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勇的研究论文
2006年经辽宁省批准,大连海洋大学成立了“辽宁省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我国第一个有关人工鱼礁与海洋牧场的工程技术中心。陈勇教授任工程中心主任。海洋牧场作为生态型渔业生产新方式,作为未来渔业的主要发展模式,特点鲜明,研究意义重大,相关海洋牧场研究成果为我国海洋渔业生产方式转型提供技术支撑,为保持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对海洋的有序、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意义重大。在日留学期间主要发表了人工藻礁方面的研究论文,如海底堆积物固体的损坏度与褐藻孢子体的(Eisenia bicyclis)的生长及生残的关系(日本水产学会志,SCI收录)、Elution of Nutrient Salt from Hedoro Blocks and Its Effects on Growth and Survival rate of Gametophyte and Juveniles of Eisenia bicyclis(Fisheris Science,SCI收录),回国后提出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重大意义,如发表论文“中国海域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及可行性”、“海洋牧场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加强海洋牧场技术研究建设生态型海洋渔业”,主要对人工鱼礁的环境功能和集鱼效果等做了很多研究,如“光强对刺参行为特性和人工礁模型集参效果影响的研究”、“不同结构模型礁对许氏平鲉幼鱼的诱集效果”等,还对人工藻礁、人工鱼礁区的鱼类行为等做了研究,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日本获得“人工藻礁”发明专利,回国后申请并获得人工鱼礁、礁区配置、渔业资源增殖等方面的专利成果10余项。作为参加人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2011年10月被遴选聘为上海水产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至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