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石排有多少个村?
截至2019年,石排镇辖18个村和1个社区。
一、18个村
石排、福隆、庙边王、下沙、沙角、黄家壆、赤坎、向西、水贝、田寮、横山、埔心、谷吓、塘尾、李家坊、中坑、田边、燕窝。
二、1个居民区
太和社区
扩展资料:
石排镇习俗文化
1、康王宝诞
康王宝诞是广东省石排镇塘尾村盛大的传统民俗活动,有着近三百年的历史,每逢农历七月初一和初七,全村男女老幼在锣鼓喧天的阵势下,“抬大神”全体巡游,纪念北宋抗辽名将康王(名康保裔)的生日,以祈求平安好运。
2、沙角龙舞
沙角龙舞,龙舞在沙角村有着100多年的历史。龙舞既是祈求神龙保佑东江两岸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又可娱乐民众、凝聚民心,沙角村每年农历8月初一至十五,由沙角村民舞龙自娱自乐,逢有重大喜庆节日就舞龙庆祝,并应邀外出表演。
3、洪圣宫诞
洪圣宫诞是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民间节日,农历二月十三,是传说中洪圣大王的诞辰。村民们在农历二月十三到十五这几天内,会自发聚集在洪圣宫前,为洪圣大王庆祝诞辰,这种习俗已延续了数百年,成为燕窝村民间一个非常热闹的传统节日,被称为“洪圣宫诞”。
农历二月十三日至二月十四日两天,燕窝村举行了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洪圣宫诞”传统民俗活动,全体村民和出嫁女都前来供奉洪圣大王。
还有洪圣大王出位、吃贡、出巡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祈福,村内一派热闹欢腾。村民们抬着洪圣大王出巡,祈福求神,场面十分热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排镇
截至2019年,石排镇辖18个村和1个社区。分别是:
石排村、福隆村、庙边王村、下沙村、沙角村、黄家壆村、赤坎村、向西村、水贝村、田寮村、横山村、埔心村、谷吓村、塘尾村、李家坊村、中坑村、田边村、燕窝村和太和社区。
1、横山村
横山村隶属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地处石排镇西部,毗邻东江南岸、石排大道、李横大道、石崇大道贯穿全村,交通十分便利。
2、沙角村
位于石排镇东面,毗邻企石镇,是石排镇的“东大门”,石崇大道、东江大道及在建中的从莞高速公路贯穿全村,从莞高速更在村内设有出入口,交通非常便利。
3、石排村
石排村隶属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地处石排镇的中心区域。石排大道、石兴路、太和路、工业大道等主要道路贯穿全境。
扩展资料
据《东莞县志》记载:东莞县在明代以前,县城设三个“坊”,附城设一个“厢”,城外乡村,设五个“乡”,“乡”以下共辖20个“都”,“都”以下共辖183个“里”。
清朝期间东莞县乡镇,分别由“捕厅”、“戎厅”、“京山司”、“缺口司”、“中堂司”等五个厅司管辖。当时,石排各村按地域划分,分别由“戎厅”和“京山司”两衙管辖。
民国时期,东莞县划分为11个区,石排地区属第六区,区公所设在茶山。当时,石排划分为云岗乡、太和乡、福隆乡。
1949年,各级人民政府成立,石排分为云山乡、和平乡,隶属东莞县第七区,区公所设在企石,后迁至江边村。第七区还管辖园洲乡、民主乡、丰乐乡和大同乡,共6个乡。
1958年9月,东莞县撤销区、乡建制,实行“政社合一”,石排乡、园洲乡、企石乡合并成立企石人民公社。1959年,改为6个管理区。
1961年6月,从企石人民公社分出成立石排人民公社。管辖中坑、埔心、石排、龙岗、福隆、黄家壆6个大队。
1964年,石排人民公社将6个大队改为石排、下沙、庙边王、福隆、沙角、黄家堡、赤坎、向西、水贝、田寮、横山、埔心、田边、中坑、燕窝15个大队。
1983年,石排区公所成立,管辖18个乡及1个居民区。管辖石排、福隆、庙边王、下沙、沙角、黄家壆、赤坎、向西、水贝、田寮、横山、埔心、谷吓、塘尾、李家坊、中坑、田边、燕窝18个乡及1个居民区。
1987年,石排镇成立,管辖18个管理区及1个居民区。管辖石排、福隆、庙边王、下沙、沙角、黄家壆、赤坎、向西、水贝、田寮、横山、埔心、谷吓、塘尾、李家坊、中坑、田边、燕窝18个管理区及1个居民区。
参考资料来源:东莞市政府网-石排概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排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横山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沙角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