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说得好的另给分... 说得好的另给分 展开
 我来答
M甲虫
2012-01-30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6万
展开全部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他们有刊物《小说月报》,是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如果是文学研究会的简答+(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
  *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7月,发起人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郑伯奇、田汉、穆木天,当时都是留日学生,出版有《创造季刊》.他们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他们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以感情为生命;他们崇天才,讲神会,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新月社: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陈西滢、梁实秋等,都是欧美留学生.开始时是聚餐会性质,1925年10月徐志摩主编《晨报副刊》.1926年4月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上编《诗镌》周刊.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三美”的主张,即音乐的美(指音节)、绘画的美(指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北京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同人刊物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孙伏园、章川岛等.其主张和态度是:”想冲破一点中国的生活和思想界的昏浊停滞的空气”,”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以刊登“简短的感想和批评为主”,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鲁迅说《语丝》有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语丝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性散文和杂文的刊物.
  【文学革命时期影响较大的文学社团还有莽原社、未名社、狂飚社、浅草社、沉钟社、弥洒社、湖畔诗社、南国社等.鲁迅最早的散文诗集:《野草》,他创办的社团有:莽草社、未名社、语丝社.先叫浅草社后叫沉钟社.湖畔诗社是1922年成立于杭州的新诗团体,主要成员有应修人、潘谟华、冯雪峰、汪静之等四人.李金发是象征诗派.中国话剧运动开始于1907年,一批爱好戏剧的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陆镜若、吴春柳社.】

  中国诗歌会:在诗歌方面,1932年9月,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的诗歌团体中国诗歌会成立,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蒲风、任钧,出版会刊《新诗歌》,提出”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在形式方面提出”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这是一自觉地与无产阶级革命取同一步调,以大众化为创作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

  自由主义文艺中有”京派”、”论语派”、”新月派”、”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等文学流派.
  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其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庞名(冯文炳)、沈从文、萧乾、芦焚(师陀)、李健吾、朱光潜.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高蹈于现实功利之上,强调艺术的独立品格.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蕴.
  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成员有陶亢德等.以1932年创办《论语》半月刊而得名,提倡幽默、闲适、性灵,宣扬”世事看穿,心有所喜悦,用轻快笔调写出……自然幽默”,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与各体别,所谓个人笔调是也.”内容包括一切,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
  1931~1933年,左联又和”自由人”、”第三种人”展开了思想论争.”自由人”指《文化评论》的胡秋原,”第三种人”指《现代》的苏汶(杜衡).
  东北作家群:萧军、萧红、端木蕼、骆宾其、李辉英、舒群、罗烽、白朗等,创作了一批以现实主义为基本倾向的抗日救亡文学.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
  孤岛文学: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
  七月诗派:因胡风主编的《七月》.1937年10月创刊,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为主要形式的诗歌,以艾青、田间为首,并培育了绿原、亦门(阿垅)、曾卓、鲁藜、邹荻帆、牛汉、冀汸、彭燕郊等一批青年诗人,形成贯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七月诗派”.
  战国策派或战国派:1940年,陈铨、林同济等创办《战国策》半月刊,翌年,又在重庆《大公报》上编《战国》周刊,称为战国策派或战国派.他们自称是抗战文学思潮中的另一种声音.他们虽然也主张和宣传”抗战”,但他们却错误地称当时的时代是”战国时代的重演”.
  战国策派的思想观点,适应了国民党专制主义的需要.
  【附】学衡派:吴宓主编的《学衡》杂志于南京创刊,主要撰稿人有梅光迪、胡先骕等,主张”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反对白话文.
  *李金发与象征派诗
  在中国现代文学上,象征诗派是指以1925年出版的李金发的诗集《微雨》为起点的,活跃在20年代中后期的诗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李金发。
  特点: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象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
  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
  内容:他的诗歌并不直接反映现实,而是直接表现自己的内心生活,内容往往是悲剧性的人生感受:死亡、悲哀、绝望、孤独。这实际是也是现代诗歌的一个主题,多表现人的“异化”。代表诗歌《弃妇》就倾诉了人生的悲哀和痛苦,用弃妇的悲惨象征人生的悲惨。
  艺术价值:
  1、诗歌大量意象的使用。
  2、诗歌意象新奇。
  3、大量地选用了文言词语 。
  ******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
  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
  发起人: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
  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新月社:1923年成立
  主要成员: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
  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
  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
  主要成员: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
  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于1930年3月
  在上海成立。
  主要人物:沈端先、钱杏邨、鲁迅、田汉等。
  (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
  主要成就: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
  *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
  发起人:穆木天、杨骚、蒲风、任钧等。
  会刊《新诗歌》
  诗内容方面:提出“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方面提出“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
  主要成员: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等
  (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
  主要刊物:《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
  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
  “基本特征: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
  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
  *论语派: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
  主要人物:林语堂。
  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
  《论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幽默也流于说笑话。
  *战国策派:活动于抗战中期,因陈铨、林同济等创办的《战国策》而得名。
  主要成员:陈铨、林同济。
  文艺上:主张以“恐怖·狂欢·虔恪”为创作的“三道母题”。
  代表作有陈铨的剧本《野玫瑰》,把国民党间谍作为民族英雄歌颂。

  (时间问题,没法一一细谈,上面的一些有的也不太全面,是我自己备考的一部分参考资料,试着看看吧)
奥古斯都世佳
2012-01-29 · TA获得超过718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4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63万
展开全部
京派小说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等。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萧萧》、《长河》等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作品。

新感觉派小说
20年代30年代初出现的“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感觉派”小说的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小说集。穆时英和施蛰存把“新感觉派”小说推向成熟和引身运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现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和印象。《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们的代表作。

诗歌的“三美”
诗歌的“三美”,即“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这是由闻一多倡导的,是他对新诗理论做出的贡献。“三美”理论主张诗歌创作要有建筑的美、音乐的美和绘画的美。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现代派诗歌
30年代在中国产生的现代派诗歌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同时又承接了李金发为代表的20年代中国象征诗派的某些艺术追求。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特别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

“孤岛”文学
“孤岛”指1937年11月至1942年12月被沦陷区包围的上海租界。“孤岛”文学即发生在这一特定地区特定时期的文学,它密切配合形势,及时反映现实,巧妙揭露敌人罪行,讽刺殖民地的都市生活和知识社会的陈腐,表现当时的民族精神、社会声息。于伶、阿英的剧作,钱钟书、张爱玲的小说,唐弢、柯灵的杂文等都是其优秀代表。孤岛还出版了《鲁迅全集》、《西行漫记》等重要着作及大量文学刊物。孤岛文学作为中国抗战时期文学的重要一页载入史册。

沦陷区文学
沦陷区文学是抗战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大马戏团》(剧本)和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因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党语录》、《药味集》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ibills28937
2012-01-29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924
展开全部
装,带着一顶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