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 从用词中感悟美
在词语教学中,教师仅抓住语言准确、生动、形象是不够的。那只能告诉学生作者是这样用的,却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用。我认为,作者选词的过程,不只是对词的形音义进行判断,更主要是凸现自己对事物的审美感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美感知的情感性特征起着主导作用。只有对作者选用的词、句、段有深刻的理解,再现出其意境,把握其审美感受,从作者的角度去感知所描绘的事物,才会透彻理解作者选此词而不选彼词的原因。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如读杜甫《春夜喜雨》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回答“随风”、“潜入”写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润”字怎么用得好?教师可作指导:“润”用的如何传神,如只从词的形音义和词性来分析,就忽视了其美学价值。试想,如果作者没有对春回大地生机盎然的景象、微雨拂春夜的情景作审美感知,为之动情,并进行审美感受的清晰过程,只在词性上做文章,哪里会体会出“润”的妙处?作者在凸现这种独特的审美感知的同时,考察词语的音形义进行炼句,找出对应点和共鸣点,这样,作者就能在众多的词语中,找到最富表现力的词来再现那种独特的审美感知。通过教师分析,学生理解了这一点,从作者的角度地位设身处地的去感知那种景象,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地培养其审美感知能力。
2 进入意境体味美
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都是在景物的传神写照中,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对眼前景物的传神写照,即是“境”;而其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就是“意”,这“情”与“景”天衣无缝般的融合,就构成了文章的艺术境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必须带领学生进入意境,引导学生深入美文的深层里去,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文意,还要让学生知道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对作品蕴含的美加以阐释和点拨,转化为学生能体味到的美,让学生的感情同作者的感情,通过老师感情的中介,得到沟通、交流、撞击,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培养起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和评价美的能力。如《驿路梨花》一文,是一篇富有浓郁诗情画意的文章。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采用以景入情、寓情于景的表达方法,热情地讴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揭示了雷锋精神深入人心的社会本质。教学中,教师以文中景物描写入手,创设意境,把学生导入意境中去,使学生受到感染。
开头,作者以重彩浓墨描写故事发生的自然背景,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群山起伏、茫茫苍色的雄伟画卷。通过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根据题意找出文中描写梨花美景的精彩片断。其中一段写道:“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花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的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地飘落在我们身上。”教师在这段文字中抓住关键性词语,充分渲染梨花林的诗一般意境,从视觉、触觉、感觉多方面去引发美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以抒情的语调朗读这段文字,这样,学生就如置身于幽深恬静的梨花树林之中,获得了美的享受。对于“这天夜里,……歌唱”和“我们正在劳动,……一定是梨花”这两段文字,要突出作者刻画人物的妙笔。让一群天真、活泼、可爱的哈尼小姑娘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领会“景美,人更美”的深刻含义。文章最后以“驿路梨花处处开”作结,使景、人、情三者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此,教师应着意启发学生理解诗句的深刻寓意,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景美,人美,情更美”的艺术境界,受到优美意境的陶冶。由此看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是审美教育的关键。
3 习作中创造美
审美教育的归宿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课文学习,诱导学生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就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内在情感的驱动下,对以往存储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想象、构思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提炼修改等,将自己的感情融于习作中,来再现美和创造美。
如写《雪》,一般同学都在歌颂雪的纯洁无瑕、美丽多姿,有位同学却毫不客气地贬斥雪的虚伪,用美丽的外衣掩盖世上的丑恶与肮脏;写雪的穷凶极恶,依仗狂风,耀武扬威;写雪的残忍无情,雪压冰封,万物萧条;最后书写了不怕风雪严寒的意志和迎接春天到来的信心,揭示了与“洁白”相对的另一种美的精神。对这种有创意的作文,教师应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并以此为范例来打开其他学生的思路,以启迪广大同学创造美的智慧。
在词语教学中,教师仅抓住语言准确、生动、形象是不够的。那只能告诉学生作者是这样用的,却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用。我认为,作者选词的过程,不只是对词的形音义进行判断,更主要是凸现自己对事物的审美感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美感知的情感性特征起着主导作用。只有对作者选用的词、句、段有深刻的理解,再现出其意境,把握其审美感受,从作者的角度去感知所描绘的事物,才会透彻理解作者选此词而不选彼词的原因。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如读杜甫《春夜喜雨》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回答“随风”、“潜入”写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润”字怎么用得好?教师可作指导:“润”用的如何传神,如只从词的形音义和词性来分析,就忽视了其美学价值。试想,如果作者没有对春回大地生机盎然的景象、微雨拂春夜的情景作审美感知,为之动情,并进行审美感受的清晰过程,只在词性上做文章,哪里会体会出“润”的妙处?作者在凸现这种独特的审美感知的同时,考察词语的音形义进行炼句,找出对应点和共鸣点,这样,作者就能在众多的词语中,找到最富表现力的词来再现那种独特的审美感知。通过教师分析,学生理解了这一点,从作者的角度地位设身处地的去感知那种景象,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地培养其审美感知能力。
2 进入意境体味美
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都是在景物的传神写照中,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对眼前景物的传神写照,即是“境”;而其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就是“意”,这“情”与“景”天衣无缝般的融合,就构成了文章的艺术境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必须带领学生进入意境,引导学生深入美文的深层里去,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文意,还要让学生知道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对作品蕴含的美加以阐释和点拨,转化为学生能体味到的美,让学生的感情同作者的感情,通过老师感情的中介,得到沟通、交流、撞击,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培养起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和评价美的能力。如《驿路梨花》一文,是一篇富有浓郁诗情画意的文章。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采用以景入情、寓情于景的表达方法,热情地讴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揭示了雷锋精神深入人心的社会本质。教学中,教师以文中景物描写入手,创设意境,把学生导入意境中去,使学生受到感染。
开头,作者以重彩浓墨描写故事发生的自然背景,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群山起伏、茫茫苍色的雄伟画卷。通过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根据题意找出文中描写梨花美景的精彩片断。其中一段写道:“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花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的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地飘落在我们身上。”教师在这段文字中抓住关键性词语,充分渲染梨花林的诗一般意境,从视觉、触觉、感觉多方面去引发美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以抒情的语调朗读这段文字,这样,学生就如置身于幽深恬静的梨花树林之中,获得了美的享受。对于“这天夜里,……歌唱”和“我们正在劳动,……一定是梨花”这两段文字,要突出作者刻画人物的妙笔。让一群天真、活泼、可爱的哈尼小姑娘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领会“景美,人更美”的深刻含义。文章最后以“驿路梨花处处开”作结,使景、人、情三者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此,教师应着意启发学生理解诗句的深刻寓意,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景美,人美,情更美”的艺术境界,受到优美意境的陶冶。由此看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是审美教育的关键。
3 习作中创造美
审美教育的归宿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课文学习,诱导学生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就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内在情感的驱动下,对以往存储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想象、构思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提炼修改等,将自己的感情融于习作中,来再现美和创造美。
如写《雪》,一般同学都在歌颂雪的纯洁无瑕、美丽多姿,有位同学却毫不客气地贬斥雪的虚伪,用美丽的外衣掩盖世上的丑恶与肮脏;写雪的穷凶极恶,依仗狂风,耀武扬威;写雪的残忍无情,雪压冰封,万物萧条;最后书写了不怕风雪严寒的意志和迎接春天到来的信心,揭示了与“洁白”相对的另一种美的精神。对这种有创意的作文,教师应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并以此为范例来打开其他学生的思路,以启迪广大同学创造美的智慧。
汉开
2024-12-11 广告
2024-12-11 广告
艺体生在复习文化课时,应注重时间管理,平衡艺术训练与文化学习。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复习各科知识。利用碎片时间巩固基础知识点,多做真题以熟悉考试题型。同时,要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课堂上紧跟老师节奏,积极参...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汉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