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植株发黑烂果是什么病,怎么冶

 我来答
porbc527
2016-06-01 · TA获得超过52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9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6万
展开全部
摘要:日光温室番茄真菌病害种类多、危害重,且发病率高,如立枯病、早疫病等。为了防止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从生产无公害产品出发,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一系列综合治理对策。
  关键词:日光温室;番茄;真菌病害;防治
1 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新特点
  土传病发生普遍而严重,温室一旦建成,重茬连作不可避免,每年换土又不现实,易造成土壤中病菌的积累并有蔓延之势。
1.1 立枯病
1.1.1 症状 苗期病害,刚出土幼苗及大苗均可发生。受害幼苗的茎基部出现长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明显凹陷。地上部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斑横向扩展绕茎1周后,病部出现缢缩。根部逐渐干枯,直至枯,但幼苗往往不倒伏。病斑椭圆形,具同心轮纹或珠网状霉,呈淡褐色。
1.1.2 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菌丝体、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苗床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时容易发病。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通风不良、幼苗徒长、床土忽干忽湿易诱发本病。
1.2 枯萎病 番茄枯萎病是一种维管束侵染病害,近年来在北方地区发展较快,为害比较严重。
1.2.1 症状 苗期发病,茎基部变黄褐色缢缩,子叶萎蔫而,成株期发病,初期仅植株的下部叶片变黄,后变萎蔫枯,不脱落。病情由下向上发展,症状常出现一侧,而另一侧表现正常。病症在晴天表现植株萎蔫,早晚能恢复。病株根部变褐,切开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呈黄褐色,潮湿时病斑表面着生粉红色霉层。病菌从根部侵入寄主,通过维管束向上部发展,逐步扩散,导致病株叶片黄枯而亡。
1.2.2 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土壤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枯萎病发病温度范围为8~34 ℃。当土壤pH4~6,气温24~27 ℃,土温24~30 ℃。与茄科作物连作时病害发展迅速。土壤排水不良、通气性差、移栽或中耕伤根较多或植株生长势弱等情况下容易发病。
1.3 灰霉病 灰霉病在番茄保护地生产中发生严重,主要侵染部位是果实,特别是未成熟的青果被害严重影响产量。
1.3.1 症状 灰霉病侵染幼苗时,叶片和叶柄产生水浸状腐烂后干枯,表面生灰霉,严重时扩展到幼茎,产生耧黑病斑,引起幼茎腐烂发霉,幼苗常自病部折断而。成株被侵害时,叶片由叶尖开始发病,病斑呈“V”字形向内发展,最初为水浸状,浅褐色,且边缘不规则,有深浅相间的轮纹,表面上着生少量灰霉,最后叶片枯。果实被害时先侵染残留的花或花托,逐渐向果实和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变为灰白色且软腐,以后在果面、花萼及果柄上出现大量的土灰色霉层,果实失水僵化。
1.3.2 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子孢子随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越冬,通过气流、雨水和农事操作传播。高湿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发病适温20~23 ℃。花期是侵染高峰,尤其在果实膨大期浇水后,病果剧增,是烂果高峰期。春季保护地内植株密度过大,放风不及时,湿度大,再加上连续阴雨,常引起灰霉病的严重发生。
1.4 晚疫病 番茄晚疫病又称番茄疫病,对番茄保护地栽培和露地栽培为害极大。
1.4.1 症状 番茄茎、叶和果实均可受害,但以叶片和青果受害更为严重。幼苗期发病,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并向叶柄和茎部扩展,叶腑处病斑黑褐色,使幼苗萎蔫倒伏。潮湿时,病部边缘着生白色霉层。成株多由下部叶片先发病,从叶尖、叶缘尖开始。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渍状,渐为暗褐色,病健交界处不明显,无轮纹。潮湿时,叶背面沿病斑外缘产生白色霉状物。茎部受害,病斑由水渍状变暗褐色,后呈黑褐色,稍凹陷,植株萎蔫或由病部折断;果实受害,多在青果时果面形成油渍状暗绿色至棕褐色病斑,病部呈不规则云纹状扩展。病果质地硬,潮湿时病斑长有少量白霉。
1.4.2 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马铃薯块茎和温室番茄植株上越冬,或以厚垣孢子在落入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前茬是茄科作物,低洼地,排水不良,浇水过多,氮肥过多,植株徒长,保护地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发病严重。
1.5 早疫病 番茄早疫病又称轮纹病,温室大棚和露地栽培番茄全年都有发生,以春番茄发生较普遍。发病严重时减产在30%以上。
1.5.1 症状 早疫病危害叶、茎和果实,以叶和茎叶分枝处最易受伤。叶片被害,初生水渍状褐色小斑点,扩大后呈圆形,病斑边缘黑褐色,中央灰褐色,具有同心轮纹,病健交界处有黄色或黄绿色晕圈。严重时多个病斑可联合成不规则形大斑。茎叶分枝处发病,病斑为椭圆形,深褐色,稍凹陷,具同心纹或晕圈,植株易从病部折断。果实受害,多在果蒂附近开始,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斑凹陷,有同心纹,生有黑色霉层,病果易开裂,提早变红。幼苗期茎基部得病,病斑常包围整个幼茎,幼苗枯倒。
1.5.2 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田间或在种子上越冬,本病通过气流、雨水传播。高温高湿有利发病,气温15 ℃、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开始发病,气温在20~25 ℃、连续阴雨时病势加重。
2 无公害防治措施
2.1 农业防治
2.1.1 选用抗病品种。这是防治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尤其对于一些难于防治的病害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选用毛粉802、隹粉15等抗病新品种。
2.1.2 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推行配方施肥、测土施肥,依据番茄生理需求施肥,要施足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时叶面追肥,防止植株早衰、增强抗病能力。
2.1.3 改善栽培设施。日光温室应尽可能提高标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张挂反光膜;采用无滴膜,减少结露现象;全膜覆盖,膜下灌水,最好在棚内建蓄水池并实行滴灌,以有效降低空气湿度,避免地温过度降低,减少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性。
2.1.4 合理间套作与轮作倒茬。连作重茬会造成养分失衡与匮乏,造成菌源积累,加重许多病害发生。可通过科学栽培加以调节,减轻病害发生,如番茄地混种韭菜,可防治番茄根腐病;番茄与茼蒿同穴栽可抑制番茄枯萎病;与葱蒜类和“十”字花科类轮作,可有效控制枯萎病和早疫病等。
2.1.5 清洁田园。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和杂草,深翻土壤,减少室内初浸染源:发病后及时摘除病花、病果、病叶或拔除病株,带到室外销毁,可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2.1.6 换土改造。连作几年后,土壤盐化及土传病害加重,可采取老土换新土的方法来解决。方法是铲除耕层表土,换上无毒肥沃土的大田土。
2.2 生物防治
2.2.1 应用生物技术。可采用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培育抗病品种。2.2.2 使用生物农药。如立枯病可用木霉菌0.50kg掺细土50kg混匀,然后撒在病株茎基部,每亩用药1.50kg,能有效控制病情;青枯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2 500~3 000倍液喷雾或灌根。
2.3 生态防治
  不同病害适宜的温湿度不同,应依据不同温室内的具体情况,科学管理,控制温湿度。尽量保持较低的空气湿度,避免出现高温高湿及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温度一般白天控制在20~25 ℃,夜间13~15 ℃,适温范围内采取偏低温管理;合理通风,适时浇水,改善光照条件等。
2.4 物理防治
2.4.1 温汤浸种。用50~55 ℃温水浸种10~15min,可有效防治多种种传病害。
2.4.2 土壤消毒。抓住春秋茬之间的夏闲高温期翻地晒棚,进行土壤消毒,方法为每平方米铺4~6cm麦草1kg,加石灰氮0.10kg,深翻20cm,然后田埂间灌满水,用旧塑料薄膜盖上,密闭10~15d后,地表温度可升到50~60 ℃灭菌及杀线虫效果显著。
2.5 化学防治
  在熟悉病害种类,了解农药性质的前提下,对症下药,合理施用化学农药;适期用药,讲究施药方法,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把化学防治的缺点降到最低限度,生产无公害蔬菜。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