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五年级学生写好作文
小学五年级属于小学高年级,对于写作不应像三四年级那样,应该是能够将文章要表达的内容,除了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外,还要使文章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这才是作文能拿到分数的关键.那么小学作文培训五年级写好作文的技巧是什么呢?
(写作时间)
技巧一:作文得分看字迹,字迹是得分的重要要素.在任何形式的论文考试中,评分老师都会第一时间看到作文的字迹,整体的内容能反应孩子的写作态度,是否认真.
技巧二:考试文章,五六段,干净整洁.在考试的文章中应注意及时分割段落,三段或四段似乎较少,而八九段看起来繁琐.除非有特殊情况,此外,整体文字看起来十分的整洁利落是写作文的重要一点.我的观点是,每篇考试文章最好不超过5行,最多5行半.
如何写出好的作文:
(1)多重观察:注重观察生活,成为有思想的人.鲁迅曾经说过:"要小心各种各样的东西,看看它,然后在看到它时写下来."对于你周围的人,动物,植物,风景......我们必须注意对其观察.
(3)进行笔记: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许多学生养成写观察日记和阅读笔记的好习惯,应该坚持下去.因为"习惯了之后,即使你不记得,你也可以抓住这一点.如果你长期积累,你的脑子里会有更多的东西."如果你不练习写,就不可能熟能生巧的写出好的作文.
(写作)
(4)多想:思考才能赋予你的做作于灵魂.要不然你的写作就容易跑题,容易造成一种现象那就是像挤牙膏一样的写作,做不到文思泉涌.所以当你要写作文时候,对于文字的整体首先要做的是构思,此外这点和你在进行阅读的时候是否勤于动脑有很大的联系.以上就是小学作文培训五年级学生如何写好作文的参考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有用的参考价值.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体现。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本文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素材的搜集,作文的训练方式、方法的指导,作文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指导,作文的批改、讲评等方面清楚地阐述作文教学中的见解。
关键词:作文兴趣 材料积累 训练方式 讲评激励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综合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须的语文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小学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方面基础如何,将影响学生一生。《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①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小学作文的培养目标及作文的重要性。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面对作文,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即使老师们想尽各种方法指导,但效果甚微,总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一提起作文,老师、学生都头疼。试想:师生都怕做、不乐意去做的事情,能做好吗?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我认为主要在于:学生对写作文缺乏信心,的兴趣不高,作文素材积累少,将现有的作文材料转换为作文的能力差。教师的要求过高、过急,作文脱离学生实际,作文练得少……鉴于这些原因,根据20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抓好作文教学,提高作文质量,重点应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②对于作文教学而言,没有比培养写作兴趣更重要的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乐意而为之,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开动脑筋思考,把自己的材料进行分析整合,提炼创作出好的作文。这一过程本来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如果学生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思考,还没开始作文就害怕,不想做,不愿做。怎么能做好呢?为此,要搞好作文教学,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作文浓厚的兴趣。学生爱作文,喜欢作文,才会有写作文的欲望,才会有写好作文的信心。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可从这几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扫除作文中的障碍。作文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写好作文并不难,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写好。就像贾志敏老师所说:“作文要有自信心 作文,就是写文章。 我们小朋友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亲身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围绕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既不神秘,更不可怕,只要打好基础,掌握规律,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人人都能写好作文。”③贾老师的这段话通俗易懂地概括了什么是作文及小学生作文的要求,这一要求是小学生能够达到的。如果小学生明白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亲身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围绕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那么,在学生心里,对作文就不再会有畏难情绪,教师再给适当的指导各鼓励,就会增强学生作文的信心,喜欢作文,爱作文。初进行作文教学时,我们还应多指导学生如何审题、选材,写些什么内容,哪些内容重点写、详写,哪些内容略写。如何开头、结尾等。凡是学生感到困难的都要指导到位,开始指导到位,培养好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利于学生以后以积极的态度去作文,对作文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创造有趣的作文氛围。
让学生有加一些实践活动:如参观、出黑板报、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自己喜欢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活,积累素材,激发兴趣,活动后再把活动过程及感受写下来。由于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又亲身经历,有真切的感受,学生写起来就比较容易,趣味性也就增强了。还可以用讲故事、玩游戏的方式创设作文情境,或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有趣的作文情境中,不仅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同时也增强了作文的趣味性。
3、指导学生把作文写成功,感受成功的愉悦。
学生作文要成功,首先,作文内容的确定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现有学习水平,目标不要太高,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其次,在作文的全过程中,从选材到成文,直至修改讲——每一个细节都要指导要到位。最好能做到单独指导。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能“引”,不能以教师的思维取代学生创作,要让学生体会到作文是自己写的,不是老师讲的。这样他们才会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三,作文成功后,要给学生鼓励,让他们总结成功的经验,明白,只要认真写,用心写,自己就能写好作文。
4、多给学生一些鼓励。老师的鼓励,是学生进行创作的动力。即使是教师微不足道的一句赞美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对学生都是莫大的鼓舞,会给学生更多的作文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给予表扬的。这样才会给学生充足的写好作文的信心。
二、准确把握标准,循序渐进,精心指导
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是贯穿在小学各年级的教学中的,而不是中高段。有的老师可能会说,作文是从三年级开始的。其实不然,作文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只是在低年级不叫“作文”,叫“说话、写话”。在小学语文各学段的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看出,每一学段都有相应的作文要求。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就要准确地把握各学段的作文标准,早起步,从一年级就开始抓作文的起步教育―—说话、写话 。在低段(1-2年级),作文教学主要是进行写话的训练,重点是用词造句的训练。教学要结合说话训练进行,低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有限,只有用说的形式,才不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把心里想的内容表达出来。要培养学生用通顺的词句,有条理地把自己想说的话,清楚地表达出来。到了中年级(3-4年级),作文的教学是段的训练,过渡不要太急,学生刚刚能说通顺的话,要过渡到段,还要一个过程,教学指导应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连句成段上。教学依然要让学生多说,在说的基础上,把自己心里想的内容一层一层地说清楚。到高段才是篇的训练:教学的重点应是,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上。要让学生能围绕中心,选材,分层把内容写具体。
在整个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准确把握各学段的教学标准,不拔高,也不降低。循序渐进,恰如其分地给予指导,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④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材料来自于生活。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获取材料。小学生的生活圈子有限,主要是校园、家庭、学生群体交往等。作文素材的获取主要有以下渠道。
1、通过社会实践获取。
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注意观察自己看到的人和事,抓住它们的特点,并认真地反思,值得自己学习,给自己感受比较深的东西。记入自己的大脑,写入自己的日记,作为将来的作文材料。要让学生积极参加自己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家务劳动、班队活动、值日、参观活动等,通过亲身的感受体验生活,以后将这些材料写入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 。
2、通过阅读获取
学生作文材料有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教师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对好的句段要仔细品味,朗诵,记忆,领悟文章好的写法。阅读指导得好,好的句段能潜移默化地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把好的写法用用于自己的作文。另外,在课外,要指导、鼓励学生阅读《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同步作文》、优秀的儿童读物,从中积累词句,吸取营养。收看优秀的儿童影视剧,从他人他地区的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形成作文材料。读书的时候,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对材料进行提炼、取舍。这样的材料才能成为作文材料,用时才会得心应手。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不仅要用笔记,还要用心记。
3.观察积累
这里的观察,不是指一般的对事物即兴观察,而是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反复观察。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要狠下功夫,要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才能让学生自觉地观察,自觉地积累作文材料。指导时,老师要让学生做到:一是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要学会细心观察,多次观察。三是学会记录这些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观察积累,充实了材料仓库,必定会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4.创设情境
作文指导课上,为帮助学生作文,老师可依据作文内容利用多种媒体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观察录像、幻灯片,听录音或实验操作,拼图剪贴,观察图片,或小实验、小制作等。让学生置身于有关作文的情境中,利于学生打开思路,激发学生创作欲望。这一途径获取的材料更利于学生作文。
四、结合实际,多形式,多练习。
作文的训练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样才利于学生选材,写起来才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才能写出真情实感。作文的要求要接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太高学生够不着,不能达到目的,而且会增加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对作文失去兴趣。训练形式应多样化,形式太单一会让学生觉得乏味。除每单元的习作练习外,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及时地进行一些作文练习。如:学生进行一项有趣的文体活动后,教师可适时地让学生写活动。教学完《早》一文中三味书屋内的陈设后,教师可及时让学生仿照文中的写法按方位写一写自己的学校。这些作文由于学生刚刚经历过,学过,写起来比较容易。训练效果也要好得多。教师还可以作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等形式进行训练。形式可以多样,但一定要注意质量,有内容可写时才练,练一个内容就要把它练好,不要流于形式,只强调数量,不注重质量。比如记“流水帐”式的日记不但没达到练的目的,还会加重学生负担,丧失作文的兴趣。
五、激励评价学生作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作文完成后,老师应及时批改,对每篇作文优点给予肯定,尽量少提缺点。习作讲评时,以鼓励为主,每篇习作的优点都要给予鼓励,优秀的作文作者大声朗读自己的佳作或同学交流读佳作。其它作文可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读一读写得好的地方。在习作批改中,不管是“旁批”、“眉批”,还是“总批”,都以鼓励和引导为主。注意提高学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有些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一看到学生的作文内容简单、语句不通顺或有抄袭嫌疑,便简单地批个 “阅”字。这样做不但抹杀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还会增添他们对作文的畏惧感,并导致学生不明白自己作文优点、问题何在,该如何写。对于这类作文与对待“佳作”一样,可实行“面批”,婉转地指出缺点不足对优点给予肯定,提出努力的方向。这样,学生才会对作文有信心,才会认真动脑筋写作文,不抄作文敷衍了事。保护学生作文的自信心,重点应放在这些作文写得差的学生身上,他们才最缺信心,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是不缺信心的。
总之,在作文的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对作文有深厚的兴趣,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写作。要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学生才有内容可写。具备这两点,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多练习,作文的质量就会提高。作文教学就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体现。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本文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素材的搜集,作文的训练方式、方法的指导,作文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指导,作文的批改、讲评等方面清楚地阐述作文教学中的见解。
关键词:作文兴趣 材料积累 训练方式 讲评激励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综合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须的语文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小学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方面基础如何,将影响学生一生。《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①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小学作文的培养目标及作文的重要性。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面对作文,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即使老师们想尽各种方法指导,但效果甚微,总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一提起作文,老师、学生都头疼。试想:师生都怕做、不乐意去做的事情,能做好吗?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我认为主要在于:学生对写作文缺乏信心,的兴趣不高,作文素材积累少,将现有的作文材料转换为作文的能力差。教师的要求过高、过急,作文脱离学生实际,作文练得少……鉴于这些原因,根据20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抓好作文教学,提高作文质量,重点应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②对于作文教学而言,没有比培养写作兴趣更重要的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乐意而为之,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开动脑筋思考,把自己的材料进行分析整合,提炼创作出好的作文。这一过程本来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如果学生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思考,还没开始作文就害怕,不想做,不愿做。怎么能做好呢?为此,要搞好作文教学,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作文浓厚的兴趣。学生爱作文,喜欢作文,才会有写作文的欲望,才会有写好作文的信心。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可从这几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扫除作文中的障碍。作文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写好作文并不难,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写好。就像贾志敏老师所说:“作文要有自信心 作文,就是写文章。 我们小朋友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亲身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围绕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既不神秘,更不可怕,只要打好基础,掌握规律,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人人都能写好作文。”③贾老师的这段话通俗易懂地概括了什么是作文及小学生作文的要求,这一要求是小学生能够达到的。如果小学生明白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亲身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围绕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那么,在学生心里,对作文就不再会有畏难情绪,教师再给适当的指导各鼓励,就会增强学生作文的信心,喜欢作文,爱作文。初进行作文教学时,我们还应多指导学生如何审题、选材,写些什么内容,哪些内容重点写、详写,哪些内容略写。如何开头、结尾等。凡是学生感到困难的都要指导到位,开始指导到位,培养好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利于学生以后以积极的态度去作文,对作文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创造有趣的作文氛围。
让学生有加一些实践活动:如参观、出黑板报、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自己喜欢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活,积累素材,激发兴趣,活动后再把活动过程及感受写下来。由于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又亲身经历,有真切的感受,学生写起来就比较容易,趣味性也就增强了。还可以用讲故事、玩游戏的方式创设作文情境,或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有趣的作文情境中,不仅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同时也增强了作文的趣味性。
3、指导学生把作文写成功,感受成功的愉悦。
学生作文要成功,首先,作文内容的确定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现有学习水平,目标不要太高,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其次,在作文的全过程中,从选材到成文,直至修改讲——每一个细节都要指导要到位。最好能做到单独指导。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能“引”,不能以教师的思维取代学生创作,要让学生体会到作文是自己写的,不是老师讲的。这样他们才会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三,作文成功后,要给学生鼓励,让他们总结成功的经验,明白,只要认真写,用心写,自己就能写好作文。
4、多给学生一些鼓励。老师的鼓励,是学生进行创作的动力。即使是教师微不足道的一句赞美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对学生都是莫大的鼓舞,会给学生更多的作文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给予表扬的。这样才会给学生充足的写好作文的信心。
二、准确把握标准,循序渐进,精心指导
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是贯穿在小学各年级的教学中的,而不是中高段。有的老师可能会说,作文是从三年级开始的。其实不然,作文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只是在低年级不叫“作文”,叫“说话、写话”。在小学语文各学段的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看出,每一学段都有相应的作文要求。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就要准确地把握各学段的作文标准,早起步,从一年级就开始抓作文的起步教育―—说话、写话 。在低段(1-2年级),作文教学主要是进行写话的训练,重点是用词造句的训练。教学要结合说话训练进行,低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有限,只有用说的形式,才不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把心里想的内容表达出来。要培养学生用通顺的词句,有条理地把自己想说的话,清楚地表达出来。到了中年级(3-4年级),作文的教学是段的训练,过渡不要太急,学生刚刚能说通顺的话,要过渡到段,还要一个过程,教学指导应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连句成段上。教学依然要让学生多说,在说的基础上,把自己心里想的内容一层一层地说清楚。到高段才是篇的训练:教学的重点应是,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上。要让学生能围绕中心,选材,分层把内容写具体。
在整个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准确把握各学段的教学标准,不拔高,也不降低。循序渐进,恰如其分地给予指导,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④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材料来自于生活。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获取材料。小学生的生活圈子有限,主要是校园、家庭、学生群体交往等。作文素材的获取主要有以下渠道。
1、通过社会实践获取。
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注意观察自己看到的人和事,抓住它们的特点,并认真地反思,值得自己学习,给自己感受比较深的东西。记入自己的大脑,写入自己的日记,作为将来的作文材料。要让学生积极参加自己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家务劳动、班队活动、值日、参观活动等,通过亲身的感受体验生活,以后将这些材料写入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 。
2、通过阅读获取
学生作文材料有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教师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对好的句段要仔细品味,朗诵,记忆,领悟文章好的写法。阅读指导得好,好的句段能潜移默化地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把好的写法用用于自己的作文。另外,在课外,要指导、鼓励学生阅读《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同步作文》、优秀的儿童读物,从中积累词句,吸取营养。收看优秀的儿童影视剧,从他人他地区的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形成作文材料。读书的时候,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对材料进行提炼、取舍。这样的材料才能成为作文材料,用时才会得心应手。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不仅要用笔记,还要用心记。
3.观察积累
这里的观察,不是指一般的对事物即兴观察,而是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反复观察。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要狠下功夫,要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才能让学生自觉地观察,自觉地积累作文材料。指导时,老师要让学生做到:一是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要学会细心观察,多次观察。三是学会记录这些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观察积累,充实了材料仓库,必定会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4.创设情境
作文指导课上,为帮助学生作文,老师可依据作文内容利用多种媒体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观察录像、幻灯片,听录音或实验操作,拼图剪贴,观察图片,或小实验、小制作等。让学生置身于有关作文的情境中,利于学生打开思路,激发学生创作欲望。这一途径获取的材料更利于学生作文。
四、结合实际,多形式,多练习。
作文的训练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样才利于学生选材,写起来才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才能写出真情实感。作文的要求要接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太高学生够不着,不能达到目的,而且会增加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对作文失去兴趣。训练形式应多样化,形式太单一会让学生觉得乏味。除每单元的习作练习外,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及时地进行一些作文练习。如:学生进行一项有趣的文体活动后,教师可适时地让学生写活动。教学完《早》一文中三味书屋内的陈设后,教师可及时让学生仿照文中的写法按方位写一写自己的学校。这些作文由于学生刚刚经历过,学过,写起来比较容易。训练效果也要好得多。教师还可以作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等形式进行训练。形式可以多样,但一定要注意质量,有内容可写时才练,练一个内容就要把它练好,不要流于形式,只强调数量,不注重质量。比如记“流水帐”式的日记不但没达到练的目的,还会加重学生负担,丧失作文的兴趣。
五、激励评价学生作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作文完成后,老师应及时批改,对每篇作文优点给予肯定,尽量少提缺点。习作讲评时,以鼓励为主,每篇习作的优点都要给予鼓励,优秀的作文作者大声朗读自己的佳作或同学交流读佳作。其它作文可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读一读写得好的地方。在习作批改中,不管是“旁批”、“眉批”,还是“总批”,都以鼓励和引导为主。注意提高学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有些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一看到学生的作文内容简单、语句不通顺或有抄袭嫌疑,便简单地批个 “阅”字。这样做不但抹杀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还会增添他们对作文的畏惧感,并导致学生不明白自己作文优点、问题何在,该如何写。对于这类作文与对待“佳作”一样,可实行“面批”,婉转地指出缺点不足对优点给予肯定,提出努力的方向。这样,学生才会对作文有信心,才会认真动脑筋写作文,不抄作文敷衍了事。保护学生作文的自信心,重点应放在这些作文写得差的学生身上,他们才最缺信心,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是不缺信心的。
总之,在作文的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对作文有深厚的兴趣,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写作。要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学生才有内容可写。具备这两点,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多练习,作文的质量就会提高。作文教学就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二,是构思好要写什么样的作文,写那一方面的作文;
第三,是检查我所要的写的作文构思是否与逻辑,有新颖;
第四,是把写作的构思逻辑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有条理的写作纲要.。
注意: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的是写作的方法既不能以长篇大论讲一个观点,也不能在一篇文章中邪过多的观点,写作的最佳方式就是点到为止。所以在选择字饿做素材的时候最好是要选择适合自己写作风格的材料,同时也要更具要求去选择每一种素材。
优秀作文的写作既要掌握好写作的方法,也要选择更好的素材。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文在写作上更优秀,更突出。
五年级作文最好不要写议论文,散文,而应该以记叙文为主。因为五年级还不能把握好散文和议论文,经常写作空洞,无真情实感。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