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因为楚国地大物博,民风强悍,再加上楚怀王入秦,客死秦地不得归国,楚人都很恨秦国,所以有所谓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句产生于反抗暴秦统治的秦朝时代名言,出自西汉时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
意为即使楚国只剩到三个氏族,也能灭掉秦国。比喻即使弱小,团结一致也能成功。它代表了一种情绪化的坚定信念。楚王族姓芈,本支为熊氏,另分为昭(昭阳)、屈(屈原)、景(景差)三氏(三户)。并非后世所指的只是几户人家,几个人。
扩展资料:
陈胜起义后,旧楚名将项燕之子项梁和项梁侄项羽在吴(今江苏苏州)杀掉秦会稽郡守,起兵响应。不久项梁率领八千子弟兵渡江北上,队伍扩大到六七万人,连战获胜。
闽越贵族无诸和摇也率领族人,跟着秦番阳令吴芮反秦。原沛县亭长刘邦和一部分刑徒逃亡山泽,也袭击沛令起事,归入项梁军中。项梁立楚怀王之孙为楚王。以后,项梁在定陶败死,秦章邯军转戈北上,渡河击赵。
这时,代替蒙恬戍守朔方边塞的王离,也率大军由上郡(治今陕西榆林东南)东出,包围了张耳和赵王歇驻守的巨鹿城(今河北平乡境)。
楚王派宋义、项羽救赵,派刘邦西入关中。宋义北至安阳,逗留不进。项羽杀宋义,引兵渡漳河,经过激战,解巨鹿之围,被推为诸侯上将军。以后,秦将章邯率二十万人向他投降。
刘邦迂回进入武关,到达咸阳附近。那时秦二世已被赵高杀死,继立的子婴贬去帝号,称秦王,向刘邦投降。刘邦攻占咸阳,秦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国区区三户却能灭掉秦国,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所谓的三户并不是楚国的三户人家,而是楚国的三大氏族;(二)楚国与秦国间有世仇,楚人性格刚烈坚韧,对复仇耿耿于怀;(三)秦国自秦始皇死后,陷入了混乱给楚人灭秦提供了机会。
三户是指楚国的三大氏族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中的“三户”并非是指三户人家,而是楚国的屈氏、景氏、昭氏这三大家族,意思是说只要楚国的这三大氏族还有人在,就一定会灭掉秦国。作为楚国的三大家族,从这里走出了大量忠君爱国的国之栋梁,屈原、景差、昭阳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可以称之为楚国的脊梁,其子孙后辈一定会沿袭优良的家风,为楚国复仇。
楚国和秦国间有世仇
楚国和秦国的恩怨由来已久,秦国对楚国而言不仅有亡国之恨,更有杀君之仇。早在秦昭襄王时期,楚怀王受骗被秦王拘禁在咸阳城中,秦王提出割地放人的要求,怀王断然拒绝,后忧郁成疾,最终一国之君被迫死在异地。如此杀君之仇令楚国上下异常激愤,誓死要为楚怀王复仇,奈何彼时秦国国力强大,楚人毫无办法,但是仇恨的种子埋藏在每一位坚韧的楚国人心中,即便楚国被秦所灭,他们依然没有忘记复仇。
秦国的混乱为楚国灭秦提供了条件
统一了六国的秦始皇死后,整个帝国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严苛的律法、沉重的赋税、黑暗的政治,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于此同时楚国的旧贵族们看到了灭秦的可能,项羽就是其中的代表。
作为楚国的将门之后,项羽对秦国的仇恨深深刻在心中,垓下之战中破釜沉舟,以必死之心大败秦国20万大军,为灭秦奠定了基础。后刘邦先入咸阳城,宣告秦帝国灭亡,但在灭秦一事上,项羽的功绩无疑更大。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种说法由来已久,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里,还有的电视剧显示是项燕临死之前的遗言,事实证明呢,强大的秦朝,确实是由楚国后代项羽推翻。那么为什么会流传这样的说法呢,小编觉得有以下4个原因。
第一相比较其他六国来说,楚国确实比较冤枉,咱们知道,因为楚国国君怀王是被秦国使用诡计诱骗到秦然后扣留下来的,这在当时从道义上就说不过去,俗话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连使臣都不会轻易斩杀,更何况人家是一国之君,你把人家骗过去还不让人家回去,连自己国家的人都鄙视你,更何况别的国家呢,秦国这点就非常理亏。
第二,老天比较垂青于楚国,吴起就到楚国实行变法,使得楚国强盛,而孔子也曾在楚国做官,而且楚国疆域很大,土地肥沃,对于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打仗基本上就是拼后勤,而楚国坐拥如此优势,很容易就起来,这些都是要素。
第三,工业比较发达,军工产品精良而且数量大,据考古学家研究,战国时期的武器楚剑出土的最多,也最精,楚军披的是犀牛皮制的犀甲,弩也是楚最先发明装备军队,这说明楚人得科技非常发达,而且这些工人技艺也非常娴熟,先进,楚国虽然灭亡了,但是这些制作武器的技巧都能完整的保留下来。
第四,楚人最有反抗精神,比如秦朝发生动乱,大泽乡振臂高呼的就是楚人陈胜,他建立的政权就是“张楚”,而后来的抗秦主力项羽也是楚人,建立的政权是“西楚”。
所以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无疑是正确的,而且也是历史验证了的。虽然最终楚人没有做了一把手,但是一把手的好多臣下也都是楚人。
就哪三户?学术界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说法:指地名,是楚人的宗庙,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水库一带,历史上这里有楚国的三户城。
第二种说法:指楚国大三姓,屈、景、昭。
第三种说法:比喻三户人家,比喻力量小,决心大。总的一句话:含义是说楚国人非常憎恨秦国
按通行的说法,秦王朝灭亡于农民大起义,这固然是事实,但这种说法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另一同等重要的事实:即秦亡于楚。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意为楚国即使只剩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虽小,决心大也能成功。它代表了一种情绪化了的坚定信念。其实,这句产生于反抗暴秦统治的时代名言,除其代表了一种情绪化了的坚定信念之外,又不可思议地与历史演进的过程吻合。据《史记·项羽本纪》载,早在楚怀王客死于秦时,楚南公就说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它先验而无比正确地预言了亡秦的真谛:即亡秦这一事业乃起于楚,又终成于楚。而仅就亡秦这一事实,这句名言还有着双重应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