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十大效应

 我来答
百度网友58accc8fb22
推荐于2017-11-22 · TA获得超过4.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475
采纳率:6%
帮助的人:1193万
展开全部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心理规律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心理规律四: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规律五: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
心理规律六: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
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母亲,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
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
心理规律七:增减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比如,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
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难免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心理规律八:蝴蝶效应
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并作出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孩子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孩子一生;错误和武断的,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
心理规律九:贴标签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
所以,妈妈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
心理规律十:登门槛效应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例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梓兮情感馆
2022-06-05 · 陌生,才是最好的树洞
梓兮情感馆
采纳数:78 获赞数:114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心理学共有166个效应,运用在不同的领域,那在职场,有哪10大效应呢?学会了让你平步青云。

  1. 蘑菇定律

    解释:“初入世者,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处于自生自灭过程中。”

    启示: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2. 安泰效应

    解释:一旦脱离相应条件,就失去某种能力的现象。

    启示要学会依靠大家、依靠集体。没有群众的支持,都是软弱无力的。

  3. 杜根定律

    解释:一个人胜任一件事,85%取决于态度,15%取决于智力。

    启示:一个人的成败,取决于他是否自信,假如这个人是自卑的,那自卑就会扼杀他的聪明才智,消磨他的意志。

  4. 比伦定律

    解释:若是你在一年中不曾有过失败的记载,你就未曾勇于尝试,和应该把握的机会。

    启示:万象世界,成败相依,不要有畏惧心理,只要你在行动,只要你在思考,无论成败,你都是在进步。

  5. 鲁尼恩定律

    解释:赛跑时不一定快的赢,打架时不一定弱的输。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赢家。

    启示:职场中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就放弃,要坚持。

  6. 布利丹效应

    解释:一头饥饿至极的毛驴,站在两捆完全相同的草料中间,可是它却始终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先吃哪一捆才好,结果活活被饿死了。

    启示:在资源有限,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分配更显得尤为重要。想要做好事情,先分清轻重缓急。

  7. 反馈效应

    解释:通过成果推动效率提升

    启示:在职场中,我们一定要积极有效的反馈,因为你的沉默,可能会让其他人无所适从。

  8. 登门槛效应

    解释: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启示:人们乐于接受较小的、交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

  9. 近因效应

    解释: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

    启示:无论接受工作,还是汇报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小技巧,先讲不好的一面,降低心理期望值。然后突然的转折,可以冲淡之前的不好,让你即便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小疏忽,也容易被一带而过。

  10. 青蛙法则

    解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启示:失去了必要的刺激,处在一种安逸的工作氛围中而不自觉,那么等危机真正到来时,就来不及了。要居安思危!

以上就是职场中可能用到的心理学小知识,学会后,让你在职场混得风生水起。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记得点赞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2-06-08
展开全部

你好,心理学中十大效应分别是:蝴蝶效应、木桶效应、鲶鱼效应、晕轮效应、第一印象效应、近因效应、马太效应、破窗效应和皮格马利翁效应。

重点介绍以下几个:

1、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在与人的交流中,一个人的某些特点会遮蔽其它的特点,从而导致人际间的认识障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和评估常常会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例如,有些老年人,如果不喜欢一个年轻人的一些小毛病,或者他的衣着和生活习惯,就会觉得他是个废物;有些年轻人,则会因为欣赏一个人的优点而觉得他很可爱,正所谓一俊遮百丑。

晕轮效应是一种主观的、主观的臆想,其缺点是:首先,它很容易捕捉到事物的具体特点,习惯性地用个体来概括,就像瞎子摸象,用一点来代替;其次,它把没有内在联系的性格或外表特点结合起来,认为有了这个特点,就一定有另外一个特点;第三,它说一切好,就一定要肯定,说不好就完全否定,这是一种由主观偏见所控制的绝对倾向。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和克服这种影响。

2、破窗效应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破窗效应“,那就是一扇破了的窗户,没有人修理,很快就会被人打碎;一堵墙,如果没有清理,很快就会变得脏兮兮的,而在一个清洁的地方,你会觉得丢人,但你却会毫不犹豫地把它扔出去,一点都不觉得丢人。

这是一种很诡异的现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引爆点“,地面上要有多脏,才能让人觉得脏,不管多脏,都不重要,只有这样,人们才会放弃,任由它腐烂下去。任何不好的事情,一开始不加以阻止,就会变成习惯,就像是一条河流,没有及时修复,会导致洪水泛滥,造成更大的破坏。

3、第一印象效应

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反之,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4、皮格马利翁效应

又称罗森塔尔效应,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评价主体低估被评价者能力,认定被评价者是不求上进的、行为差劲的,以致被评价者将这种观念内化,促使被评价者表现不良行为。

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会一定会发生的。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比马龙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trymmgm
2019-02-18 · TA获得超过49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907
展开全部
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1]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2]; 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抛,丝毫不觉羞愧[2]。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 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被阻止,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像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纽约市运用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 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
纽约市这种做法曾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
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3]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Law)是官僚主义或官僚主义现象的一种别称,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也可称之为“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业病”,源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书的标题[4]。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人际交往中,人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认知的障碍。其错误在于:
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以点代面;
第二,它把 "并无" 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
第三,它说好就全部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霍桑效应
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5]实验的第一阶段是从1924年11月开始的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益的关系,设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结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实验组产量都上升,而且照明度不变的控制组产量也增加。另外,有试验了工资报酬、工间休息时间、每日工作长度和每周工作天数等因素,也看不出这些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益有何直接影响。第二阶段的试验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领导的,着重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被实验者在精神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参加试验的工人被置于专门的实验室并由研究人员领导,其社会状况发生了变化,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参与试验的感觉,觉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从而使工人从社会角度方面被激励,促进产量上升。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当同学或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学习和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同学和老师所接受和赞赏的,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才可能让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充满自信!
习得性无助效应
习得性无助效应最早由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后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简单地说,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6]。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
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证人的记忆效应
证人,在我们的认识里,通常都是提供一些客观的证据的人,就是把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东西如实地讲出来的人。然而,心理学研究证明,很多证人提供的证词都不太准确,或者说是具有个人倾向性,带着个人的观点和意识[7]。
证人对他们的证词的信心并不能决定他们证词的准确性,这一研究结果令人感到惊讶。心理学家珀费可特和豪林斯决定对这一结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了考察证人的证词是否有特别的东西,他们将证人的记忆与对一般知识的记忆进行了比较。
他们让被试看一个简短的录象,是关于一个女孩被绑架的案件。第二天,让被试回答一些有关录象里内容的问题,并要求他们说出对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后做再认记忆测验。接下来,使用同样的方法,内容是从百科全书和通俗读物中选出的一般知识问题。
和以前发生的一样,珀费可特和豪林斯也发现,在证人回忆的精确性上,那些对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实际上并不比那些没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对于一般知识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信心高的人回忆成绩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
人们对于自己在一般知识上的优势与弱势有自知之明。因此,倾向于修改他们对于信心量表的测验结果。一般知识是一个数据库,在个体之间是共享的,它有公认的正确答案,被试可以自己去衡量。例如,人们会知道自己在体育问题上是否比别人更好或更差一点。但是,目击的事件不受这种自知之明的影响。例如,从总体上讲,他们不大可能知道自己比别人在记忆事件中的参与者头发颜色方面更好或更差。
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最终使这尊雕像变为一个真人,两人相爱结合)。[8]
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同时这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
虚假同感偏差
我们通常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如果你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就有可能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你也通常会高估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高估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与领导能力等等。你的这种高估与你的行为及态度有相同特点的人数的倾向性就叫做“虚假同感偏差(false consensus bias)[9]”。有些因素会影响你的这种虚假同感偏差强度:
(1)当外部归因强于内部归因时;
(2)当前的行为或事件对某人非常重要时;
(3)当你对自己的观点非常确定或坚信时;
(4)当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和学习受到某种威胁时;
(5)当涉及到某种积极的品质或个性时;
(6)当你将其他人看成与自己是相似时
––来自百度百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轻轻路过的酱油0t
高能答主

2022-06-08 · 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16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7.6万
展开全部
1、晕轮作用

俄国着名作家普希金就是因为受到了“晕轮”的影响。他与娜坦丽疯狂相爱,被誉为莫斯科最美丽的女人,并与之结婚。娜坦丽的美貌是出类拔萃的,但她和普希金的想法完全相反。每当普希金向她朗诵他所作的诗歌时,她就会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说:「别听!别!“相反,她老是要普希金和她一起去参加各种豪华的宴会和舞会,普希金为了这件事放弃了自己的作品,背负了沉重的债务,甚至为了她的一次决斗而死去,这使得一个文学明星过早地死去。普希金认为,美丽的女子也必须具有超乎寻常的才智与高尚的品质。

晕轮效应是指在与人的交流中,一个人的某些特点会遮蔽其它的特点,从而导致人际间的认识障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和评估常常会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例如,有些老年人,如果不喜欢一个年轻人的一些小毛病,或者他的衣着和生活习惯,就会觉得他是个废物;有些年轻人,则会因为欣赏一个人的优点而觉得他很可爱,正所谓一俊遮百丑。

晕轮效应是一种主观的、主观的臆想,其缺点是:首先,它很容易捕捉到事物的具体特点,习惯性地用个体来概括,就像瞎子摸象,用一点来代替;其次,它把没有内在联系的性格或外表特点结合起来,认为有了这个特点,就一定有另外一个特点;第三,它说一切好,就一定要肯定,说不好就完全否定,这是一种由主观偏见所控制的绝对倾向。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和克服这种影响。

2、破窗作用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破窗效应“,那就是一扇破了的窗户,没有人修理,很快就会被人打碎;一堵墙,如果没有清理,很快就会变得脏兮兮的,而在一个清洁的地方,你会觉得丢人,但你却会毫不犹豫地把它扔出去,一点都不觉得丢人。

这是一种很诡异的现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引爆点“,地面上要有多脏,才能让人觉得脏,不管多脏,都不重要,只有这样,人们才会放弃,任由它腐烂下去。任何不好的事情,一开始不加以阻止,就会变成习惯,就像是一条河流,没有及时修复,会导致洪水泛滥,造成更大的破坏。

3、责任的分散作用

美国纽约郊区,一个名叫朱诺比的女孩在下班回家途中被人暗杀。她在绝望中大喊:”谁要杀我!Help!救命啊!“邻居听见呼喊,点亮了灯光,把窗子打开,杀人狂逃。等一切风平浪静之后,那个杀人犯就会重新开始犯罪。她再一次大喊大叫,邻居家的电灯再次亮起,那个杀人犯再次逃走。就在她以为自己没事的时候,她上楼的时候,那个杀手再次出现,在楼梯口干掉了她。

在此期间,她虽然高声呼喊,但至少38名邻居从窗口向外张望,却没有一个人来救援,更没有一个人打电话给警察。这一事件在纽约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同时也为社会心理学研究者们所关注和反思。很多人认为,很多人都在看着别人去送死,这就是所谓的”责任分配“.

在此基础上,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与研究,得出结论:”责任分散“并非只是人们的冷漠,也不是道德越来越低落。因为,在不同的情况下,人们的帮助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当一个人在危急关头,只有他可以帮忙时,他会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并帮助受害者。如果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会让他感到愧疚和愧疚,那就是他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巨大的代价。

如果有很多人在场,那么所有人都要承担起救助的责任,这就导致了所有人的责任都被分散了,每个人都承担了很小的责任,甚至会让人觉得自己不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导致了”集体冷漠“.如何突破目前的困境,一直是心理学家们所关注的问题。

4、帕金森(Parkinson)法则

英国着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在他的长期研究中,完成了一部名为《帕金森定律》的着作。在这本书里,他指出了机关过度膨胀的原因和结果:一个无能的公务员,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是提出辞职,让位给有能力的人;二是找一个有能力的人来帮助他;三是指派两个低于他的人做副手。

第一条路是绝对不能走的,因为这会使他失去很多权力,而不是他的敌人,所以他只能选择第三条。这样,两个普通的助理就把他的工作分给了他,而他自己却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而这些人也不会对他的权力造成任何威胁。既然这两个助理不成器,那他们就跟着他们,给自己找两个更没用的帮手。这样的话,就会造成一个组织臃肿、人员过多、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的管理体制。

5、鸟笼的逻辑

在屋子最醒目的位置挂上一个美丽的鸟笼,用不了几天,它的主人就会做出以下两种选择:要么扔掉笼子,要么买一只回去,这就是笼子的逻辑。

这个过程很简单,假设你是这个屋子的主人,当一个人进来,看见一个鸟笼,他就会问:”小鸟在哪里?“你说:「我从没养过鸟」,别人就会说,「你要鸟笼做甚麽?」最终,你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抉择,这要比没完没了的解释简单多了。

理由很简单:大多数人都是习以为常的,这就说明了在工作和生活中,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6、霍桑效应

一种心理上的试验性效果。20世纪20至30年代,美国的研究者们在芝加哥的西电公司的霍桑公司的工作环境、社会因素和生产性利益的关系试验中,发现了一种叫做”霍桑效应“的实验性效果。

实验的第一个阶段,即从1924年十一月起,根据工作环境与生产利益的关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不仅提高了或控制了光照,试验组的产量也提高了,保持照度的对照组的产量也有所提高。此外,我们还对工资、工间休息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时间等因素进行了测试,并没有发现这些工作环境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什么直接的影响。

第二个实验是由哈佛大学的梅奥教授主导,他把重点放在了社会要素和生产力之间的联系上。参与实验的员工被安置在一个特殊的实验室里,由研究者带领,他们的社交环境改变,得到各方的注意,他们会有一种参与实验的感觉,他们认为自己是公司的一份子,这样他们就能从社会的观点来推动生产。

这种效果表明,如果学生或者自己在公共场合被人注意或者被人注意,那么他们的学习和交流就会有很大的提高。所以,我们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会和别人保持友好的关系,懂得怎样的行为是被同学和老师所认可和欣赏的,我们要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行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注意和欣赏,从而使我们的学习更加充实,更加自信。

7、习得性被动试验

奥弗米尔、西里格曼首先发现了”习得性无助“,并在动物和人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讨论。简而言之,大量的实验显示,在接受了训练后,狗狗可以跨越屏障或者做一些其它的事情,从而躲开实验者施加在它们身上的电流。但如果犬之前遭受了无法预料的(不知何时)和无法控制的电击(例如,是否中断和犬的行为无关),那么,一旦犬有了逃脱电流的机会,它们就会失去逃跑的能力。同时,犬类也会有其它的缺点,比如情绪低落、情绪低落、积极性下降等。

狗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试验初期就学会了一种无助的感觉。换句话说,他们意识到他们无法控制停止的电流。在每一项试验中,电击结束都由试验者来完成,而犬只会意识到自己无法改变外部的控制,因此学会了一种无助的感觉。

当一个人有了无能为力的时候,他就会陷入绝望和悲伤之中。所以,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放眼于更广阔的视野,要看清事情的真相,而不是让自己陷入绝望。

8、证人的回忆

我们所知道的证人,一般是指那些能够提供客观证据的人,他们所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是真实的。但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许多目击者所提供的证言往往不够精确,甚至带有个人的主观看法和意识。

令人吃惊的是,证人是否相信他们的证言并不能决定他们的证言是否正确。珀费可特和豪林斯决定进一步探讨这个结论。他们把目击者的回忆和普通的知识进行对比,以检验他们的证言是否有什么特殊之处。

研究人员要求受测者观看一段有关一名少女遭拐卖事件的录像。第二天,让受试者回答关于视频中的问题,并让他们说出他们对自己的答案有多大的自信。其次,采用相同的方式,从百科全书和流行书籍中挑选出的普通知识性问题。

珀费可特和豪林斯都认为,对自己的答案有绝对自信的人,其实并不比没有自信的人强,但是在常识方面,却并非如此。

人们知道自己的普遍知识的优劣,所以他们往往会修正他们对自信的测试。普通知识就是个人分享的一种资料库,拥有公认的正确答案,受试者可以自行判断。比如,人们可以了解自己在运动方面的表现是好是坏。然而,目睹的事情并没有受到这样的认识。比如,总的来说,他们很少会意识到,在回忆过程中,他们的头发颜色会优于其他人。

9、罗森塔尔(Rosental)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其他一些人做了一个很有名的试验,那就是让一到六年级的三个孩子参加一次严肃的测试,测试他们对未来的发展做出了预测,而实验者则会把自己认为最有潜力的学生名单告诉老师。事实上,这些榜单都是随机的,并不是按照测试的成绩来决定的。这就是用”权威的谎言“来给老师们灌输一些”权威的谎言“,让老师们对名单上的同学产生一定的期望。8个月之后,又一次的智力测试显示,这些同学的学习成绩总体上都有所改善,老师也对他们的品德和行为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这一试验有一种神奇的结果,即所谓罗森塔尔效应,即皮格马利翁效应(希腊中,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位年轻的姑娘,他的热情使她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他们相爱了。)

教学实践也显示,教师喜欢特定的学生,就会对他们寄予很高的期望,当他们感觉到老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后,他们就会用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对待自己的态度,让他们变得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激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待的进步。

反之,被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从老师的言行举止、表情中感受到老师的”偏心“,从而对老师抱有负面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业,对老师的要求置若罔闻、不服从,这样的学生往往一天比一天堕落,最终成为社会的恶人。虽然有一些例外,但是总体的趋势是这样的,而这也是对老师们的一种警示。

10、虚假同感偏差

我们往往认为自己的兴趣和大部分人的兴趣相同。如果你热爱计算机游戏,你很有可能会过高估计喜爱计算机游戏的人。你还经常过高估计了为自己喜爱的同学投了多少票,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在团体里的声望和领导力。你对那些和你的行为和态度一样的人的评价被称为”错误的同一性“.

(1)外部归因大于内在归因;

(2)对于某人来说,目前的行动或事件很重要;

(3)在你确信或确信你的想法时;

(4)在某些情况下,您的身份、日常生活和学业遭到了威胁;

(5)在某些正面性质或性格方面;

(6)当你看到别人和你一样的时候。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