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为什么能在空气中生存?

 我来答
百度网友4c297a0
高粉答主

2023-06-29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答主
回答量:7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5万
展开全部

黄鳝主要依靠表皮和辅助呼吸器官直接从空气中呼吸氧气。

黄鳝的鳃呈退化状态,无法像其它鱼类那样依靠鱼鳃来呼吸。而其口腔、喉腔、肠道内壁表皮黏膜充满毛细血管。常常看到黄鳝前半段竖起,吻端伸出水面就是直接在吸取空气中的氧气,把空气贮存在口腔的喉部,然后再逐渐把口中的氧气与口腔内壁进行气体交换。因此黄鳝在氧气含量很低的水中也能正常生活。

黄鳝辅助呼吸器官发达,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所以黄鳝出水后,只要保持皮肤的潮湿状,可不至于死亡,这对长途运输是十分有利的。

扩展资料:

黄鳝习性:

1、栖息特性

黄鳝为底栖生活鱼类,适应力强,在各种淡水水域几乎都能生存。湖汊、稻田、塘堰、沟渠、池沼、水库等静水水域中数量较多;水流较缓的溪流、江河缓流处亦有。黄鳝一般栖息于水位较浅的区域。在水深区域,如果有密集的水生植物漂浮生长,则同样可供黄鳝栖息。

2、穴居性

黄鳝喜栖于腐殖质多的水底淤泥中,在水质偏酸性的环境中也能很好生活。常钻人泥底或田堤、堤岸和水边乱石缝孔隙内营穴居生活。黄鳝一般选择软硬适当的泥土钻洞,也在石块周围、树根底下打洞。

3、昼伏夜出

黄鳝眼退化,视觉极不发达,喜暗光,昼伏夜出。白天很少活动,一般静卧于洞内,温暖季节的夜间活动频繁,出穴觅食,有时守候在洞口扑食,扑食后即缩回洞内。在炎热季节的白天也出洞呼吸与觅食,这一特性一方面有利于逃避敌害,但同时也是机体自身保护的需要。

4、喜温暖

黄鳝为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活动与水温关系密切。水温高时,则藏于洞穴中,水温低时则停止摄食,冬季有“蛰伏”的习性。水温10℃以下时,便潜于泥土的深层,进行冬眠。

5、耐低氧

黄鳝的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有微血管网,通过口咽腔表皮能直接呼吸空气(在浅水中竖直身体的前部,将吻部伸出水面呼吸空气),故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贫乏时也能生活。黄鳝的窒息点是0.17毫克/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黄鳝 (黄鳝)

百度百科——黄鳝静水无土养殖技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