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述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部门。
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动物的行为,人与动物的行为都是由刺激反应的联系构成的。这样心理学可以通过研究行为来确定刺激与反应的联系规律,预测刺激明白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或者在反应明白后指出有效刺激的性质。
行为主义的由来:
行为主义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摒弃意识、形象等主观事物,只研究能够被观察和客观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黑箱作业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
如果弄清楚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则关系,就可以从刺激中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理论代表人物:
1、华生:刺激——反应学说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建人,他认为心理学应该只研究行为,不应该研究意识。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华生认为儿童是被动的个体,其成长决定于所处的环境。儿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教育者负有很大的责任。
2、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刺激的泛化:在一定条件反射形成后,有机体对与条件反射相类似的其他刺激物也做出一定反应的现象。例如:儿童到医院打完针后,在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害怕;“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杯弓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