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文言文“之”的所有学过意思总结 5

要求解释清晰... 要求解释清晰 展开
咪路学家
2012-02-05 · TA获得超过106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5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10万
展开全部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 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 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7591305.html
百度网友3492514
2012-02-01 · TA获得超过36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9.9万
展开全部
(1)动词:到,往
例:①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②行不知所之。——《庄子》
(2)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①人皆吊之。——《塞翁失马》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2.指示代词,这   例: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例: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可用于宾语前置句复代指宾语,用于动词之后 例: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
(3)助词 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3.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例:①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②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5.结构助词,补语标志,可译为“得”。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6.音节助词,无实义。   例:1填然鼓之。——《孟子·粱惠王上》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就是这些,希望采纳,谢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782322412
2012-02-01 · TA获得超过143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9万
展开全部
拼音:zhī   
笔画:3   
部外笔画:2   
部首:、   
五笔:PPPP现代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往,到:“吾欲~南海”。   
汉语解释
助词
1.用作书面语,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例子:赤子~心/以子~矛,攻子~盾。   
2.用作书面语,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   例子:中国~大/大道~行也
代词
1.用作书面语,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例子:反其道而行~、言~成理   
2.用作书面语,人称代词,虚指   例子:久而久~   
3.用作书面语,指示代词,这、那。   例子:~二虫
动词
用作书面语,往   例子:君将何~?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42455.htm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60c2f99
2012-02-02 · TA获得超过17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8.4万
展开全部
的;代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紫月水瑶公主
2012-02-01 · TA获得超过21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0.7万
展开全部
1.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举例:不速~客。  
2.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举例: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3.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举例:置~度外,等闲视~。   
4.代词。代这,那 。 举例:遽契~舟。
5.虚用。无意义。 举例:久而久~。   
6.往,到。 举例:吾欲~南海   
希望采纳,谢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