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结婚年龄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古代结婚年龄平均在15岁左右。
古代在对结婚的年龄方面有出台过相关的法律,每个朝代各有不同。男性在不同朝代一般被规定在15~20岁,女性在不同朝代一般被规定在13~17岁。
在中国宋朝的相关记载中,有这么一句话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意思是家中的女子到了适龄还没有出嫁是违法,家人要跟着一起坐牢。在中国古代普遍比较早结婚主要是为了生育儿女繁衍后代,因为古时候环境恶劣,人的平均寿命低,为了保证劳动力和国家人口,提高生育率就成了人们比较迫切的目标。
结婚的意义
1、结婚后,两个人组成了一个家庭,相互都有了一个依靠的人,才可以稳定下来,生活会多姿多彩。男人也会更有责任心,对家庭更加的珍惜。
2、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抚养成人,当然希望我们到了年龄,找个爱的人,有一个自己的家。父母看到我们成家,也会非常的欣慰。
3、在我们中国传统的思想里,不管你再有钱、再有能力、都是会看你是否成家立业。不管男女,年龄到了,就可以开始好好的物色下身边人,有喜欢或者有意向的男孩还是女孩可以勇往直前,试试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