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里的蜂蜜是怎么形成的?
谢谢邀请,蜂蜜的形成是植物和蜜蜂的共同努力。
用麦卢卡蜂蜜的形成举一下例子:
新西兰土生土长的麦卢卡树生长在海拔700米以上山中,从土壤中不断的获取营养用于生长和开花结果,在土壤肥沃的情况下,多余的营养会被麦卢卡树储存在体内。
每年的12月开始,麦卢卡树才会开花,仅仅绽放3周的时间。
麦卢卡树开花的时候,之前储存的营养物质会被输送到花中,其中一部分的营养物质会传化成糖汁,被储存在蜜腺细胞里,而蜜腺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等到条件成熟,这些糖汁会通过蜜腺表皮分泌出去,也就变成了花蜜。
花蜜的主要成分便是蔗糖和水,然后才是葡萄糖、果糖、维生素、氨基酸和蛋白质等等。蜂蜜之所以蔗糖含量不到5%,都是蜜蜂的功劳,后面再说。
接下来便是蜜蜂的工作了,蜜蜂的寿命不到40天,其中除去蜂蛹时期和成长时期,剩下能为蜂巢工作和采蜜的时间只有20天,在这短暂的20天里,每一只出去采蜜的蜜蜂每天往返的路程最远可达160公里。
蜜蜂依靠采集的花蜜获得所需的营养,像水分、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维生素等等。
每一只蜜蜂每天可以采到0.2克左右的花蜜,穷其一生可以采集3克左右。
采集上花蜜之后,蜜蜂便开始将这些花蜜酿成蜂蜜,中间需要好几道工序。
分为物理变化过程和化学变化过程。
在物理变化过程:
蜜蜂需要去除采回来的麦卢卡花蜜中的多余水分,不同的花产生的蜜所含的水分各不同,常见的一般花产出的蜜中含水量达40%,而有一些品种的花蜜含水量高达60%。蜜蜂在采蜜时,会将花蜜储存在自己的蜜囊中,蜜蜂的蜜囊细胞可以吸收相当大一部分的水分,这部分吸收的水分通过血淋巴从马氏管进入直肠,然后排泄出去。但是这个时候花蜜中的水分含量还是非常多。
接下来便是在蜂巢内的工序,蜜蜂将麦卢卡花蜜带回蜂巢之后,会将麦卢卡花蜜分散储存在蜂巢的巢房之中,大家看到的蜂巢里的那些正六边形的洞洞就是巢房。
蜜蜂将花蜜分散开,而不是聚在一起,是为了增大花蜜的蒸发面积,同时蜜蜂还会在巢的入口处不断振动翅膀,往巢房内部扇风,形成空气对流,加速花蜜中的水分蒸发,将其中的水分含量降低至20%左右,这个时候就形成了高浓度的花蜜,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变质或对蜂巢产生危害。
那么化学变化过程就比较有意思了:
化学过程主要是将花蜜中的糖分进行转换。蜜蜂采集花蜜的时候便会自己分泌转化酶和淀粉酶混入花蜜中,采回蜂巢之后还会被内勤蜂(蜂巢内部的搬运工,专职搬运蜂蜜,用嘴哦)继续转化,内勤蜂会将采回来的花蜜吮入蜜囊,然后在返回到口器中,将蜜汁运往别的蜂巢,反反复复的过程中,也会不断的加入各种酶,并加以混匀,将花蜜含量最多的蔗糖和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和果糖。这期间,花蜜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会达到65%-80%,而蔗糖含量会降至5%以下,化学变化过程需要5-7天。
当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完成的时候,麦卢卡花蜜才会被辛劳的蜜蜂酿成成熟蜂蜜。最后蜜蜂就会用蜂蜡把贮蜜巢房封盖起来,这就是麦卢卡蜂蜜形成的整个过程。
很不容易吧,而且麦卢卡蜂蜜每年只有3周的时间供蜜蜂采集,比较珍贵。麦卢卡蜂蜜含有独特的独麦素(简称UMF),具有抗菌杀菌消炎的作用,其效果类似一定浓度的苯酚溶液,抑菌能力强且稳定,以前当地的土著人会用麦卢卡树的汁液和麦卢卡蜂蜜外用治疗伤口,现在麦卢卡蜂蜜内服可以有效护理肠胃,用于治疗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杀死胃里的幽门螺杆菌和肠道的一些致病病菌,改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是指远端肠道内菌群因各种原因移位进入小肠,主要表现为营养吸收不良、腹泻、腹胀及小肠动力异常等。)
喜地上有新西兰原产进口麦卢卡蜂蜜,平台可出视海关证明,正规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