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反思
展开全部
培养学生的计算素养,提高计算准确率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的首要前提。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计算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计算能力的提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准确率不高原因分析
1、粗心大意、书写潦草没看清题目。
在做计算题时 ,一些学生态度轻视,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一些学生书写潦草看不清题。比如:把“5”写成“3”,将“6”写成“0”;把“+”写成“×”等。在很多时候,脱式计算中上一行的数字到下一行就写错了,或者将不同的数字写成同一个数字。有时干脆漏掉一个数字。
2、概念不清,运算顺序掌握不好。
有些学生平时知道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而类似7.89-6.89×1.5时,有的学生就会先减后乘。尤其是简便运算方法的错误,以为能够进行简便计算,将运算顺序搞错。比如在进行小数简算的过程中,(0.4+0.12)÷0.4可以简算成0.4÷0.4+0.12÷0.4而在做0.4÷(0.4+0.12)时就没有简算方法
3、多受负迁移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已学知识的影响,即学习中的迁移。如果已学的知识促进知识的掌握,就是正迁移,反之即负迁移。计算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受到负迁移的干扰,影响计算的准确性。比如:计算小数乘法的时候,不少的孩子就经常会把小数点对齐,出现小数加法时的计算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应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1.端正学习态度,抓好书写。
学生的板演,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确保不漏数,不抄错题。比如在学习小数的乘除法,就要求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清楚。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特别是商中间有零的。
2、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方法一:打草稿的习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计算时,不喜欢打草稿,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有的直接口算,有的在书上、桌子上甚至在手心里,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大多数的计算题,除了少数学生确实能够直接口算出结果以外,大多数学生恐怕没有这个能力。针对这一情况,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要准备好草稿本,认认真真地打草稿。
方法二:检查、验算的习惯。检查方法是:先验算。经过验算就能确定题是否做错。如果有错再检查题目是否抄错,题目没错再检查方法。验算是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准确率的一个法宝,老师一定要让学生用好这个法宝。
方法三:理解算理,优化算法。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例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老师先教学乘法分配律的公式(a+b)×c=a×c+b×c,再讲明算理:用括号里面的数分别和括号外面的数相乘,再相加。学生明白了算理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12.5×(0.8+4) =12.5×0.8+4,学生就明白怎样的题可以做简便运算,怎样的不可以做简便运算。
3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1)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及正确率与每个学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每天利用课堂三分钟时间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每天十道口算题是很有必要的。这些口算题可以是卡片、听算。然后任意抽一组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答,答完计时,看哪组学生答完十道题用时最少。
(2)笔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笔算是计算重点,本学期主要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和简算,这部分一内容是学生们特别容易出错的,稍微不细心,就有可能打错一个小数点、少写或多写一个零等等这些错误。针对这一问题,要求学生计算要做到“四查”:一查数字是否抄对了;二查符号是否准确;三查运算顺序是否正确;四查结果是否算对和写上。
(3)简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简算是依据算理,算法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在本段数学教学里,主要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进行简算,而乘法分配律学生出错的机率更大。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这些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
(4)估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估算是保证计算准确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系统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估计出的数的大致取值范围,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条件
4、收集错题类型,做到对症下药
一般地说,学生在练习时产生的错误,都具有相通性,又具有普遍性,在教师指导下,有些比较容易纠正和克服,有些则纠正起来就比较困难,特别是这种错误在头脑中已经生根。所以我在平日教学中善于及时了解、收集笔算中存在的问题,有预见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错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对于那些形近而易错的试题,则组织对比练习,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
纠错题型上的练习我通常这样设计对学生的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总结出预防同类错误的方法。在练习形式上安排有多种形式:可做单项练习,如判断题、找出各题错误处、改错题等练习;也可以做综合练习;可以把各类错题印在作业纸上,课上发给学生改,也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作业本、错题本,对自己作业中的错题重新分析订正等.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准确率不高原因分析
1、粗心大意、书写潦草没看清题目。
在做计算题时 ,一些学生态度轻视,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一些学生书写潦草看不清题。比如:把“5”写成“3”,将“6”写成“0”;把“+”写成“×”等。在很多时候,脱式计算中上一行的数字到下一行就写错了,或者将不同的数字写成同一个数字。有时干脆漏掉一个数字。
2、概念不清,运算顺序掌握不好。
有些学生平时知道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而类似7.89-6.89×1.5时,有的学生就会先减后乘。尤其是简便运算方法的错误,以为能够进行简便计算,将运算顺序搞错。比如在进行小数简算的过程中,(0.4+0.12)÷0.4可以简算成0.4÷0.4+0.12÷0.4而在做0.4÷(0.4+0.12)时就没有简算方法
3、多受负迁移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已学知识的影响,即学习中的迁移。如果已学的知识促进知识的掌握,就是正迁移,反之即负迁移。计算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受到负迁移的干扰,影响计算的准确性。比如:计算小数乘法的时候,不少的孩子就经常会把小数点对齐,出现小数加法时的计算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应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1.端正学习态度,抓好书写。
学生的板演,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确保不漏数,不抄错题。比如在学习小数的乘除法,就要求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清楚。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特别是商中间有零的。
2、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方法一:打草稿的习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计算时,不喜欢打草稿,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有的直接口算,有的在书上、桌子上甚至在手心里,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大多数的计算题,除了少数学生确实能够直接口算出结果以外,大多数学生恐怕没有这个能力。针对这一情况,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要准备好草稿本,认认真真地打草稿。
方法二:检查、验算的习惯。检查方法是:先验算。经过验算就能确定题是否做错。如果有错再检查题目是否抄错,题目没错再检查方法。验算是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准确率的一个法宝,老师一定要让学生用好这个法宝。
方法三:理解算理,优化算法。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例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老师先教学乘法分配律的公式(a+b)×c=a×c+b×c,再讲明算理:用括号里面的数分别和括号外面的数相乘,再相加。学生明白了算理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12.5×(0.8+4) =12.5×0.8+4,学生就明白怎样的题可以做简便运算,怎样的不可以做简便运算。
3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1)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及正确率与每个学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每天利用课堂三分钟时间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每天十道口算题是很有必要的。这些口算题可以是卡片、听算。然后任意抽一组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答,答完计时,看哪组学生答完十道题用时最少。
(2)笔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笔算是计算重点,本学期主要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和简算,这部分一内容是学生们特别容易出错的,稍微不细心,就有可能打错一个小数点、少写或多写一个零等等这些错误。针对这一问题,要求学生计算要做到“四查”:一查数字是否抄对了;二查符号是否准确;三查运算顺序是否正确;四查结果是否算对和写上。
(3)简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简算是依据算理,算法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在本段数学教学里,主要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进行简算,而乘法分配律学生出错的机率更大。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这些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
(4)估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估算是保证计算准确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系统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估计出的数的大致取值范围,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条件
4、收集错题类型,做到对症下药
一般地说,学生在练习时产生的错误,都具有相通性,又具有普遍性,在教师指导下,有些比较容易纠正和克服,有些则纠正起来就比较困难,特别是这种错误在头脑中已经生根。所以我在平日教学中善于及时了解、收集笔算中存在的问题,有预见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错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对于那些形近而易错的试题,则组织对比练习,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
纠错题型上的练习我通常这样设计对学生的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总结出预防同类错误的方法。在练习形式上安排有多种形式:可做单项练习,如判断题、找出各题错误处、改错题等练习;也可以做综合练习;可以把各类错题印在作业纸上,课上发给学生改,也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作业本、错题本,对自己作业中的错题重新分析订正等.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