉冲击:灾难片总是能给那些视觉效果狂人以巨大的发挥空间,给观众的眼睛以“地毯式”的轰炸。我感觉《后天》中的视觉效果良莠不齐,恐怕是因为片子的摊子铺得太大,场景太多,没有一个场景能够做得充分。相比起来,场景比较集中的《泰坦尼克号》、《龙卷风》等影片反而更有效果。
动作场面:很多灾难片虽然讲的是自然的愤怒,然而我们更多地是看到人在里面跑来跑去,灾难片是动作场面最好的载体。《后天》中的动作戏都不太过瘾,原因可能还是摊子铺得太大。其实,《后天》还有很多潜力可挖,比如说最后一场,完全可以搞个地板大塌陷,或者人狼大战什么的。相比起来,《泰坦尼克号》充分发掘了狭小的场景里动作戏的可能性。
末世幽冥:宏大的、混杂着伤感、恐惧和悲壮的幽冥感是只有灾难片才能带来的心理快感。《后天》的中段成功地达到了这种效果,然而在后半部这种感觉却泄了下去。虽然《后天》的投资达到1.2亿美元,然而它所达到的幽冥感只相当于投资7000万美元的《天地大冲撞》,这只能归咎于剧情安排的不合理。
无政府快感:灾难来了,大家可以各行其是,这种无政府主义的快感被很多灾难片所忽视,这主要是因为那些灾难片只发生在一个很小的局部。而《后天》的灾难席卷全世界,当仁不让地表现出末日浩劫中的无政府快感,这也是本片最大的特色之一。在《后天》中,把图书当柴烧的情节肯定会成为很多观众的最爱,在别的灾难片中很难找到对应的例子。
角色篇 到后天就把他们都忘记
《后天》惟一值得看的就是视觉效果,演员的表演几乎没有任何可圈可点之处。编剧导演将所有角色放在商业流水线上,打磨成统一尺寸的螺钉螺母,几乎放过了对任何可能出彩的剧情、对白、或对角色的琢磨。因此你不会看到那些面对浩劫灾难时本应变得复杂、叵测、意味深长的人性和人物关系,取而代之的是被处理得潦草苍白的爱情、亲情或者友情。它们在电脑特技造出的末世景象面前,虚假得如同一束塑料花儿。因此,当片中那两大团状如冰激凌的“风暴眼”在大气层上空缓慢移动,地球像一枚误放入冷冻室的柿子那样从外到里逐渐结满了冰碴儿的时候,我心想,这世界总算清净了……
扮演男主角山姆的帅哥杰克·吉伦哈尔本是演独立电影出身的,他显然还不适合这种直白、简单的角色,状态一直紧绷绷的,很多戏都处理得缺乏火候。而他女友的扮演者艾米·罗森就更像一个摆设、一个芭比娃娃,其僵硬空洞却十分标准的笑容让“未来数年内好莱坞最值得关注的新星”这样的称号大打折扣;而山姆爸爸的扮演者丹尼斯·奎德稍好一点,毕竟他是男主角、大英雄、慈父爱夫,戏份不轻。可他义无反顾搭救儿子的行动实在缺乏信服力:除非他带着《七龙珠》里面的百变胶囊或者机器猫的时空车,否则他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在冰天雪地中步行到曼哈顿,见到儿子之后要怎样呢?难道是要死在一起?
黑人流浪汉和他的狗倒是有些出彩的戏,伊恩·荷姆关于苏格兰威士忌的论调也很美妙,可惜这些短暂的亮点无法改变整体演技的粗糙和僵硬。在这点上,《后天》永远超不过《人猿星球》、《地心末日》等经典科幻灾难片的高度,甚至还不如《独立日》好看……最后,“冰激凌”像《卡桑德拉大桥》中的鼠疫一般神奇地退却,一切恢复正常,北半球上空的大气层纯洁得犹如回到造物之初。这个只冻了一半的地球给人们开了一个不那么科学的玩笑,于是我们心情轻松,嘻嘻哈哈走出电影院,到了后天———甚至不用等到后天,就会把电影里所有的角色忘得干干净净。
毁灭方式一:连天的海啸席卷城市,曼哈顿沉没。
毁灭方式二:巨大的龙卷风降临人间,洛杉矶成为地狱。
毁灭方式三:超低温气流冰冻城市,自由女神像。
剧情篇 头重脚轻的拯救
一般认为,灾难片的重点当属电脑特效,而剧情和人物基本都可以忽略不计。其实,灾难片要展现的往往是人类群体面对灭顶之灾时的反应,这就对剧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角色众多;二、层次明晰;三、主次得当。而想完好地达到如此要求,确实是对编导能力的极大考验。
《后天》的编剧兼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是拍摄灾难片的行家里手,他以前的《独立日》和《哥斯拉》虽然带有科幻或者怪兽电影的元素,其核心依然是正统的灾难片。所以,对艾默里奇来说,描写灾难下的群像还算是得心应手。在这部《后天》中,上有决策国民命运的美国总统,下有栖息纽约街头的乞丐,既有监守岗位的英国科研人员,也有被冰雹击倒在东京街头的日本职员,再加上身为气象学家的主人公与他的家人朋友,足以构成一派末日世界的微缩景观。从剧情展开来看,影片一直以主人公杰克·霍尔的活动为主线,前半段描写他说服政界高层,而后半段则是以他拯救受困纽约的儿子为重,而政界人士、霍尔的妻子、儿子的行动则成为辅线,始终都围绕着拯救与自救的主题。可以说,《后天》在层次处理上也是非常得当。
然而,这部影片的剧情也并非完美,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影片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潮段落,显得叙事结构严重失调。《后天》最为精彩的段落就是开场不久后飓风席卷洛杉矶的场景,而等到影片的后半段,霍尔前往纽约寻找儿子的过程则显得颇为平淡,未受太多磨难便按部就班地到达了目的地。也许,导演原意想将冰冻纽约处理成影片的高潮段落,可惜营造力未能达到预想的效果,使得影片整体都显得有些头重脚轻。
至于影片的理论基础,我想气象学属于非普及性的知识,多数观众也不至于太过较真儿,这毕竟只是部靠视觉冲击取胜的暑期大片,而并非“探索”频道的科学纪录片。而影片为制造大团圆结局,居然让主人公在完全断电的情况下向迁移到墨西哥的美国政府发送传真,这多少有些穿帮得叫人发笑。
特效篇 把地球装进冰箱
没有哪个导演像艾默里奇这样疯狂热衷于把地球毁灭一万遍,从《独立日》到《哥斯拉》再到《后天》,其电影中的“毁灭当量”成倍增长,单从特技角度说,已经足以让观众体验到摧枯拉朽的破坏乐趣。
《后天》与环保无关,与政治无关,甚至都算不上一部预言第二冰河纪的科幻电影。在我看来,它完完全全是一部“奇幻”电影———满足一些人心底里的破坏欲!
就像《终结者II》中“启示录”一般的核爆炸,当你看到“好莱坞”的招牌被龙卷风拧碎,日本街头被炮弹般的冰雹砸烂,整个纽约被连天的海啸吞没,帝国大厦迅速冰冻,摩天大楼只剩钢筋残骸,文明的巅峰瞬间变成昏黄的废墟,你怎能不感到巨大的冲击,就如同顽劣的小孩掀翻地上的玩偶,未知的力量把地球放进冰箱!
在灾难片中,大就是美。《魔戒》中的水淹双塔算什么?想像一下比那大一万倍的场面!而且你的视角不只停留在地面,还会被带到空中,带到云层,甚至太空!“人”变得越来越小,“环境”变得越来越大,这就是为什么片中只表现标志性建筑的毁灭,很少看到成千上万的“小人儿”抱头鼠窜,动不动就是直径几十公里的风暴眼,随便一个镜头都要用到摇臂,大量的全景俯拍、航拍,结合模型和电脑特效,把一场末世浩劫拍得穷奢极欲!
《后天》有着卓然视觉表现的原因,除了灾难规模大、数量多之外,还在于充满感染力的色调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灾难类型的变化,影片的色调呈现出富有层次的过渡,比如灾难来临前苍白黯淡的云层,暴雨降临时苍茫浑浊的街道,飓风席卷后满天尘土的昏黄都市,冰雪纷飞时惨白的世界,以及灾难过后耀眼的白色冰层、反射着阳光余辉的红色天际……一切都做到充分渲染情绪,让人完全感受到寒冷、潮湿、温暖等等气候变化带来的感官反应。
更有进步的是,艾默里奇学会了用“静”抒情———比如卫星划过时不再有“轰”的低响。而最令人震撼的是以下两个场面———纽约化作冰川之后一艘巨大的邮轮静静漂入纽约街头,以及暴风雪过后,丹尼斯·奎德和队友在半掩于雪地中的自由女神像下走过,仿佛来到了又一个时空中的《人猿星球》!
类型篇 发现无政府的快感
灾难片之所以长盛不衰,主要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的几类心理需要,下面就把《后天》放在灾难片的坐标系上,看一看它的成绩单。
视觉冲击:灾难片总是能给那些视觉效果狂人以巨大的发挥空间,给观众的眼睛以“地毯式”的轰炸。我感觉《后天》中的视觉效果良莠不齐,恐怕是因为片子的摊子铺得太大,场景太多,没有一个场景能够做得充分。相比起来,场景比较集中的《泰坦尼克号》、《龙卷风》等影片反而更有效果。
动作场面:很多灾难片虽然讲的是自然的愤怒,然而我们更多地是看到人在里面跑来跑去,灾难片是动作场面最好的载体。《后天》中的动作戏都不太过瘾,原因可能还是摊子铺得太大。其实,《后天》还有很多潜力可挖,比如说最后一场,完全可以搞个地板大塌陷,或者人狼大战什么的。相比起来,《泰坦尼克号》充分发掘了狭小的场景里动作戏的可能性。
末世幽冥:宏大的、混杂着伤感、恐惧和悲壮的幽冥感是只有灾难片才能带来的心理快感。《后天》的中段成功地达到了这种效果,然而在后半部这种感觉却泄了下去。虽然《后天》的投资达到1.2亿美元,然而它所达到的幽冥感只相当于投资7000万美元的《天地大冲撞》,这只能归咎于剧情安排的不合理。
无政府快感:灾难来了,大家可以各行其是,这种无政府主义的快感被很多灾难片所忽视,这主要是因为那些灾难片只发生在一个很小的局部。而《后天》的灾难席卷全世界,当仁不让地表现出末日浩劫中的无政府快感,这也是本片最大的特色之一。在《后天》中,把图书当柴烧的情节肯定会成为很多观众的最爱,在别的灾难片中很难找到对应的例子。
角色篇 到后天就把他们都忘记
《后天》惟一值得看的就是视觉效果,演员的表演几乎没有任何可圈可点之处。编剧导演将所有角色放在商业流水线上,打磨成统一尺寸的螺钉螺母,几乎放过了对任何可能出彩的剧情、对白、或对角色的琢磨。因此你不会看到那些面对浩劫灾难时本应变得复杂、叵测、意味深长的人性和人物关系,取而代之的是被处理得潦草苍白的爱情、亲情或者友情。它们在电脑特技造出的末世景象面前,虚假得如同一束塑料花儿。因此,当片中那两大团状如冰激凌的“风暴眼”在大气层上空缓慢移动,地球像一枚误放入冷冻室的柿子那样从外到里逐渐结满了冰碴儿的时候,我心想,这世界总算清净了……
扮演男主角山姆的帅哥杰克·吉伦哈尔本是演独立电影出身的,他显然还不适合这种直白、简单的角色,状态一直紧绷绷的,很多戏都处理得缺乏火候。而他女友的扮演者艾米·罗森就更像一个摆设、一个芭比娃娃,其僵硬空洞却十分标准的笑容让“未来数年内好莱坞最值得关注的新星”这样的称号大打折扣;而山姆爸爸的扮演者丹尼斯·奎德稍好一点,毕竟他是男主角、大英雄、慈父爱夫,戏份不轻。可他义无反顾搭救儿子的行动实在缺乏信服力:除非他带着《七龙珠》里面的百变胶囊或者机器猫的时空车,否则他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在冰天雪地中步行到曼哈顿,见到儿子之后要怎样呢?难道是要死在一起?
黑人流浪汉和他的狗倒是有些出彩的戏,伊恩·荷姆关于苏格兰威士忌的论调也很美妙,可惜这些短暂的亮点无法改变整体演技的粗糙和僵硬。在这点上,《后天》永远超不过《人猿星球》、《地心末日》等经典科幻灾难片的高度,甚至还不如《独立日》好看……最后,“冰激凌”像《卡桑德拉大桥》中的鼠疫一般神奇地退却,一切恢复正常,北半球上空的大气层纯洁得犹如回到造物之初。这个只冻了一半的地球给人们开了一个不那么科学的玩笑,于是我们心情轻松,嘻嘻哈哈走出电影院,到了后天———甚至不用等到后天,就会把电影里所有的角色忘得干干净净。
参考资料: http://jjtv.com.cn/film/2006-07-07/922.html
阿哩乐
2024-04-19 广告
2024-04-19 广告
阿哩乐(全称:广州阿哩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文化科技、结合虚拟现实人工智能 AR / VR 软件开发、内容制作、硬件制造投资合作、运营服务等综合高新技术企业。业务范围:3D裸眼穿越轨道影院、5 D 影院、科普产品、景区主题剧本游,3D ...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阿哩乐提供
展开全部
中文片名:《后天》
英文片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
导 演:罗兰德-艾默里克 Roland Emmerich
领衔主演: 丹尼斯-奎德 杰克-吉伦荷
发行公司:二十世纪福斯影片公司
《后天》为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年度科幻巨片,投资1.25亿美元,由曾经执导《独立日》、《爱国者》等片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执导,新生代偶像丹尼斯-奎德、杰克-吉伦哈尔、艾米-罗森、莎拉-沃德等主演。
影片讲述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的故事。全片汇集了大量顶尖特效,由于影片中气候异变是先由海水因气温急速下降而骤然冰冻,因此包括自由女神、艾菲尔铁塔、伦敦大笨钟都将被冻成冰柱,场面极为壮观。当然除了铺天盖地的自然威胁之外,也将细密交织父子及男女之间刻骨铭心的动人情感。
英文片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
导 演:罗兰德-艾默里克 Roland Emmerich
领衔主演: 丹尼斯-奎德 杰克-吉伦荷
发行公司:二十世纪福斯影片公司
《后天》为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年度科幻巨片,投资1.25亿美元,由曾经执导《独立日》、《爱国者》等片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执导,新生代偶像丹尼斯-奎德、杰克-吉伦哈尔、艾米-罗森、莎拉-沃德等主演。
影片讲述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的故事。全片汇集了大量顶尖特效,由于影片中气候异变是先由海水因气温急速下降而骤然冰冻,因此包括自由女神、艾菲尔铁塔、伦敦大笨钟都将被冻成冰柱,场面极为壮观。当然除了铺天盖地的自然威胁之外,也将细密交织父子及男女之间刻骨铭心的动人情感。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原 片 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
【中 文 名】末日浩劫/后天/明天过后
【出品公司】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20th Century Fox
【出品年代】2004
【首映日期】2004年05月28日
【MPAA级别】PG-13级(极危险的末世情节)
【官方网站】http://www.thedayaftertomorrow.com/
【IMDB链接】http://us.imdb.com/title/tt0319262/
【IMDB评分】6.2/10 (12,751 votes)
【国 家】美国
【类 别】动作 / 剧情 / 科幻 / 惊悚
【导 演】罗兰德·艾姆瑞琪 Roland Emmerich
【主 演】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杰克·基伦哈尔 Jake Gyllenhaal
艾米·罗萨姆 Emmy Rossum
兰·赫尔姆 Ian Holm
达什·米豪克 Dash Mihok
塞拉·沃德 Sela Ward
杰·奥桑德斯 Jay O. Sanders
乔·科布登 Joe Cobden
【内容简介】
又见末日
《末日浩劫》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气候学家杰克·霍尔(丹尼斯·奎德饰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杰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员采取预防行动,但警告显然已经太晚。杰克·霍尔博士于是急告美国副总统宣布北纬30度以南全美民众尽速向赤道方向撤离,该线以北民众要尽量保暖。而就在此时,霍尔博士得知儿子山姆(杰克·吉伦荷饰)只身前往纽约去营救女友,于是决定冒险前进纽约在冰天雪地中展开救援行动。这时候灾难从纽约开始,曼哈顿摩天大楼遭到强烈旋风的袭击,大部摧毁。突然间,地铁隧道里涌出狂暴不止的汹涌洪水。大水吞噬了纽约,淹没了美国,欧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复存在。此后,冰层和白雪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冰期时代开始了。当镜头再次回到美国时,那些侥幸生还的美国人都逃往墨西哥,请求进入那里的难民营。影片末尾处美国总统不得不叹息承认道,他所奉行的气候政策是一次巨大的败笔。
这是曾以《ID4星际终结者》写下四亿票房的名导罗兰·艾默里奇的全新巨作。全片将有大量顶尖特效,呈现扑天盖地的自然威胁,并细密交织父子及男女之间刻骨铭心的动人情感,大手笔的运用将给观众留下强烈的刺激。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强烈抨击了美国政府及总统布什推行的环保政策。导演艾默里奇对美国总统批评起来可谓毫不留情。他认为,美国人民在环保方面早就走在了政府前面。可惜的是4年前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戈尔败在布什的手下,否则戈尔这个具有极强环保思想的人领导美国的话,今年的世界就不会是现在这副样子。艾默里奇说,他希望通过他的电影让观众注意到地表升温的现象,注意到它将带来怎样的恶果。
末日之根的缘起
当人们问到电影是否只是一部科幻故事时,艾默里奇导演说:“问题就是在于这样的事并不是耸人听闻,这样的事真的会发生的。”当然,电影里描述的地表升温的速度并不现实,但他是刻意这么去做的,选择纽约作为灾难中心也决不是偶然。有些气象观察模型显示出海湾洋流将会发生变迁,而墨西哥湾暖流变化则是《末日浩劫》电影里引发灾难的具体原因。应该说,洋流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的确存在,但它的前提条件是气候区将向南推移,对德国来说,这将意味着出现急剧降温的现象。并且德国气象服务中心发表报告宣称,从现在到2100年,气温的年平均值将从目前的8度上升到11度。
《末日浩劫》在宇航局内部引起“巨大震动”。该机构科学们称,“气候专家们没几个人认为这(影片内容)有可能发生,至少在较近的未来还不会。但观看电影的人却足以产生恐慌,进而指责布什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疏忽大意。”因而,4月1日这天,美国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众多科学家和各级官员的邮箱里都收到了一封封邮件,上面写道,“宇航局的任何人都不许接受与这部影片相关的采访或作出任何评论,”“任何新闻媒体欲讨论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幻电影及科学事实,只能同与宇航局无关的个人或组织联络。”这也与布什政府削减环境经费提议有关,本片对布什推行的环保政策进行了强烈的讽刺。
回首,看繁华如何毁于一旦
灾难片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视觉的完美而逼真,毕竟,在所有的灾难场面里我们都无法用摄影机或其他任何东西记录灾难发生的每一个细节以及过程,而灾难片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但同时要求的是能将观众准确地带入画面,感觉到它是真真切切地发生了,而不是大叹郁闷,而这一切过程的再现因为导演自己都不曾经历,那么依靠的也只有导演丰富的想象力了,形象思维在这里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末日浩劫》让人恐慌的是它的灾难不是发生在人迹罕止的边境或沙漠,它发生在人群密集川流不息的繁华都市,这是人们每天生活的场所,恐慌,失重,紧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就像《天地大冲撞》的激烈,一种人类共命运的真实感受会给人们带来某种欢喜,不仅仅是灾难,这里更有着与生存紧密关联的东西在里面。
《末日浩劫》的产生无疑值得期待的,从已有的资料来看,它简直就是《完美风暴》与《天地大冲撞》的完美结合,而且从视觉效果来看,它远比《龙卷风》之类来的直观唯美得多,壮阔与大气很显然成了电影的招牌,据说该片投资达1亿2500万美元,尽管成本高昂,但影片的演员阵容却是相当低调,除了丹尼斯·奎德外,还有最近因《死亡幻觉》走红的小生杰克·吉伦荷以及年轻女星艾米·罗森,艾默里奇表示会将绝大资金用于特效制作上,这对于影迷来说无疑是个非常好的消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打造出来的影片在视觉效果上有着很大的突破。
毫无疑问这是今年夏天最值得期待的电影之一,电影选在了5月28日作为首映日,之前关于政府因为电影影射政府宇航局而禁止员工评论的消息已经被炒得沸沸扬扬,不管是不是电影公司与政府共同演绎的联手炒作(这个想法看起来很天方夜谭),它的不容忽视是肯定的,而且从《末日浩劫》的官方电影海报来看,那个手执火炬,类似自由女神模样快被淹没的雕像显然有着更不同寻常的意义,也许这就是导演的用心良苦吧。
【中 文 名】末日浩劫/后天/明天过后
【出品公司】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20th Century Fox
【出品年代】2004
【首映日期】2004年05月28日
【MPAA级别】PG-13级(极危险的末世情节)
【官方网站】http://www.thedayaftertomorrow.com/
【IMDB链接】http://us.imdb.com/title/tt0319262/
【IMDB评分】6.2/10 (12,751 votes)
【国 家】美国
【类 别】动作 / 剧情 / 科幻 / 惊悚
【导 演】罗兰德·艾姆瑞琪 Roland Emmerich
【主 演】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杰克·基伦哈尔 Jake Gyllenhaal
艾米·罗萨姆 Emmy Rossum
兰·赫尔姆 Ian Holm
达什·米豪克 Dash Mihok
塞拉·沃德 Sela Ward
杰·奥桑德斯 Jay O. Sanders
乔·科布登 Joe Cobden
【内容简介】
又见末日
《末日浩劫》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气候学家杰克·霍尔(丹尼斯·奎德饰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杰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员采取预防行动,但警告显然已经太晚。杰克·霍尔博士于是急告美国副总统宣布北纬30度以南全美民众尽速向赤道方向撤离,该线以北民众要尽量保暖。而就在此时,霍尔博士得知儿子山姆(杰克·吉伦荷饰)只身前往纽约去营救女友,于是决定冒险前进纽约在冰天雪地中展开救援行动。这时候灾难从纽约开始,曼哈顿摩天大楼遭到强烈旋风的袭击,大部摧毁。突然间,地铁隧道里涌出狂暴不止的汹涌洪水。大水吞噬了纽约,淹没了美国,欧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复存在。此后,冰层和白雪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冰期时代开始了。当镜头再次回到美国时,那些侥幸生还的美国人都逃往墨西哥,请求进入那里的难民营。影片末尾处美国总统不得不叹息承认道,他所奉行的气候政策是一次巨大的败笔。
这是曾以《ID4星际终结者》写下四亿票房的名导罗兰·艾默里奇的全新巨作。全片将有大量顶尖特效,呈现扑天盖地的自然威胁,并细密交织父子及男女之间刻骨铭心的动人情感,大手笔的运用将给观众留下强烈的刺激。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强烈抨击了美国政府及总统布什推行的环保政策。导演艾默里奇对美国总统批评起来可谓毫不留情。他认为,美国人民在环保方面早就走在了政府前面。可惜的是4年前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戈尔败在布什的手下,否则戈尔这个具有极强环保思想的人领导美国的话,今年的世界就不会是现在这副样子。艾默里奇说,他希望通过他的电影让观众注意到地表升温的现象,注意到它将带来怎样的恶果。
末日之根的缘起
当人们问到电影是否只是一部科幻故事时,艾默里奇导演说:“问题就是在于这样的事并不是耸人听闻,这样的事真的会发生的。”当然,电影里描述的地表升温的速度并不现实,但他是刻意这么去做的,选择纽约作为灾难中心也决不是偶然。有些气象观察模型显示出海湾洋流将会发生变迁,而墨西哥湾暖流变化则是《末日浩劫》电影里引发灾难的具体原因。应该说,洋流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的确存在,但它的前提条件是气候区将向南推移,对德国来说,这将意味着出现急剧降温的现象。并且德国气象服务中心发表报告宣称,从现在到2100年,气温的年平均值将从目前的8度上升到11度。
《末日浩劫》在宇航局内部引起“巨大震动”。该机构科学们称,“气候专家们没几个人认为这(影片内容)有可能发生,至少在较近的未来还不会。但观看电影的人却足以产生恐慌,进而指责布什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疏忽大意。”因而,4月1日这天,美国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众多科学家和各级官员的邮箱里都收到了一封封邮件,上面写道,“宇航局的任何人都不许接受与这部影片相关的采访或作出任何评论,”“任何新闻媒体欲讨论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幻电影及科学事实,只能同与宇航局无关的个人或组织联络。”这也与布什政府削减环境经费提议有关,本片对布什推行的环保政策进行了强烈的讽刺。
回首,看繁华如何毁于一旦
灾难片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视觉的完美而逼真,毕竟,在所有的灾难场面里我们都无法用摄影机或其他任何东西记录灾难发生的每一个细节以及过程,而灾难片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但同时要求的是能将观众准确地带入画面,感觉到它是真真切切地发生了,而不是大叹郁闷,而这一切过程的再现因为导演自己都不曾经历,那么依靠的也只有导演丰富的想象力了,形象思维在这里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末日浩劫》让人恐慌的是它的灾难不是发生在人迹罕止的边境或沙漠,它发生在人群密集川流不息的繁华都市,这是人们每天生活的场所,恐慌,失重,紧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就像《天地大冲撞》的激烈,一种人类共命运的真实感受会给人们带来某种欢喜,不仅仅是灾难,这里更有着与生存紧密关联的东西在里面。
《末日浩劫》的产生无疑值得期待的,从已有的资料来看,它简直就是《完美风暴》与《天地大冲撞》的完美结合,而且从视觉效果来看,它远比《龙卷风》之类来的直观唯美得多,壮阔与大气很显然成了电影的招牌,据说该片投资达1亿2500万美元,尽管成本高昂,但影片的演员阵容却是相当低调,除了丹尼斯·奎德外,还有最近因《死亡幻觉》走红的小生杰克·吉伦荷以及年轻女星艾米·罗森,艾默里奇表示会将绝大资金用于特效制作上,这对于影迷来说无疑是个非常好的消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打造出来的影片在视觉效果上有着很大的突破。
毫无疑问这是今年夏天最值得期待的电影之一,电影选在了5月28日作为首映日,之前关于政府因为电影影射政府宇航局而禁止员工评论的消息已经被炒得沸沸扬扬,不管是不是电影公司与政府共同演绎的联手炒作(这个想法看起来很天方夜谭),它的不容忽视是肯定的,而且从《末日浩劫》的官方电影海报来看,那个手执火炬,类似自由女神模样快被淹没的雕像显然有着更不同寻常的意义,也许这就是导演的用心良苦吧。
参考资料: http://lib.verycd.com/2007/01/21/0000136482.html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