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教新课标高二文科地理,政治,语文练习题

人教新课标的啊。。。。... 人教新课标的啊。。。。 展开
虞美人305
2012-02-0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2万
展开全部
一、 选择题
1. 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B.我国的年平均降水量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出现向北弯曲的状况
 D.东部季风区的河流多为外流河,径流的季节变化明显
2.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自然区的写照( )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D.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3.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东部季风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能说明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的有(   )
 A.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
 B.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多
 C.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
 D.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于湿区,气候复杂多样
4.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有(   )
 A.都兼跨内外流区域 B.都兼跨季风和非季风区
 C.都兼跨四类干湿区 D.都兼跨四个温度带
5.下列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自然区均属于内流区域 B.地处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C.整个自然区均属于非季风区 D.是我国陆上边界最长的地区
西部大开发要抓紧建设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公路国道主干线,江河上游水利枢纽等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工程。回答7~10题。
6.下列四组地形中,全部属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是 ( )
 A.四川盆地—阿尔泰山—云贵高原—祁连山
 B.柴达木盆地—天山—江南丘陵—云贵高原
 C.准噶尔盆地—长白山—青藏高原—横断山
 D.塔里木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太行山
7.“西气东输“工程起始于( )
 A.哈密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吐鲁番盆地
8. 目前进入西藏地区主要依靠公路。下列四条进藏公路中,海拔最高的是 ( )
 A.青藏公路 B.川藏公路 C.滇藏公路 D.新藏公路
9. 青藏铁路将经过三江源地区。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D.积雪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10、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11、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   )
 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
12、下列农业生产活动主要受水源条件制约的是(   )
 A、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  B、东北平原的大豆生产
 C、东南亚的稻米生产   D、我国南方的甘蔗生产
13、青藏高原东南暖湿、西北冷干的原因是(   )
  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②纬度位置的差异
  ③经度位置的差异 ④东南为季风区,西北为非季风区
  A、 ①②  B、 ①③   C、①④  D、 ③④
14、下列城市中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
 A、北京、上海、南宁 B、重庆、武汉、南京
 C、天津、大连、合肥 D、沈阳、长春、哈尔滨
15、农业人口平均粮食产量居我国首位的农业区
是(  )
A、东北地区 B、黄淮海地区C、西北内陆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16、下列地貌单元中土地利用不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 )
A. 青藏高原 B. 天山山地 C.黄土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17.下列不属于秦岭—淮河一线大致相当于的等值线的是 (  )
  A.最冷月0℃等温线 B.最热月22℃等温线
 C.年降水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日平均气温≥lO℃积温4500℃等值线
18.有关东部季风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较平坦,海拔均在500米以下
  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在800毫米以上
  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D.河流均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19.我国东部多风区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是因为该季节 (  )
  A.太阳高度大       B.受东亚地区暖流的影响
  C.受湿润的西风带控制   D.受暖湿的夏季风的影响
20.有关我国三个地带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经济地带三类产业比例较合理,产业结构相对较优
  B.中部经济地带产业结构不太合理,第一、二产业比例都大于第三产 业
  C.西部经济地带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比重最小
  D.产业结构反映经济的优劣,经济越发达,第一产业比重越大
21. 关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时空发展,正确的是(  )
A.4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海南岛经济特区→长江三角洲开发区
B.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珠江三角洲开放区→11个内陆省会城市  
C.4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长江三角洲开放区→山东半岛沿海经济开放区
 D.4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上海浦东新区→海南岛经济特区
22、8-10.王教授在日记中写到:“早晨出门,天色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的寒冷,气温在零下40度以下。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
王教授家乡的自然土壤是 (  )
  A.灰化土   B.棕壤   C.红壤   D.砖红壤
23. 青藏高原东南暖湿,西北冷干的原因是(  )
  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②纬度位置的差异  ③经度位置的差异  ④东南为季风区,西北为非季风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4. 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 (  )
  A.甘肃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
25、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新疆的地形有“三山夹两盆”之说
B.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内
C.灌溉农业为本区的特色,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
D.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草原为我国最好的草原之一,盛产三河马、三河牛
二、综合题
1、读图表,按要求回答:

(1)下图中A、B所在的区域为   区,C为   区,D为     区。
城市代号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① -4.0 4.6 500
② -4.7 26 641
③ 3.3 27.9 1220
④ -12 20 81
(2)C、D区的交界线上有    山脉和     山脉。
(3)上表中数据分别为我国四大地区四城市的气候资料,其与图的对应关系是A     ,B    C      ,D    。
(4)C地与其他地区比较,夏季气温最突出的特点是      ,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根本原因是               。
2、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中A省位于_________地带,根据该省的资源优势,宜建设成为我国的_________基地和_________基地。
(2)图中B省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中国十大名胜之一的_________风景区,观赏该景观宜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铁路_________铁路;该铁路建设时所面临的主要自然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铁路建成的社会经济效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省应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
(5)B区域是_________工业基地,该区域内城市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一个城市群,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比重(1999年)
地带 国内生产比重% 人口比重% 人均GDP(元)
东部 59 41.1 10089
中部 27 35.7 5407
西部 13 23.2 4217
材料二 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1999 比重增减
东部 52.3 52.9 53.8 58.3 58.8 +6.5
中部 31.2 31.1 29.8 27.6 27.4 -3.8
西部 16.5 16.0 16.4 14.1 13.8 -2.7
(1)材料一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 差异,这种差异表为 。
(2)材料二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 差异,这种差异表现
为 。
(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GDP的人均差异要比总量差异 (大、小)一些。材料二中说明我国各地带GDP所占比重只有 在逐年增加,而 和 则在减少,这使得三个地带 的进一步拉大。
(4)下列反映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   )
 A、经济发展速度、人均GDP、GDP B、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GDP
C、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GDP D、GDP、人均GDP、经济发展速度
4.读图所示的地理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为我国境内的三条河流,它们分别是:
A是 ,B是 ,
C是
(2)写出图中邻国名称:
L ,M 。
(3)A、B、C三条河流上游的共同特点是

5.读下面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回答:

(1)写出A图代表地带的名称是 地带,判断的依据是

(2)C图代表的地区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
这个地带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
(3)下列省市与其所属地带连线正确的是 ( )
A.山西省——A图 B.广东省——B图 C.云南省——C图
(4)更能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潜力的指标是 ( )
A.经济发展水平 B.经济发展速度
(5)导致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产生差异的社会和经济因素有哪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