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农业项目需要谨记哪些禁忌及经验
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提上日程,大休闲时代悄然而至,各方大佬纷纷出手布局农业,从诞生起就与旅游有着不解之缘的休闲农业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大江南北,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拐点,也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和途径。
然而,在其红火的背后也饱含着无数的尴尬和困境,譬如许多休闲农业项目因战略定位不当而无疾而终,因后续资金不足而难以为继,因管理人才稀缺,掷高薪却一将难求等现象不一而足。
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从业者都需要冷静思考,直面现实,以从中找到破局与创新的痛点,对症下药,方可涅槃重生。基于多年从业经验,我们从一线实践的经历中,可以总结出一些可资参考与借鉴的经验。
1、忌急功近利,需长远规划
做农业需要耐心。不能因为回收期长而用急功近利的方法把自己逼到穷途末路。
常见的做法有:
(1)为了快速回收成本,收取高额门票,拉高了游客的进入门槛,让游客产生景区的感觉,只来一次。
(2)并不专心农业,寄希望于房地产等传统方式来盈利。殊不知,没有乡村休闲氛围的房子并没有什么优势,更糟糕的是,很多建设都是盲目的,甚至是违法的,忽视了国家对于土地的管控法规。
(3)毁掉生态环境,拆掉古老民居,建设一些不土不洋的房子来做会议度假,但最终并没有吸引游客,并没有实现盈利。 正确的做法是,三思而后行,请专业的规划团队来全局把控。做休闲农业需要对国家的政策法规全面把握,需要对市场及自身资源清晰认识,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定位与品牌,更需要每一个功能分区项目的细细布局,最重要的是还得学会运营与营销,学会处理好各种关系。
因此,不要急,要稳中前进,只有细细品位,才能感受到这块蛋糕的独特风味与魅力。
2、忌五花八门,需产业造血
休闲农业的核心还是农业,不要本末倒置,如果没有农业的产业支撑来实现项目地的造血功能,那么持续的运营投入是没有办法实现的。前期,还是要通过农事体验、采摘休闲等初级方式来吸引人气,获得运营成本。只有在农庄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再增加旅游的体验项目,才能实现锦上添花,甚至雪中送炭。
3、忌高估实力,需依托发展
放眼中国的休闲农业,一般是资源依托型和市场依托型两种。
资源依托型,主要也是景区依托型。在各个知名的风景区周边,总会有很多休闲农庄、农家乐等等,它们都是借助景区的知名度、人流量以及完善的交通配套设施,来为自己引流、导流的。
其次,最重要的还是市场依托型。休闲农业一般依托周边城市群体。在此基础上,那些交通区位好、生态环境佳、休闲农业产品独具特色的最吸引人。除此之外,其他的农庄该如何发展呢?
还是需要“依托”,抱团依托、跨界依托、特产依托、复兴依托、稀缺依托、品类依托、位置依托、自我依托等。总之,在偏远的山区,独自一个小农庄,也没有特别的吸引力,那么等待你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亏本,难以为继。
北京的虹鳟鱼一条沟就是抱团发展;中粮集团发展休闲农业就算是跨界整合;北京各个郊区发展特色农业,比如平谷大桃、大兴西瓜、门头沟樱桃、昌平草莓就是特产依托;爨底下发展民俗旅游,就是依托文化复兴等等,只有找到核心的依托点,才能长远发展,前提是一定要看好资源与市场!
4、忌照搬照抄,需因地制宜
即便拥有很好的资源与市场,发展休闲农业也需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因为,不同地方的消费群体有着不同的需求爱好,相同的休闲项目在有些地方就难以发展。更何况,大家抄来抄去,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抄走了吸引力,抄走了自己的未来。
举个例子,可能很多人认为“山里寒舍”这样的项目不错,就想着要复制一个过来。前段时间到青岛出差考察,发现当地人周末休闲很少在外住宿,尤其是山里。一方面,市场上山里的居住条件太差,满足不了住宿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青岛本身就是宜居的城市,住在自己家里很舒服。这样的话,青岛大部分乡居都分布在海边,要想在山里建设一个“山里寒舍”这样的项目,考虑的就不像北京这样简单了。一定要高标准的住宿条件结合高吸引力的夜旅游项目,才可能把游客留下来,否则照搬的话就是死路一条。
5、忌坐等上客,需营销运营
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互联网快速发展,大量的信息在传播。如果你的休闲农庄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话,不用多久,就会被大量的维护成本给拖垮了。
休闲农庄很多,无论是传统媒体营销还是微信、微博自媒体营销,还是各类活动营销,大家都在竞争,如果什么也不做,纵使你环境再生态,设施再齐全,项目再好玩,也无人知道,无人问津。
另外,农庄的运营也很重要,农庄的成功,规划和建设只是第一步,而一个好的操盘手却至关重要。休闲农业的发展涉及到团队建设、日常运营、品牌塑造、持续销售、服务升级、危机公关等,运营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运营者一定要与时俱进,时常学**考察,也要处理好与政府、与游客等各种关系。
综上,投资农业需谨慎,华丽转型路坎坷,劝君潜心又努力,方能闯创出新天地。
2024-04-11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