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抚总督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
总督是指可以管理一省或者多省的民政军事。总督的职权类似于现在的省委书记,但由于一些总督可以统辖二、三个省(如两江总督、东三省总督),因此其实际权力往往要比现在的省委书记更大。
巡抚,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则为正二品。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主要侧重于明政。其官职相当於现在的省委书记。
巡抚就是单独管理一个省的官员,军政民政都管,而巡抚又有两个属官,一个是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称分别是番台和臬台,分管民政和刑。
军事力量对比上,总督和巡抚都有各自掌握的军队,总督直接掌管的部队称为督标,巡抚的部队称为抚标。
这部分部队由总督或巡抚直接调配,但调动部队应通知中央的兵部或军机处,否则可能遭到弹劾。其将领由兵部任命,但总督巡抚也可直接任命,并报兵部备案。这也限制了总督对巡抚以势压人。
扩展资料:
按照权力大小来排列,顺序应该是,总督,巡抚,提督,道台,知府,如果按照品级高低来排列应该是,总督,提督,巡抚,道台,知府。
总督官阶为正二品,但可通过兼兵部尚书等衔高配至从一品,统辖着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但侧重于军事,被尊称为"督宪"、"制台"。
巡抚起初也是临时性的,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这点和总督的性质差不多。但到嘉靖时,巡抚逐渐地方化。巡抚虽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但因出抚地方,节制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实际掌握着地方军政大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总督
总督巡抚都是起源于明朝的地方官职,最初是中央政府临时性委派管理某一个或者几个行政区域内的军政事务的高级官员,后来逐步成为有比较固定辖区,比如明朝的三边总督、蓟辽总督等等。清朝入关以后沿袭明代制度,巡抚为一省最高的行政长官,兼管军务,而总督则是为数省最高的军政长官,但是早期总督辖区不固定,比如浙江早年单独有总督,到乾隆后才设立浙闽总督,又如洪承畴曾经担任过湖广、广西、广东、云、贵五省总督,以后再也没有过如此大的总督辖区。一般来说清朝的总督辖区在乾隆年间才算正式固定下来。
总督的全称是“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某某等地事务”,巡抚则是“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某地事务”加兵部尚书、侍郎头衔是为了可以管理军官(清制提督以下带兵武官见兵部尚书侍郎用堂参礼,也就是武职从一品的提督见文职正二品兵部侍郎也要按属下见直辖上司的礼节)加都察院都御使、副都御使的头衔则是赋予督抚一监察大权,因为御史可以望风言事,直接参奏各级官员。
总之督抚基本上是军政司法大权一把抓的封疆大吏,相对来说本意上总督是以军务为主,兼管行政;而巡抚则反之,但是清乾隆、嘉庆以后则这种区别基本上湮灭了。理论上来说督抚之间只是品级有差异,并没有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但实际上巡抚的行政施法,尤其是军务的处理上是要听直辖总督的“主裁”的。
总督是省军队最高长官,相当于省军区司令。
巡抚也有亲兵,就是抚标!但是仅负责辅助行政功能(类似于城管加警察),不涉及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