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 我来答
内蒙古恒学教育
2022-11-09 · 专注于教育培训升学规划
内蒙古恒学教育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见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切好的开始。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1、培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就是学生在课前,利用15至20分钟的时间对将要学习的新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在预习时,把不懂的、不理解的记录下来,提出问题;课后复习是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把一天来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并记录实践操作的体会,在头脑中形成完整,清晰的印象,加深理解,记忆。
2、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鼓励那些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的学生常常提出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对那些爱质疑的学生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从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开始。
3、养成及时纠正错误的习惯。
4、养成认真细致的作业习惯。
5、养成讨论,理解,存疑,拓展的习惯。
wxmao88
2016-12-12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wxmao88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29716 获赞数:532709
截止目前,采纳数达到2.9万,采纳率达97%,已升至19级。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小学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更需家长掌握孩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心理规律, 向孩子讲明养成良好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指出要养成这些良好学习习惯,必须克服哪些毛病,让孩子心中有数,做起来能联系自己的实际落实到实处。指导具体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去做并及时督促、检查,这样也就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再逐步由课外向课内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巩固下来。
作为教师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1.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③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
2、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数学中要求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 味化,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他们回答问题后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赞扬,更能增加他们学习的参与竞争意识,这样可使老师的启发性讲授与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得到和谐的统一,促使学生专心听讲习惯的形成。③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学生听讲情绪。在练习设计上要有利于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注意练习设计的思考性、趣味性,练习形成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安排的渐进性和层次性,在讲授讨论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数学游戏,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意注意保持长时间增长。
 二、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
 ①在课堂上重视指导学生养成看图、看关键文字、理解数学知识的习惯。低年级,教给学生看数学课本的初步方法。看书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看,跟着教师有顺序的看课本上的插图,要数清图中各种物体的个数,用简单的语言进行图解。教师要注意采用“先讲解后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看书的习惯。中高年级,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读书的技巧。在普通读的基础上,重点内容,难理解的地方,注意勾画,认真推敲课本上的黑体字和方框中的内容,怎样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线段图与应用题的关系,如何看懂各种图表等。让学生学会看书,从书上间接获取新知,这不仅仅是一个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同时也是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②在课后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应该从低年级起把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与培养预习习惯结合起来,在每次新授课之前,把预习看书作为课后练习布置给学生,并提出适应低年级小学生的预习要求,指导一定的看书方法,进行必要的预习看书检查。刚开始,预习要求可提得低一些、细一些,可采用填空式,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步采用问答式,思考题等方式。
三、培养学生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 
 ①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创设问题情境。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和问”的求知欲。这是培养学生勤思好问习惯的起点。
②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发学生深刻思考。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小、知识面窄、抽象能力弱的局限,思考数学问题往往比较肤浅。因此不仅培养勤思好问的习惯,还要引发学生养成深刻思考数学问题的习惯,这就需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比较分析中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加深理解、加以区别、掌握实质、灵活运用。
③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学信息的反馈,注意发现和把握学生中出现的疑点和难点。并及时鼓励学生主动质疑问题,组织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对主动质疑问题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学生更要大力表扬,调动他们质疑问题的积极性,引发他们解决疑难问题的创造性,这也是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的开端。
四、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首先要培养做作业时的良好心态,切忌动作慌乱、思维无序。那样肯定导致作业做得脏、乱、错,不堪入目。我们得要求学生紧张有序地,轻轻地拿出作业本、尖铅笔、文具盒。文具盒打开后先不要合上,以备随时取尺子和橡皮。作业开始不要先动笔,先读懂题目叫你解决什么问题,在没有弄懂题目要求之前,一定不要动笔,反复阅读题目,读懂之后再动笔。写算式,答句前一定要把格式和布局先安排好,使作业看上去干净,整齐,正确。关于格式和布局这些都在一年级辅导写作业时就要讲清。
其次,各种题型基本见到后就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的作业,不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
再次,要培养学生会自我检查养成认真学习不粗心的习惯。
五、严格要求,规范书写 
 书写潦草,格式混乱,粗心马虎,都是造成错题的原因。要保证计算的正确性,就要克服这些不良的习惯。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就要从低年级抓起,包括学生的作业格式、书写规范、自觉检查等习惯。要求学生以“提笔就是练字时”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了防止学生的粗心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计算时做到以下要求:(1)题目从书上抄下来后就要检查题目是否抄对。(2)从横式抄到竖式要再检查一遍。(3)竖式结果抄到横式还要检查。这样逐步检查减少了计算的错误率,比较有实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清亮且温柔丶行家K
2023-08-02 · 超过101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083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19.7万
展开全部

孩子平时做作业时的马虎、应付,或是学习时不注意错题积累,归纳题目规律,都会变成试卷上鲜红的扣分!

所以,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是什么?作为家长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

  • 作业就是模拟考试,像对待考试一样认真

  • 很多孩子写作业时不认真,因为觉得老师和家长会检查。有错可以改正,计算时随随便便就下笔。今天看错题目,明天看漏数字,所以家长在辅导作业时就应该重视起马虎的问题,要求孩子写作业要像对待考试般认真。

  • 写数学作业保持专注,避免碎片化时间学习

  • 首先,数学题目非常考察逻辑思维,思路形成闭环才能将题目完美解答,如果思考过程中被别的事情吸引,思路会被打断。长此以往,不仅学习效率低,还无法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再者,数学作业的难度设置一般是阶梯式向上递增,把简单的写完了,巩固了基础知识可以向难题进发时,却跑去做别的事情。等孩子再回到桌前时,可能已经忘记了前面复习的,所以写作业的时间又会再度延长。

    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规划写作业时间,数学作业需要40分钟完成,如果马上要吃饭了,就让孩子学习一些别的科目。再者,写数学作业时,切忌打扰或打断孩子。如果发现错误了,也请等这一题写完再指出来。

  • 养成草稿纸整洁好习惯,方便检查复习

  • 平时写作业时,应该保持草稿纸整洁,不能东写一题西写一题。因为步骤的清晰整洁,不仅能有效避免因龙飞凤舞的字而导致的运算错误,也有助于孩子检查的时候能一眼看出错误。尤其学习难度更上一层楼时,计算量会增大,解到一半发现错了,如果草稿纸整洁,便可以快速找出有误的步骤,从而进行快速修正。

  • 做题画出题目重点词汇,避免看错题目

  • 督促孩子在平时作业中,养成勾画题目的好习惯。圈出题目中“大”“少”或“失去、增加”等表示数量关系的词语,或是“和”“或”“但”等逻辑词,这样在做题过程中便可以时刻注意,防止出错。

  • 认真分析错题,及时纠正错误

  • 家长带着孩子分析考试卷时,可能会惊人地发现孩子都是“粗心”犯的错,那难道不粗心就会考满分了吗?不是这样的,孩子可能没有能力看透错误的本质,所以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深究错题是因为一时糊涂了,还是因为知识点不熟悉导致记错或者记混了。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错误才能得到修正。

  • 整理“数学错题本”,给错题归类

  • 整理错题的过程中,也是巩固正确解题思路的一种方式。而且不仅要收集错题,还要将错误归类,复习时按错误类别来浏览题目,这样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这样下一次遇到同类型的问题时,就能迅速回想起解题思路,绕开易错点,顺利答题。

  • 敢于质疑,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

  • 鼓励孩子勇敢提出质疑,为什么要这样解?另一种解法不是更方便吗?这可以培养孩子勇于提出疑惑、问题的能力。如果因为如果他的论点是错的,证明孩子没有全面地考虑问题,有知识盲区,争辩的过程就是对基础知识扫盲的过程,也可以优化思考、分析问题的方式。如果论点是正确的,那他就巩固了对正确思路的记忆,有助于培养数学思维。

  • 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困难

  • 数学的运用能力也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难题,正是孩子提升数学运用能力的好时机。比如购物,手里的钱够不够买下愿望清单里的所有东西?怎样买,如何搭配才最划算?比如出门旅行在外,如何通过路牌上的公里数,和时速表上的数字,来判断大概需要多久才能到达目的地等等。这有助于孩子积攒活动经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我是小胖子啦
2022-11-09
知道答主
回答量: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548
展开全部
很多家长对数学有误解,觉得就是无穷无尽的刷题。不少孩子也很小就对数学难题没有兴趣,甚至充满恐惧。最后影响到各科成绩。如果对数学没有兴趣的话,勤能补拙也做不到。
实际上,人人都具有学好数学的潜力,数学基础对语言逻辑、物理、化学、计算机等都很有帮助,父母掌握了数学启蒙的方法,可以让孩子从小就爱上数学,甚至挖掘出孩子的天赋。
在学习过程中,对奥数的兴趣跟对游戏的兴趣不一样,大部分解决奥数题的过程其实是一种「正增强」,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成功了得到奖赏你就会一直做下去,如果你一直受到挫折就会不想要做下去。
所以在培养小孩的数学兴趣时,不要一下子就给他太难的东西,就他所认知的水平再多给一点,然后陪着他玩;也不要在孩子不知道答案的时候就急着告诉他,让他们再多想一下。这样,逐步就能让孩子有信心,有兴趣。
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相应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已经形成的兴趣得到强化和巩固,并使之趋于稳定。作为家长也要和教师一样从实际出发,多创设符合孩子特点的、与学习有关的实践活动,使孩子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家长也可以把某些表面上枯燥乏味的内容,置于适合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富有趣味的环境中,使孩子以愉快欢乐的情绪进行学习。
其实在孩子小的时候,告诉他奥数入门是简单的,家长和孩子一起玩奥数,解决一些难题,取得一些成绩,然后告诉孩子,能玩好奥数的都是聪明的,孩子信心油然而生。
孩子小,喜欢听故事,数学史里有太多的故事,运用恰当,效果比你讲一百遍“奥数很重要”有效的多。
也有许多的趣味数学和逻辑书籍,买些让孩子自己翻看,更简单。
也可以想办法把题目转为游戏,玩的时候,注意孩子喜欢表扬的心理,让孩子得出结论,就表扬,使孩子兴趣昂然,不知不觉增加难度。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