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觉寺的历史
史料关于净觉寺始建年代说法不一,有文字记载的是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一说是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再有明太祖曾下令禁绝明教一切事物,使得净觉寺真正的始建年代问题更加扑朔迷离。据1492年(明弘治五年)王鍪所撰《敕建净觉礼拜二寺碑记》载:洪武二十一年,西域鲁密国人亦布拉金、马可鲁丁等,“为征金山开元地面,遂从金山境内随宋国公归附中华。钦蒙高帝喜其宾服,钦赏绢丝银钞等物,著落礼部与脚力,前往水平府搬家小赴京居住。因而敕建二寺安扎,将马可鲁丁等五户,分在望月楼、净觉寺居住。”又据明“永乐三年(1450)二月初四日立石”称:“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三月十四日,咸阳王赛典赤七世孙,赛哈智赴内府宣谕。当日于奉天门奉圣旨,每户赏钞五十锭,锦布二百尺与回回。每分作二处,盖造礼拜寺二座”,其中于“南京应天府三山街铜作坊一座……。”一般学者认为此即南京净觉寺前身。1430年(明宣德五年)回族航海家郑和于下西洋前奏请明宣宗重建。据《敕太监郑和重建礼拜寺记》载:“得尔所奏:南京三山街礼拜寺被焚。尔因祈保下番钱粮人船,欲要重新盖造,此尔尊敬之心,何可怠哉?尔为朝廷远使,既已发心,岂废尔愿?恐尔所用人匠及材料等不敷,临期误尔工程,可于南京内宫监式工部支取应用,乃可完备,以侯风信开船,故敕。宣德五年七月二十六日。”明嘉靖年间(1521-1560),世宗朱厚熜赐以“净觉寺”匾额。该寺在明代南临宫街,西至马巷,东至三山街(现中华路),北至砂珠巷,占地40亩。当时礼拜大殿面宽、进深各9间,规模宏大。清代,净觉寺又遭毁坏,太平天国据南京时,曾将寺之梁栋榱桷移建藩府。现有建筑系1877年(清光绪三年)和1879年(光绪五年)两次重建。大殿北边有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重修碑记一通,墙上嵌有3块重建重修年份的小碑石,分别刻有“光绪丁丑三年(1877年)桂月重建”,“光绪已卯五年(1879年)重建”等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